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知字的成語 (413個)

    281

    而故犯

    成語拼音:
    zhī ér gù fàn
    成語解釋:
    故:故意。道不對,卻故意違犯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第19卷:“問:‘一切含靈具佛性,既有佛性,為什么卻撞入驢胎馬腹?’師曰:‘而故犯。’”
    282

    二五而不

    成語拼音:
    zhī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
    成語解釋:
    形容只道某一方面,而不道綜合全面地看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晉、楚也;晉、楚不斗,越兵不起,是二五而不十也。”
    283

    二五而未識于十

    成語拼音:
    zhī èr wǔ ér wèi shí yú shí
    成語解釋:
    形容只道某一方面,而不道綜合全面地看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峻《辯命論》:“同三者,定乎造化,榮辱之境,獨曰由人。是二五而未識于十。”
    284

    法犯法

    成語拼音:
    zhī fǎ fàn fǎ
    成語解釋:
    道法律;卻違反法律。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好僧官老爺!法犯法!”
    285

    過必改

    成語拼音:
    zhī guò bì gǎi
    成語解釋:
    道了過錯;必定改正。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周興嗣《千字文》:“過必改,得能莫忘。”
    286

    過能改

    成語拼音:
    zhī guò néng gǎi
    成語解釋:
    認識到自己錯了就能夠改正。
    成語出處:
    《論語 子罕》:“過則勿憚改。”南朝 梁 周興嗣《千字文》:“過必改,得能莫忘。”
    287

    高識低

    成語拼音:
    zhī gāo shí dī
    成語解釋:
    道高低大小。指懂道理,識大體,說話、做事有分寸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六卷:“金生是個聰明的人,在他門下,高識低,溫和待人。”
    288

    成語拼音:
    zhī gēn zhī dǐ
    成語解釋:
    指有較深入的了解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79回:“惟有第四件最難,必須底之人前去出首;不但出首,還要單上開封府出首去。”
    289

    今博古

    成語拼音:
    zhī jīn bó gǔ
    成語解釋:
    貫通古今。識淵博
    成語出處:
    元·趙彥暉《點絳唇·席上詠妓》曲:“今博古通三教,鐵石人一見了也魂銷。”
    290

    盡能索

    成語拼音:
    zhī jìn néng suǒ
    成語解釋:
    比喻智慧能力都竭盡了。
    成語出處:
    《史記·貨殖列傳》:“農工商賈畜長,固求富益貨也。此有盡能索耳,終不余力而讓財矣。”
    291

    幾其神

    成語拼音:
    zhī jī qí shén
    成語解釋:
    幾:幾微,細微。指人能夠預事情萌發的細微跡象,就能與神道相合
    成語出處:
    《周易·系辭下》:“子曰:‘幾其神乎。’”
    292

    機識變

    成語拼音:
    zhī jī shí biàn
    成語解釋:
    機:時機。指能了解、掌握時機,識別、適應時局的變化
    成語出處:
    《舊唐書·尉遲敬德等傳》:“史臣曰:‘皆謂猛將謀臣,機識變,有唐之盛,斯實賴焉。’”
    293

    機識竅

    成語拼音:
    zhī jī shí qiào
    成語解釋:
    竅:比喻事情的關鍵。掌握時機和關鍵。形容人機靈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0回:“你又機識竅,見景生情,這事大有可成。”
    294

    奸亦有大羅

    成語拼音:
    zhī jiān yì yǒu dà luó
    成語解釋:
    羅:捕鳥等的網。指欲治奸邪必須布下大網。比喻治理國家要靠眾人的力量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難三》:“宋人語曰:‘一雀過,羿必得之,則羿誣矣,以天下為之羅,則雀不失矣?夫奸亦有大羅,不失其一而已矣。’”
    295

    成語拼音:
    zhī jǐ zhī bǐ
    成語解釋:
    既了解自己又熟悉對方(彼:他人;對方)。
    成語出處:
    元 高文秀《澠池會》第三折:“但上陣要彼,若相持千戰千贏。”
    296

    己之遇

    成語拼音:
    zhī jǐ zhī yù
    成語解釋:
    遇:待遇。像對己一樣的待遇。形容受到賞識。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65回:“吾以羈旅亡命,受齊侯己之遇,今日不能出力,反害僂堙,殆天意也!”
    297

    灼見真

    成語拼音:
    zhuó jiàn zhēn zhī
    成語解釋:
    同“真灼見”。正確透徹的見解。
    成語出處:
    鄭觀應《盛世危言·吏治下》:“平素具有灼見真,臨時乃能因材器使。”
    298

    來藏往

    成語拼音:
    zhī lái cáng wǎng
    成語解釋:
    指對未來有所預見,對已往心中了然。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上》:“神以來,以藏往。”
    299

    成語拼音:
    zhī lěng zhī rè
    成語解釋:
    關心痛養起居,照顧周到細致
    成語出處:
    孫力《都市風流》第八章:“生活上,張義民是最熱懂事兒的孩子。”
    300

    命安身

    成語拼音:
    zhī mìng ān shēn
    成語解釋:
    命:命運。服從命運,安于自身所處的地位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滓范叔》第一折:“量范雎是一愚瞽之夫,則可待時守分,命安身,未敢希望功名也。”
    * 知的成語,帶知字的成語,包含知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