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見可而進,知難而退的意思 見可而進,知難而退的讀音和出處

    • jiàn
    • ér
    • jìn
    • zhī
    • nán
    • ér
    • tuì 退
    成語名稱:
    見可而進,知難而退
    成語拼音:
    [jiàn kě ér jìn,zhī nán ér tuì]
    成語解釋:
    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進攻和退卻。
    成語出處:
    漢 荀悅《漢紀 高帝紀》:“趙兵出國迎戰,見可而進,知難而退,懷內顧之心,無必死之計。”
    成語例句:
    〖示例〗臣又聞圣人不凝滯于物,見可而進,知難而退,理有變通,情無拘執。宋 邵伯溫《聞見前錄》卷六
    是否常用:
    一般成語
    感情褒貶:
    中性成語
    成語詞性: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結構類型:
    復句式成語
    形成年代:
    古代成語
    標準拼音:
    繁體字形:
    見可而進,知難而退
    英文翻譯:
    make a correct assessment of the situation
    成語故事:
    成語接龍:
    “見可而進,知難而退”成語接龍
    成語分類:
    復句式成語 八字成語 上下句成語 J開頭的成語
    成語關注:
    實際 情況 決定

    成語見可而進,知難而退

    “見可而進,知難而退”的單字解釋

    】:[jiàn]1.看到:看見。罕見。見微知著。見義勇為。見異思遷。2.接觸,遇到:怕見風。見習。3.看得出,顯得出:見效。相形見絀。4.(文字等)出現在某處,可參考:見上。見下。5.會晤:會見。接見。6.對事物觀察、認識、理解:見解。見地(見解)。見仁見智(指對同一問題各人從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詞,表示被動或對我如何:見外。見教。見諒(原諒我)。見笑(被譏笑)。8.姓。[xiàn]1.古同“”,出現,顯露。2.古同“”,現存。
    】:[kě]1.許可:認可。2.能夠:牢不可破。3.值得:可愛。4.連詞。卻;可是。表示轉折:他年紀不大,力氣可不小。5.副詞。1.表示強調:在抗旱斗爭中群眾的勁頭可大啦!2.用在疑問句中加強疑問語氣:你可知道?。都說這辦法好,可誰敢擔保不出問題呢?6.適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詞。大約:年可二十。[kè]〔可汗〕簡稱汗。古代鮮卑、突厥(jué)、回紇(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稱號。汗(hán)。
    】:1.連接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分句等。a)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而艱巨的任務。戰而勝之。取而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而偉大的事業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b)連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c)連接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如果能集中生產而不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提高生產。d)連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難而畏懼而退卻而消極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接到動詞上面:匆匆而來。挺身而出。為正義而戰。因公而死。視情況而定。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戰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5.姓。
    】:1.向前或向上移動、發展,與“退”相對:前進。上進。推進。躍進。進退。進取。進擊。進駐。進行(xíng)。進而。2.入,往里去:進見。進謁。進讒。3.吃,喝:進食。進餐。滴水未進。4.收入或買入:進賬。進貨。日進斗金。5.奉上,呈上:進言。進奉。進獻。6.舊式房院層次,這所宅子是兩進院。
    】:[zhī]1.曉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覺(有感覺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溫故知新。知難而進。知情達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學識,學問:知識,求知。無知。4.主管:知縣(舊時的縣長)。知府。知州。知賓(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亦稱“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慧。
    】:[nán]1.不容易,做起來費事:難處。難度。難點。難關。難熬。難耐。難產。難堪。難題。難以。難于。困難。畏難。急人之難。2.不大可能辦到,使人感到困難:難免。難為。難保。難怪。難倒(dǎo)。難道。難能可貴。3.不好:難聽。難看。[nàn]1.災禍,困苦:難民。災難。遇難。逃難。殉難。患難。遭難。避難。排擾解難。2.仇怨:排難解紛。3.詰責,質問:發難。非難。責難。[nuó]古同“”。
    】:1.連接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分句等。a)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而艱巨的任務。戰而勝之。取而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而偉大的事業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b)連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c)連接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如果能集中生產而不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提高生產。d)連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難而畏懼而退卻而消極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接到動詞上面:匆匆而來。挺身而出。為正義而戰。因公而死。視情況而定。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戰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5.姓。
    退】:1.向后移動(跟“進”相對):后退。倒退。進退兩難。2.使向后移動:退兵。退敵。把子彈退出來。3.退出;離開:退席。退職。退伍。退伙。引退。4.減退;下降:退色。退燒。潮水已經退了。5.退還:退錢。退貨。退票。把這份禮退了。6.把已定的事撤銷:退聘。退婚。

    “見可而進,知難而退”的相關成語

    “見可而進,知難而退”的關聯成語

    * 見可而進,知難而退的意思 見可而進,知難而退的成語解釋 見可而進,知難而退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