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見字的成語 (388個)

    161

    成語拼音:
    jiàn shén jiàn guǐ
    成語解釋:
    好象看了鬼神。比喻多疑。
    成語出處:
    唐 釋惠然《臨濟慧照玄公大宗師語錄》:“有一般不識好惡禿奴,便即鬼,指東劃西。”
    162

    善若驚

    成語拼音:
    jiàn shàn ruò jīng
    成語解釋:
    善:善良,美好;驚:震動。看好人好事就會受到震動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3回:“忠果正直,心懷霜雪;善若驚,嫉惡如仇。”
    163

    事生風

    成語拼音:
    jiàn shì shēng fēng
    成語解釋:
    形容遇到事情,興風作浪。
    成語出處: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棘闈志異》:“第少年喜事,每捕風捉影,事生風。”
    164

    世生苗

    成語拼音:
    jiàn shì shēng miáo
    成語解釋:
    比喻眼前就會收效得利。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三折:“你尚圖些紫綬金章,赤緊的世生苗,我則理會的埋根千丈。”
    165

    所未

    成語拼音:
    jiàn suǒ wèi jiàn
    成語解釋:
    到從來未到的。形容所者頗為新奇。
    成語出處:
    漢 揚雄《法言 淵騫》:“七十子之于仲尼也,日聞所不聞,所不,文章亦不足為矣。”
    166

    時知幾

    成語拼音:
    jiàn shí zhī jī
    成語解釋:
    時:時勢,時世;幾:細微的跡象,先兆。看到時運的推移而預知事情變化的先兆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四年》:“監軍之計在于持牢,而非時知幾之變也。”
    167

    始知終

    成語拼音:
    jiàn shǐ zhī zhōng
    成語解釋:
    謂看事物的開始階段就能預到它的最終結果。
    成語出處:
    漢·袁康《越絕書·越絕德序外傳》:“故圣人微知著,睹始知終。”
    168

    兔放鷹

    成語拼音:
    jiàn tù fàng yīng
    成語解釋:
    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獵鷹追捕。比喻行動及時,適合需要。
    成語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護圣不似老胡,拖泥帶水,只是兔放鷹,遇獐發箭。”
    169

    兔顧犬

    成語拼音:
    jiàn tù gù quǎn
    成語解釋:
    看到了兔子,再回頭叫喚獵狗去追捕。比喻動作雖稍遲,但趕緊想辦法,還來得及。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楚策四》:“兔而顧犬,未為晚也。”
    170

    物不

    成語拼音:
    jiàn wù bù jiàn rén
    成語解釋:
    只看到事物,看不人。指片面強調物質條件,看不到人的主觀能動作用。
    成語出處:
    171

    物不取,失之千里

    成語拼音:
    jiàn wù bù qǔ,shī zhī qiān lǐ
    成語解釋:
    :遇到,看;取:取得;失:失去。到時不拿過來,以后再想要就更難辦了。形容不要錯失良機
    成語出處:
    明·張鳳翼《紅拂記·俊杰知時》:“呀,道兄差矣!豈不聞物不取,失之千里,既遇明主,何必遠去?”
    172

    危授命

    成語拼音:
    jiàn wēi shòu mìng
    成語解釋:
    在危急關頭勇于獻出自己的生命。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憲問》:“利思義,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173

    井蛙之

    成語拼音:
    jǐng wā zhī jiàn
    成語解釋:
    像井底青蛙的解。比喻偏狹的識。
    成語出處:
    《弘明集 明佛論》:“夫一局之奕,形算之淺,而奕秋之心,何嘗有得,而乃欲率井蛙之,妾抑大猷。”
    174

    微知萌

    成語拼音:
    jiàn wēi zhī méng
    成語解釋:
    微:細微。萌:發生。看到事物微小的跡象,就知道其發展的程度。
    成語出處:
    《韓非子·說林上》:“圣人微以知萌,端以知末,故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175

    危致命

    成語拼音:
    jiàn wēi zhì mìng
    成語解釋:
    危授命”。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罕》:“士危致命,得思義。”
    176

    微知著

    成語拼音:
    jiàn wēi zhī zhù
    成語解釋:
    微:微小;著:明顯。看到一點苗頭;就知道它的實質和發展趨勢。
    成語出處:
    韓非《韓非子 說林上》:“圣人微以知萌,端以知末,故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177

    微知著

    成語拼音:
    jiàn wēi zhī zhù
    成語解釋:
    微:微小;著:明顯。到事情的一些苗頭,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勢。
    成語出處:
    韓非《韓非子 說林上》:“圣人微以知萌,端以知末,故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178

    小暗大

    成語拼音:
    jiàn xiǎo àn dà
    成語解釋:
    指小事清楚,大事糊涂。
    成語出處:
    《孔子家語 五儀解》:“而不知所務,從物如流不知其所執,此則庸人也。”
    179

    賢不隱

    成語拼音:
    jiàn xián bù yǐn
    成語解釋:
    賢:道德高尚的人;隱:隱藏。看道德高尚的人不去埋沒
    成語出處:
    西漢·桓寬《鹽鐵論·刺權》:“賢不隱,食祿不專,此公叔之所以為文,魏成子所以為賢也。”
    180

    層出

    成語拼音:
    jiàn xiàn céng chū
    成語解釋:
    先后一再出現。
    成語出處:
    唐 韓愈《貞曜先生墓志銘》:“及其為詩,劌目鉥心,刃迎縷解,鉤章棘句,掏擢胃腎,神施鬼設,間層出。”
    * 見的成語,帶見字的成語,包含見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