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而字的成語 (727個)

    621

    掩口胡盧

    成語拼音:
    yǎn kǒu hú lú ér xiào
    成語解釋:
    胡盧:喉間的笑聲。捂著嘴笑,指暗笑,竊笑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視成所蓄,掩口胡盧笑。”
    622

    一覽

    成語拼音:
    yī lǎn ér jìn
    成語解釋:
    一看就全都看到了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江左地促,不如中國,若使阡陌條暢,則一覽盡,故紆余委曲,若不可測。”
    623

    倚閭

    成語拼音:
    yǐ lǘ ér wàng
    成語解釋:
    閭:古代里巷的門。形容父母盼望子女歸來的迫切心情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女朝出晚來,則吾倚門望,女暮出不還,則吾倚閭望。”
    624

    引領

    成語拼音:
    yǐn lǐng ér wàng
    成語解釋:
    引領:伸長脖子。伸長脖子遠望。形容殷切盼望。
    成語出處:
    《孟子·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望之矣。”
    625

    魚爛

    成語拼音:
    yú làn ér wáng
    成語解釋:
    魚腐爛從內臟起。比喻因內部禍亂自取滅亡。
    成語出處:
    《公羊傳 僖公十九年》:“梁亡,此未有伐者。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魚爛亡也。”
    626

    逾庖

    成語拼音:
    yú páo ér yàn
    成語解釋:
    逾:越過,穿過;庖:廚房。越過廚房去吃飯。指辦事不合情理
    成語出處:
    明·歸有光《項脊軒志》:“東犬西吠,客逾庖宴。”
    627

    迎刃

    成語拼音:
    yíng rèn ér jiě
    成語解釋:
    碰著刀口就分開了。比喻事情容易處理;問題容易解決。
    成語出處:
    《晉書 杜預傳》:“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后,皆迎刃解。”
    628

    應刃

    成語拼音:
    yīng rèn ér jiě
    成語解釋:
    猶言迎刃解。比喻問題得到順利解決。
    成語出處:
    梁斌《播火記》:“雖然有好多問題事先沒有商量,有朱老忠在,也就應刃解了。”
    629

    迎刃

    成語拼音:
    yíng rèn ér lǐ
    成語解釋:
    比喻處理事情、解決問題很順利。同“迎刃解”。
    成語出處:
    清 周在浚《行述》:“濰,劇邑也,事繁叢弊,先大夫以書生受事,迎刃理。”
    630

    油然

    成語拼音:
    yóu rán ér shēng
    成語解釋:
    油然:自然地;不由地;生:發生;產生。多指某種感情自然然地產生。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祭義》:“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
    631

    奄然

    成語拼音:
    yǎn rán ér shì
    成語解釋:
    奄然:忽然。忽然死去
    成語出處:
    宋·陸九淵《與朱元晦書》:“比日不知何疾,一夕奄然逝。”
    632

    嫣然

    成語拼音:
    yān rán ér xiào
    成語解釋:
    嫣然:美好的樣子。形容女子笑得很美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俠女》:“一日,女出門,生注目之,女忽回首,嫣然笑。”
    633

    啞然

    成語拼音:
    yǎ rán ér xiào
    成語解釋:
    啞然:笑聲。發出啞然的大笑聲
    成語出處:
    漢·趙曄《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禹乃啞然笑。”
    634

    因人

    成語拼音:
    yīn rén ér yì
    成語解釋:
    因人的不同有所差異。
    成語出處:
    魯迅《準風月談·難得糊涂》:“然風格和情緒、傾向之類,不但因人異,且因事異,因時異。”
    635

    有所不為,后可以有為

    成語拼音:
    yǒu suǒ bù wéi,ér hòu kě yǐ yǒu wéi
    成語解釋:
    為:做,干。有些事情不做,把它放棄掉,然后才能在另外的事情上有所作為。指要獲得成功,必須有所舍棄,有所選擇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下》:“人有不為也,后可以有為。”
    636

    一身二任

    成語拼音:
    yī shēn ér èr rèn
    成語解釋:
    一個人承擔兩種任務。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吉傳》:“諸侯骨肉,莫親大王,大王于屬則子也,于位則臣也,一身二任之責加焉。”
    637

    一掃

    成語拼音:
    yī sǎo ér guāng
    成語解釋:
    一下子就掃除干凈。也指一下子把食物吃個精光。
    成語出處:
    宋 蘇軾《題王逸少帖》詩:“出林飛鳥一掃空。”
    638

    一掃

    成語拼音:
    yī sǎo ér kōng
    成語解釋:
    一下子便掃除干凈;全部沒有了。
    成語出處:
    宋 蘇軾《題王逸少帖》詩:“出林飛鳥一掃空。”
    639

    應時

    成語拼音:
    yìng shí ér shēng
    成語解釋:
    指應天命產生。現指適應時機產生
    成語出處:
    姚華《曲海一勺》:“文章應時生,體各有當。”
    640

    有所恃不恐

    成語拼音:
    yǒu suǒ shì ér bù kǒng
    成語解釋:
    恃:倚仗;恐:害怕。因為有所依仗毫不害怕,或毫無顧忌
    成語出處:
    毛澤東《井岡山的斗爭》:“但是仍然需要建立中心區域的堅實基礎,以備白色恐怖到來時有所恃不恐。”
    * 而的成語,帶而字的成語,包含而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