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而字的成語 (727個)

    561

    挾天子令諸侯

    成語拼音:
    xié tiān zǐ ér lìng zhū hóu
    成語解釋:
    挾:挾制;諸侯:帝王分封的列國統治者。挾制著皇帝,用其名義號令諸侯。比喻借用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袁紹傳》:“今州城粗定,兵強士附,西迎大駕,即宮鄴都,挾天子令諸侯,蓄士馬以討后庭,誰能御之?”
    562

    鄉鄉

    成語拼音:
    xiǎng xiǎng ér bǎo
    成語解釋:
    鄉:通“饗”;鄉鄉:吃得很滿足。形容吃得很滿足的樣子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榮辱》:“亦呥呥噍,鄉鄉飽已矣。”
    563

    小學大遺

    成語拼音:
    xiǎo xué ér dà yí
    成語解釋:
    小:指不知句讀;大:指不解疑難問題;:轉折連詞,可是;遺:棄。小的方面則要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
    成語出處:
    唐·韓愈《師說》:“小學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564

    膝行

    成語拼音:
    xī xíng ér jìn
    成語解釋:
    跪著用膝蓋向前進。形容卑躬敬畏的表現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在宥》:“黃帝順下風,膝行進,再拜稽首問曰。”
    565

    膝行

    成語拼音:
    xī xíng ér qián
    成語解釋:
    跪著用膝蓋向前移動。形容敬畏恭謹之極。
    成語出處:
    《史記 項羽本紀》:“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前。”
    566

    懸懸

    成語拼音:
    xuán xuán ér wàng
    成語解釋:
    形容一心一意地期待、盼望。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二五:“吾憐君相贈,豈望報乎?君可速歸,恐尊嫂懸懸望也。”
    567

    相須

    成語拼音:
    xiāng xū ér xíng
    成語解釋:
    須:需要,依存。互相依存行動一致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劉陶傳》:“夫天之與帝,帝之與人,猶頭之與足,相須行也。”
    568

    虛一

    成語拼音:
    xū yī ér jìng
    成語解釋:
    虛心、專一冷靜地觀察事物,就會獲得正確的認識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解藪》:“心何以知?曰:虛一靜。”
    569

    向隅

    成語拼音:
    xiàng yú ér qì
    成語解釋:
    隅:墻角;泣:哭。一個人面對墻角哭泣。形容沒有人理睬;非常孤立;只能絕望地哭泣。
    成語出處:
    漢 劉向《說苑 貴德》:“今有滿堂飲酒者,有一人獨索然向隅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樂矣。”
    570

    學優

    成語拼音:
    xué yōu ér shì
    成語解釋:
    優:有余力。學習了還有余力就去做官。指學習成績優秀然后可以當官
    成語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我有力量釋放了你,叫你達到學優仕的愿望。”
    571

    心有余力不足

    成語拼音:
    xīn yǒu yú ér lì bù zú
    成語解釋:
    心里非常想做;可是力量不夠。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572

    掩鼻

    成語拼音:
    yǎn bí ér guò
    成語解釋:
    掩:遮蓋。捂著鼻子走開。形容對事物丑惡的嫌惡。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過之。”
    573

    援筆

    成語拼音:
    yuán bǐ ér jiù
    成語解釋:
    就:完成。拿起筆來很快就寫完了
    成語出處:
    清·李漁《意中緣·名逋》:“我想求詩求字的,還容易打發。唯有索畫一事,最難應酬。須要逐筆畫寫出來,不是可以倚馬成,援筆就的。”
    574

    有百害無一利

    成語拼音:
    yǒu bǎi hài ér wú yī lì
    成語解釋:
    百害:泛指許多壞處。有許多壞處,沒有一點好處
    成語出處:
    575

    一蹴

    成語拼音:
    yī cù ér chéng
    成語解釋:
    見“一蹴就”。
    成語出處:
    鄒韜奮《什么事不可能》:“賴奧維一九○三年的飛機也還不是一蹴成的。”
    576

    一蹴

    成語拼音:
    yī cù ér dé
    成語解釋:
    見“一蹴就”。
    成語出處:
    茅盾《路》十二:“現在,他們認為勝利不能一蹴得,必須用持久戰。”
    577

    一蹴

    成語拼音:
    yī cù ér jiù
    成語解釋:
    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可以成功。形容輕易地取得成功。也作“一蹴成”。
    成語出處:
    宋 蘇洵《上田樞密書》:“天下之學者,孰不欲一蹴造圣人之域。”
    578

    揚長

    成語拼音:
    yáng cháng ér qù
    成語解釋:
    揚長:大模大樣的樣子。丟下別人;大模大樣地離去。也作“徉長去”。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說罷,深深一揖,揚長去。”
    579

    易地

    成語拼音:
    yì dì ér chǔ
    成語解釋:
    換一換所處的地位。比喻為對方想一想。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曹髦《少康、漢高祖論》:“社稷幾傾,若與少康易地處,或未能復大禹之績也。”
    580

    韞櫝

    成語拼音:
    yùn dú ér cáng
    成語解釋:
    把玉裹在匣子里藏起來。比喻懷才隱退。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58回:“兩位將軍,有些神箭,當奏聞吾王,美玉不可韞櫝藏。”
    * 而的成語,帶而字的成語,包含而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