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知字的成語 (413個)
-
241
燕雀豈知雕鶚志
- 成語拼音:
- yàn què qǐ zhī diāo è zhì
- 成語解釋: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同“燕雀安知鴻鵠志”。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玩江亭》第二折:“燕雀豈知雕鶚志,頑童不解老仙機。”
-
242
欲人勿知,莫若勿為
- 成語拼音:
- yù rén wù zhī,mò ruò wù wéi
- 成語解釋:
- 想要別人不知道,不如自己不去做(多指壞事)。
- 成語出處:
- 《漢書 枚乘傳》:“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晉書 苻堅載記上》:“諺曰:‘欲人勿知,莫若勿為。’聲無細而弗聞,事未形而必彰者,其此之謂也。”
-
243
一事不知
- 成語拼音:
- yī shì bù zhī
- 成語解釋:
- 見“一物不知”。
- 成語出處:
- 《南史·隱逸傳·陶弘景》:“讀書萬余卷,一事不知,以為深恥。”
-
244
飲水知源
- 成語拼音:
- yǐn shuǐ zhī yuán
- 成語解釋:
- 比喻明白事物的本源。
- 成語出處:
- 宋·陳宗禮《廣州光孝寺大鑒禪師殿記》:“口誦心惟,向慕而依歸。飲水知源,自覺自悟,師豈遠乎哉!”
-
245
一體知悉
- 成語拼音:
- yī tǐ zhī xī
- 成語解釋:
- 一體:一律。一律知曉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回:“亦可傳與各洞妖王,一體知悉。”
-
246
一體知照
- 成語拼音:
- yī tǐ zhī zhào
- 成語解釋:
- 一體:一律。一律知曉
- 成語出處:
-
247
一物不知
- 成語拼音:
- yī wù bù zhī
- 成語解釋:
- 對某一事物有所不知。比喻知識尚有欠缺。
- 成語出處:
- 漢·揚雄《法言·君子》:“圣人之于天下,恥一物之不知。”
-
248
一望而知
- 成語拼音:
- yī wàng ér zhī
- 成語解釋:
- 一看就明白。
- 成語出處:
- 清 李綠園《歧路燈》:“又說了一回話,大約言語甜俗,意味粗淺,中藏早是一望而知的。”
-
249
一問三不知
- 成語拼音:
- yī wèn sān bù zhī
- 成語解釋:
- 三不知:指對事的開始、中間和結尾都不知道。不管怎樣問;總說不知道。比喻對實際情況了解太少。也作“一問搖頭三不知”。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后入焉。今年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
250
一無所知
- 成語拼音:
- yī wú suǒ zhī
- 成語解釋:
- 一:都;全。什么都不知道;不懂。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悲哉行》:“朝從博徒飲,暮有娼樓期……聲色狗馬外,其余一無知。”
-
251
愚妄無知
- 成語拼音:
- yú wàng wú zhī
- 成語解釋:
- 形容非常愚笨,糊涂,又沒有知識
- 成語出處:
-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23章:“所看見的只是目前的利祿,個人的勢位,而又愚妄無知,輕舉盲動。”
-
252
以微知著
- 成語拼音:
- yǐ wēi zhī zhù
- 成語解釋:
- 微:微小;著:明顯;顯著。從事物露出的苗頭;可以推知它的發展趨向或它的實質。
- 成語出處:
- 蘇洵《辨奸論》:“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
-
253
以微知著
- 成語拼音:
- yǐ wēi zhī zhù
- 成語解釋:
- 微:微小;著:顯著。從事物露出的苗頭,可以推知它的發展趨向或他的實質。
- 成語出處:
- 宋 蘇洵《辨奸論》:“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
-
254
一葉落知天下秋
- 成語拼音:
- yī yè luò zhī tiān xià qiū
- 成語解釋:
- 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 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宋 唐庚《文錄》引唐人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
255
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 成語拼音:
- yù yào rén bù zhī,chú fēi jǐ mò wéi
- 成語解釋:
-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壞事終究要暴露
- 成語出處:
-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54回:“焉知曉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
256
有勇知方
- 成語拼音:
- yǒu yǒng zhī fāng
- 成語解釋:
- 有勇氣且知道義。
- 成語出處:
- 語出《論語 先進》:“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何晏集解:“方,義方。”
-
257
月暈知風,礎潤知雨
- 成語拼音:
- yuè yūn zhī fēng,chǔ rùn zhī yǔ
- 成語解釋:
- 月暈出現,將要刮風;礎石濕潤,就要下雨。比喻從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將會發生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長輿《論萊陽民變事》:“月暈知風,礎潤知雨,竊恐踵萊陽而起者,禍變相尋而來未有已也。”
-
258
一葉知秋
- 成語拼音:
- yī yè zhī qiū
- 成語解釋:
- 看見一片落葉就知道秋天已經來臨。比喻由細微的跡象可以預料出事物的發展趨向。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說山川》:“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
259
以一知萬
- 成語拼音:
- yǐ yī zhī wàn
- 成語解釋:
- 從了解一點到推知其他許多事物。
- 成語出處:
- 《荀子·非相》:“以近知遠,以一知萬,以微知明,此之謂也。”
-
260
一知半解
- 成語拼音:
- yī zhī bàn jiě
- 成語解釋:
- 很貧乏的知識;很膚淺的理解。形容知道得不多;理解得不深。
- 成語出處:
- 宋 嚴羽《滄浪詩話 詩辨》:“有分限之悟,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 知的成語,帶知字的成語,包含知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