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而字的成語 (727個)

    501

    無疾

    成語拼音:
    wú jí ér zhōng
    成語解釋:
    沒有病就死了,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擾就自行消滅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18卷:“到三十六歲,忽對人說:‘玉帝命我為江濤之神,三日后,必當赴任。’至期無疾終。”
    502

    無脛

    成語拼音:
    wú jìng ér zǒu
    成語解釋:
    見“無脛行”。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元公墓志銘》:“每一章一句出,無脛走,疾于珠玉。”
    503

    無脛

    成語拼音:
    wú jìng ér zhì
    成語解釋:
    猶無脛行。常以喻良才不招自至愛賢者之門。
    成語出處:
    漢·孔融《論盛孝章書》:“珠玉無脛自至者,以人好之也,況賢者之有卒乎!”
    504

    未可同日

    成語拼音:
    wèi kě tóng rì ér yǔ
    成語解釋:
    指兩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論。
    成語出處:
    宋·蘇軾《放鶴亭記》:“由此觀之,其為樂未可以同日語也。”
    505

    溫潤

    成語拼音:
    wēn rùn ér zé
    成語解釋:
    比喻人的態度、言語溫和柔順。
    成語出處:
    《禮記·聘義》:“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溫潤澤,仁也。”
    506

    無為

    成語拼音:
    wú wéi ér chéng
    成語解釋:
    謂不倚外力自然有所成就。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不見章,不動變,無為成。”
    507

    望屋

    成語拼音:
    wàng wū ér shí
    成語解釋:
    謂軍行不帶糧草,隨處就食。
    成語出處:
    漢·賈誼《新書·過秦》:“望屋食,橫行天下。”
    508

    娓娓

    成語拼音:
    wěi wěi ér tán
    成語解釋:
    連續不倦地談論著。形容健談。
    成語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 小說二集序》:“只如熟人相對,娓娓談。”
    509

    無為

    成語拼音:
    wú wéi ér zhì
    成語解釋:
    無為:無所作為;治:治理。自己無所作為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當政的時候,沿襲堯的主張,不做絲毫改變。后泛指以德化民。
    成語出處:
    《論語·衛靈公》:“無為治者,其舜也與?”
    510

    無翼

    成語拼音:
    wú yì ér fēi
    成語解釋:
    翼:翅膀。沒有翅膀卻飛走了。比喻事物很快地傳播開來。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說山川》:“眾議成林,無翼飛,三人成市虎。”
    511

    毋翼

    成語拼音:
    wú yì ér fēi
    成語解釋:
    比喻傳播之迅速。
    成語出處:
    《戰國策·秦策三》:“聞‘三人成虎,十夫揉椎,眾口所移,毋翼飛。’故曰,不如賜軍吏禮之。”
    512

    望洋

    成語拼音:
    wàng yáng ér tàn
    成語解釋:
    見“望洋嘆”。
    成語出處:
    明·唐順之《與陳后岡參議書》:“俟他日有持《后岡先生集》示我者,我當望洋嘆,或尾后作一二句跋語是則可耳。”
    513

    勿以惡小為之,勿以善小不為

    成語拼音:
    wù yǐ è xiǎo ér wéi zhī,wù yǐ shàn xiǎo ér bù wéi
    成語解釋:
    勿:不要;為:做。不要以為是微小的壞事就可以做,不要以為是不大的好事就不去做
    成語出處:
    《諸葛亮集》:“勿以惡小為之,勿以善小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514

    畏影

    成語拼音:
    wèi yǐng ér zǒu
    成語解釋:
    比喻庸人自擾。亦作“畏影惡跡”。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六一居士傳》:“子欲逃名者乎,屢易其號,此莊生所消畏影走乎曰中者也。”
    515

    信步

    成語拼音:
    xìn bù ér xíng
    成語解釋:
    信:隨意。無目的地隨意行走。
    成語出處:
    宋 陸游《龜堂雜興》詩:“曳杖東岡信步行,夕陽偏向竹間明。”
    516

    秀才不出門,知天下事

    成語拼音:
    xiù cái bù chū mén,ér zhī tiān xià shì
    成語解釋:
    秀才:指儒生。指有知識的人待在家里,也能知曉天下的事情
    成語出處:
    魯迅《諺語》:“古之秀才,自以為無所不曉,于是有‘秀才不出門,知天下事’這自負的漫天大謊。”
    517

    循次

    成語拼音:
    xún cì ér jìn
    成語解釋:
    循:依照,順著。依照一定的步聚或次序逐步推進或提高。亦作“循次漸進”、“循序漸進”。
    成語出處:
    唐·韓愈《答竇秀才書》:“操數寸之管,書盈尺之紙,高可以釣爵位;循次進,亦不失萬一于甲科。”
    518

    相待

    成語拼音:
    xiāng dài ér chéng
    成語解釋:
    相互輔助以取得成功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魏相丙吉傳贊》:“故經渭君為元首,臣為股肱,明其一體,相待成也。”
    519

    席地

    成語拼音:
    xí dì ér zuò
    成語解釋:
    席:坐席。原指把坐席鋪在地上坐。現多指坐在地面上。
    成語出處:
    《舊五代史 李茂貞傳》:“但御軍整眾,都無紀律,當食造庖廚,往往席地坐。”
    520

    不察

    成語拼音:
    xí ér bù chá
    成語解釋:
    習:習慣。指常見之事,就覺察不到存在的問題
    成語出處:
    戰國·宋·孟軻《孟子》:“行之不著焉,習矣不察焉。”
    * 而的成語,帶而字的成語,包含而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