<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見字的成語 (388個)

    121

    慣司空

    成語拼音:
    jiàn guàn sī kōng
    成語解釋:
    謂經常看到,不足為奇。
    成語出處:
    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妙部新奇,慣司空自品題。”
    122

    好就收

    成語拼音:
    jiàn hǎo jiù shōu
    成語解釋:
    趁著形勢大好時就收兵
    成語出處:
    余華《活著》:“賭場無贏家,我是好就收,免得日后也落到你這種地步。”
    123

    攫金不

    成語拼音:
    jué jīn bù jiàn rén
    成語解釋:
    比喻為了滿足個人的欲望而不顧一切。
    成語出處:
    《列子 說符》:“取金之時不人,徒金。”
    124

    機而行

    成語拼音:
    jiàn jī ér xíng
    成語解釋:
    看具體情況靈活辦事。
    成語出處:
    《易·系辭下》:“君子幾而作,不俟終日。”
    125

    幾而作

    成語拼音:
    jiàn jī ér zuò
    成語解釋:
    幾:通“機”,時機;作:行動。指抓住有利時機及時采取行動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下》:“君子幾而作,不俟終日。”
    126

    機而作

    成語拼音:
    jiàn jī ér zuò
    成語解釋:
    看到適當時機立即行動。
    成語出處:
    三國 蜀 諸葛亮《將苑 應機》:“夫必勝之術,合變之形,在于機也。非智者孰能機而作乎?”
    127

    幾而作

    成語拼音:
    jiàn jī ér zuò
    成語解釋:
    幾:苗頭;作:行動。指發現一點苗頭就立刻采取措施。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下》:“君子幾而作,不俟終日。”
    128

    戶說

    成語拼音:
    jiā jiàn hù shuō
    成語解釋:
    每家每戶都知道。
    成語出處:
    《后漢書·趙典傳》:“天下不可家而戶說也。”
    129

    駭聞

    成語拼音:
    jīng jiàn hài wén
    成語解釋:
    “驚耳駭目”。
    成語出處:
    清·劉大櫆《與王君書》:“以故凡厥所有,皆與世齟齬,只可自娛,不堪共質。間嘗出以示人,驚駭聞,非怒則笑。”
    130

    精識精

    成語拼音:
    jiàn jīng shí jīng
    成語解釋:
    同“經識經”。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1回:“卻被院中婆娘精識精,看破了八九分。”
    131

    經識經

    成語拼音:
    jiàn jīng shí jīng
    成語解釋:
    形容一看便明白,十分機靈。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48回:“龍氏方才經識經,漸漸的收了法術。”
    132

    景生情

    成語拼音:
    jiàn jǐng shēng qíng
    成語解釋:
    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某種聯想或感慨,也指隨機應變
    成語出處:
    元 宮天挺《七里灘》第四折:“俺那里水似藍山如黛,不由我景生情,睹物傷懷。”
    133

    機行事

    成語拼音:
    jiàn jī xíng shì
    成語解釋:
    機:時機;行事:辦事。看準時機立即辦事。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下》:“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者也。君子幾而作,不俟終日。”
    134

    驥一毛

    成語拼音:
    jiàn jì yī máo
    成語解釋:
    驥:千里馬。只看千里馬身上的一根毛。比喻只了解事物的局部
    成語出處:
    戰國·魯·尸佼《尸子》下卷:“驥一毛,不知其狀;畫一色,不知其美。”
    135

    可而進

    成語拼音:
    jiàn kě ér jìn
    成語解釋:
    到形勢有利就進軍。后指有把握就行動。
    成語出處:
    漢 荀悅《漢紀 高帝紀》:“趙兵出國迎戰,可而進,知難而退,懷內顧之心,無必死之計。”
    136

    可而進,知難而退

    成語拼音:
    jiàn kě ér jìn,zhī nán ér tuì
    成語解釋:
    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進攻和退卻。
    成語出處:
    漢 荀悅《漢紀 高帝紀》:“趙兵出國迎戰,可而進,知難而退,懷內顧之心,無必死之計。”
    137

    哭興悲

    成語拼音:
    jiàn kū xīng bēi
    成語解釋:
    別人哭泣而引起自己的悲傷。謂產生同情心。
    成語出處:
    明·梅鼎祚《玉合記·還玉》:“遲共疾,俺敢侍尋生替死,自古道哭興悲。”
    138

    成語拼音:
    jiàn léng jiàn jiǎo
    成語解釋:
    有棱有角。喻人的氣勢,個性表現很強
    成語出處:
    139

    利思義

    成語拼音:
    jiàn lì sī yì
    成語解釋:
    到有利可圖的事就想到道義。形容人無貪欲;廉潔自守。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憲問》:“利思義,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140

    利忘義

    成語拼音:
    jiàn lì wàng yì
    成語解釋:
    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形容人貪財自私。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樊酈滕灌靳周傳》:“當孝文時,天下以酈寄為賣友。夫賣友者,謂利而忘義也。”
    * 見的成語,帶見字的成語,包含見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