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見字的成語 (388個)

    101

    彈求鸮炙

    成語拼音:
    jiàn dàn qiú xiāo zhì
    成語解釋:
    鸮:鳥名,貓頭鷹。看到彈丸,就想得到鳥的炙肉。比喻過早估計實效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齊物論》:“且女亦大早計,卵而求時夜,彈而求鸮炙。”
    102

    多識廣

    成語拼音:
    jiàn duō shí guǎng
    成語解釋:
    識: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廣。形容資格較老;經驗豐富;知識廣博。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還是大家寶眷,多識廣,比男子漢眼力,到勝十倍。”
    103

    德思齊

    成語拼音:
    jiàn dé sī qí
    成語解釋:
    賢思齊”。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里仁》:“賢思齊焉,不賢而內自省也。”
    104

    縫插針

    成語拼音:
    jiàn fèng chā zhēn
    成語解釋:
    縫:縫隙;空子。看縫隙就插針進去。比喻善于利用一切可供利用的時間和空間。
    成語出處:
    魏巍《東方》第三部第七章:“‘小鋼炮后來打死了敵人不少’,陳三又縫插針地鼓勵他。”
    105

    縫就鉆

    成語拼音:
    jiàn fèng jiù zuān
    成語解釋:
    比喻到處鉆營或利用各種空子
    成語出處:
    106

    風使船

    成語拼音:
    jiàn fēng shǐ chuán
    成語解釋:
    同“風使舵”。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一回:“這賀推仁更有一件本事,是專會風駛船,看眼色行事。”
    107

    風使舵

    成語拼音:
    jiàn fēng shǐ duò
    成語解釋:
    看風向掌舵。比喻隨機應變看形勢辦事。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別事風使帆,再作道理。”
    108

    風使帆

    成語拼音:
    jiàn fēng shǐ fān
    成語解釋:
    同“風使舵”。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幸喜寫了憑據的二萬頭,中丞已允,卸了我的干系。別事風使帆,再作道理。”
    109

    風是雨

    成語拼音:
    jiàn fēng shì yǔ
    成語解釋:
    比喻只看到一點跡象,就輕率地信以為真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5回:“他們做都老爺的,聽風就是雨,皇上原許他風聞奏事,說錯了又沒有不是的。”
    110

    經風雨,世面

    成語拼音:
    jīng fēng yǔ,jiàn shì miàn
    成語解釋:
    經過許多磨難,多識廣。形容人的生活閱歷豐富
    成語出處:
    毛澤東《組織起來》:“我們共產黨員應該經風雨,世面;這個風雨,就是群眾斗爭的大風雨,這個世面,就是群眾斗爭的大世面。”
    111

    風轉舵

    成語拼音:
    jiàn fēng zhuǎn duò
    成語解釋:
    看風向轉發動舵柄。比喻看勢頭或看別人的眼色行事。
    成語出處: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他也是老手,馬上風轉舵。”
    112

    風轉篷

    成語拼音:
    jiàn fēng zhuǎn péng
    成語解釋:
    同“風使舵”。
    成語出處:
    茅盾《子夜》七:“那也不是真心替我辦事,還是風轉篷的自私。我有錢不給這等人!”
    113

    怪不怪

    成語拼音:
    jiàn guài bù guài
    成語解釋:
    奇怪的事也不以為怪;能泰然處之。指遇事沉穩不慌。
    成語出處:
    宋 洪邁《夷堅三志 己 姜七家豬》卷二:“畜生之言,何足為信,我已數月來知之矣。怪不怪,其怪自壞。”
    114

    怪不怪,其怪自敗

    成語拼音:
    jiàn guài bù guài,qí guài zì bài
    成語解釋:
    怪:奇異的。發現怪事怪物不要驚慌,它就不會危害了
    成語出處: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下卷:“怪不怪,其怪自敗。無如愚夫愚婦始終不悟耳。”
    115

    怪不怪,其怪自壞

    成語拼音:
    jiàn guài bù guài,qí guài zì huài
    成語解釋:
    怪:奇異的;壞:敗。發現怪事怪物不要驚慌,它就不會危害了
    成語出處:
    宋·洪邁《夷堅三志·己·姜七家豬》:“畜生之言,何足為信,我已數月來知之矣。怪不怪,其怪自壞。”
    116

    怪不怪,其怪自絕

    成語拼音:
    jiàn guài bù guài,qí guài zì jué
    成語解釋:
    怪:奇異的;絕:絕跡,了卻。發現怪事怪物不要驚慌,它就不會危害了
    成語出處:
    謝覺哉《作風漫談》:“既是毫無根據,那怪不怪,其怪自絕,又何必大驚小怪呢。”
    117

    慣不驚

    成語拼音:
    jiàn guàn bù jīng
    成語解釋:
    經常看到,習以為常。
    成語出處:
    宋·邵雍《首尾吟135首》:“慣不驚新物盛,話長難說故人稀。”
    118

    怪非怪

    成語拼音:
    jiàn guài fēi guài
    成語解釋:
    怪不怪”。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白兔記·牧牛》:“怪非怪,其怪自害。”
    119

    怪非怪,其怪自害

    成語拼音:
    jiàn guài fēi guài,qí guài zì hài
    成語解釋:
    怪:奇異的。發現怪事怪物不要驚慌,它就不會危害了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白兔記·牧牛》:“怪非怪,其怪自害。”
    120

    成語拼音:
    jiàn gēng jiàn qiáng
    成語解釋:
    相傳堯去世后,舜仰慕三年,坐則堯之幻影于墻,食則堯之幻影于羹。《后漢書·李固傳》。后用以謂對圣賢的思慕。
    成語出處:
    相傳堯去世后,舜仰慕三年,坐則堯之幻影于墻,食則堯之幻影于羹。《后漢書·李固傳》。
    * 見的成語,帶見字的成語,包含見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