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而字的成語 (727個)
-
541
信而有征
- 成語拼音:
- xìn ér yǒu zhēng
- 成語解釋:
- 確實可信而且有證據。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八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遠于其身。”
-
542
信而有證
- 成語拼音:
- xìn ér yǒu zhèng
- 成語解釋:
- 真實而有根據。
- 成語出處:
- 漢·許慎《序》:“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證,稽撰其說,將以理群類、解謬誤、曉學者,達神旨。”
-
543
學而優則仕
- 成語拼音:
- xué ér yōu zé shì
- 成語解釋:
- 優:有余力,學習了還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學習成績優秀然后提拔當官。
- 成語出處:
- 《論語·子張》:“子夏日:‘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
544
相輔而成
- 成語拼音:
- xiāng fǔ ér chéng
- 成語解釋:
- 輔:幫助。指兩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促進
- 成語出處:
- 清·頤瑣《黃繡球》第七回:“有你的勇猛進取,就不能無我的審慎周詳,這就叫作相輔而成。”
-
545
相輔而行
- 成語拼音:
- xiāng fǔ ér xíng
- 成語解釋:
- 互相協助進行或互相配合使用。
- 成語出處:
- 明·張岱《歷書眼序》:“諏日者與推命者必相輔而行,而后兩者之說始得無蔽。”
-
546
析骨而炊
- 成語拼音:
- xī gǔ ér chuī
- 成語解釋:
- 同“析骸以爨”。指被圍日久,糧盡柴絕的困境。亦以形容戰亂或災荒時期百姓的悲慘生活。
- 成語出處:
- 《史記 宋微子世家》:“王問:‘城中何如?’曰:‘析骨而炊,易子而食。’”
-
547
相機而動
- 成語拼音:
- xiàng jī ér dòng
- 成語解釋:
- 觀察時機,看到適當機會立即行動。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69回:“宜剛宜柔,相機而動。”
-
548
席卷而逃
- 成語拼音:
- xí juǎn ér táo
- 成語解釋:
- 指偷了全部貴重衣物逃跑。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恨海》第九回:“過了沒有幾個月,這金如玉就罄其所有,席卷而逃,便把他鬧窮了。”
-
549
相機而行
- 成語拼音:
- xiàng jī ér xíng
- 成語解釋:
- 相機:觀察當時情況。看當時的具體情況而決定自己的行動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9回:“某當與主公同往,相機而行,自有良策。”
-
550
相機而言
- 成語拼音:
- xiàng jī ér yán
- 成語解釋:
- 相機:觀察當時情況。觀察適當的情況說話
- 成語出處:
- 明·湯顯祖《南柯記·象譴》:“倘若吾王問及,不免相機而言。”
-
551
相繼而至
- 成語拼音:
- xiāng jì ér zhì
- 成語解釋:
- 接連不斷地到來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王平傳》:“涪諸軍及大將軍費袆自成都相繼而至。”
-
552
向明而治
- 成語拼音:
- xiàng míng ér zhì
- 成語解釋:
- 向明:天將亮;治:治理。天剛亮就開始治事。形容勤于政事
- 成語出處:
- 《周易·說卦》:“圣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蓋取諸此也。”
-
553
循墻而走
- 成語拼音:
- xún qiáng ér zǒu
- 成語解釋:
- 循:沿著。沿著墻走。形容恭謹順從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七年》:“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墻而走。”
-
554
向若而嘆
- 成語拼音:
- xiàng ruò ér t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向高明者折服,而自嘆不如。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秋水》:“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
-
555
相時而動
- 成語拼音:
- xiāng shí ér dòng
- 成語解釋:
- 相時:看準時機。觀察對自己有利的時機而行動。
- 成語出處:
- 《左傳·隱公十一年》:“許無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相時而動,無累后人,可謂知禮矣。”
-
556
相視而笑
- 成語拼音:
- xiāng shì ér xiào
- 成語解釋:
- 雙方互相看著,發出會心的微笑。形容二者情合意洽的情態。
- 成語出處:
-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一回:“慧生指與老殘看,彼此相視而笑。”
-
557
相視而笑,莫逆于心
- 成語拼音:
- xiāng shì ér xiào,mò nì yú xīn
- 成語解釋:
-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間友誼深厚,無所違逆于心。
- 成語出處:
- 《莊子·大宗師》:“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四人相視而笑,莫逆于心,遂相與為友。”
-
558
相提而論
- 成語拼音:
- xiāng tí ér lùn
- 成語解釋:
-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相提而論,是自明揚主上之過。”
-
559
向天而唾
- 成語拼音:
- xiàng tiān ér tuò
- 成語解釋:
- 仰頭向著天吐唾沫,唾沫還是落在自己的臉上。比喻本來想損害別人,結果受害的還是自己。
- 成語出處:
-
560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 成語拼音:
- xiān tiān xià zhī yōu ér yōu,hòu tiān xià zhī lè ér lè
- 成語解釋:
- 憂慮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成語出處:
-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 而的成語,帶而字的成語,包含而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