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其字的成語 (338個)

    261

    文似

    成語拼音:
    wén sì qí rén
    成語解釋:
    文章的風格與作者本人相似。
    成語出處:
    清·薛福成《庸庵筆記·史料·談相》:“文似人,數公道德文章之蘊,亦自有充積流露者。”
    262

    無所施

    成語拼音:
    wú suǒ shī qí jì
    成語解釋:
    沒有辦法施展伎倆手段。同“無所施技”。
    成語出處:
    毛澤東《丟掉幻想,準備斗爭》:“爭取了他們,帝國主義就完全孤立了,艾奇遜的一套就無所施伎了。”
    263

    無所施

    成語拼音:
    wú suǒ shī qí jì
    成語解釋:
    沒有辦法施展伎倆手段。
    成語出處:
    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奴仆》:“雖狡獪,與李成寸步不離,他亦無所施技。”
    264

    修辭立

    成語拼音:
    xiū cí lì qí chéng
    成語解釋:
    誠:真心實意。寫文章應表現出作者的真實意圖,不可作虛飾浮文
    成語出處:
    《周易·乾》:“修辭立誠,所以居業也。”
    265

    兄弟鬩墻,外御

    成語拼音:
    xiōng dì xì qiáng,wài yù qí wǔ
    成語解釋:
    鬩:爭吵;墻:門屏;御:抵御。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一致對外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30回:“兄弟鬩墻,外御侮。蝸角紛爭,惟利是務。”
    266

    兄弟鬩于墻,外御

    成語拼音:
    xiōng dì xì yú qiáng,wài yù qí wǔ
    成語解釋:
    鬩:爭吵;墻:門屏。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常棣》:“兄弟鬩于墻,外御侮。”
    267

    虛有

    成語拼音:
    xū yǒu qí biǎo
    成語解釋:
    表面上看起來很好;實際上并不好。虛:空;表:外表。
    成語出處:
    唐 鄭處誨《明皇雜錄》:“嵩既退,上擲草于地:‘虛有表耳!’”
    268

    鮮有

    成語拼音:
    xiǎn yǒu qí bǐ
    成語解釋:
    鮮:少。很少有能夠同它相比的
    成語出處:
    《宋史·宋偓傳》:“偓,莊宗之外孫,漢祖之婿,女即孝章皇后,近代貴盛,鮮有比。”
    269

    心知

    成語拼音:
    xīn zhī qí yì
    成語解釋:
    意:意義。心中領會了文章的主旨或技藝的要領。
    成語出處:
    《史記 五帝本紀》:“書缺有間矣,心知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
    270

    玉成

    成語拼音:
    yù chéng qí měi
    成語解釋:
    玉成:“玉汝于成”的縮語,幫助你有所成,后用為成全之意。成全某件好事。亦作“玉成事”。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5卷:“施齊又提起親事,李梅軒自請為媒,眾人都玉成美。”
    271

    玉成

    成語拼音:
    yù chéng qí shì
    成語解釋:
    玉成:成全,內含客氣的意思。成全那件事情。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回:“大夫能玉成事,請以白璧二雙,黃金百鎰為獻。”
    272

    一反

    成語拼音:
    yī fǎn qí dào
    成語解釋:
    一:整個;完全;反:相反;:他;指對方。完全和他的做法相反。
    成語出處:
    273

    用非

    成語拼音:
    yòng fēi qí rén
    成語解釋:
    任用了不適當的人才。指用人不當。
    成語出處:
    《魏略》:“三公具贍所歸,不可用非人。昔魏文帝用賈詡為三公,孫權笑之。”
    274

    言過

    成語拼音:
    yán guò qí shí
    成語解釋:
    言:語言;過:超過;越過;實:實際。原指言語不實;超過自己的實際能力。現多指說話說得過分夸張、不符合實際。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馬良傳》:“馬謖言過實,不可大用,君察之!”
    275

    譽過

    成語拼音:
    yù guò qí shí
    成語解釋:
    譽:聲譽,聲名。名聲超過了人的實際情況
    成語出處:
    《晉書·王羲之傳》:“此數子者,皆譽過實。”
    276

    儼乎

    成語拼音:
    yǎn hū qí rán
    成語解釋:
    十分嚴肅正經的樣子。帶有諷刺意味。
    成語出處:
    魯迅《偽自由書·文學上的折扣》:“刊物上登載一篇儼乎然的像煞有介事的文章,我們就知道字里行間還有看不見的鬼把戲。”
    277

    鷹化為鳩,眾鳥猶惡

    成語拼音:
    yīng huà wéi jiū,zhòng niǎo yóu wù qí yǎn
    成語解釋:
    鳩:斑鳩;憎:憎恨。鷹變化為斑鳩,他的斑鳩仍厭惡它的目光。比喻外表變化,兇惡的本性不改,仍遭厭惡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鷹化為鳩,至于識者猶憎眼。”
    278

    鷹化為鳩,猶憎

    成語拼音:
    yīng huà wéi jiū,yóu zēng qí yǎn
    成語解釋:
    鳩:斑鳩;憎:憎恨。鷹變化為斑鳩,他的斑鳩仍厭惡它的目光。比喻外表變化,兇惡的本性不改,仍遭厭惡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鷹化為鳩,至于識者猶憎眼。”
    279

    不備

    成語拼音:
    yǎn qí bù bèi
    成語解釋:
    掩:掩襲。備:防備。趁敵人毫無防備時進行突然襲擊。亦作“掩無備”。
    成語出處:
    《南齊書·劉懷珍傳》:“今眾少糧單,我懸彼固,正宜簡精銳,掩不備耳。”
    280

    父必有

    成語拼音:
    yǒu qí fù bì yǒu qí zǐ
    成語解釋:
    有什么樣的父親一定會有什么樣的兒子。
    成語出處:
    《孔叢子·居衛》:“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
    * 其的成語,帶其字的成語,包含其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