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其字的成語 (338個)

    281

    昏昏,使人昭昭

    成語拼音:
    yǐ qí hūn hūn,shǐ rén zhāo zhāo
    成語解釋:
    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指自己還糊里糊涂,卻要去教別人明白事理。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賢者以昭昭,使人昭昭;今以昏昏,使人昭昭。”
    282

    鳴矣,求友聲

    成語拼音:
    yīng qí míng yǐ,qiú qí yǒu shēng
    成語解釋:
    嚶:鳥鳴聲。鳥兒在嚶嚶地鳴叫,尋求同伴的應聲。比喻尋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伐木》:“嚶鳴矣,求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283

    人之道,還治人之身

    成語拼音:
    yǐ qí rén zhī dào,huán zhì qí rén zhī shēn
    成語解釋:
    以:拿;治:懲處。用別人的辦法來懲治別人。
    成語出處:
    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人之道,還治人之身。”
    284

    所長

    成語拼音:
    yòng qí suǒ cháng
    成語解釋:
    使用人的專長。
    成語出處: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六一居士》:“凡人材性不一,各有長短,用所長,事無不舉;強所短,政必不逮。”
    285

    無備

    成語拼音:
    yǎn qí wú bèi
    成語解釋:
    掩:掩襲;備:防備。稱乘敵方毫無防備時進行突襲。
    成語出處:
    《孫子·計篇》:“攻無備,出不意。”
    286

    永世

    成語拼音:
    yǒng shì qí fāng
    成語解釋:
    永世:永遠。這個芳香永遠流傳。比喻美德長存
    成語出處:
    《剪燈余話·胡媚娘傳》:“長春不老,永世芳。”
    287

    以售

    成語拼音:
    yǐ shòu qí jiān
    成語解釋:
    售:銷售。用來推行他的奸計。
    成語出處:
    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例如張國燾,則利用許多黨員的無知以售奸。”
    288

    以售

    成語拼音:
    yǐ shòu qí jì
    成語解釋:
    售:推銷,推行;伎:伎倆。用來推行他的奸計
    成語出處:
    唐·柳宗元《送婁圖南秀才游淮南將入道序》:“偷一旦之容以售伎,吾無有也。”
    289

    言提

    成語拼音:
    yán tí qí ěr
    成語解釋:
    揪著他耳朵。謂懇切地教誨。言,助詞。
    成語出處:
    《詩·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耳。”鄭玄箋:“我非但對面語之,親提耳。此言以教道之,孰不可啟覺。”
    290

    隱約

    成語拼音:
    yǐn yuē qí cí
    成語解釋:
    隱約:時隱時現;辭:言辭;說話。說話隱隱約約;躲躲閃閃;不明確;不清楚。
    成語出處:
    清 平步青《霞外捃屑 倪文正公與弟獻汝二書》:“使白太夫人,謂欲禮佛行也者,迎抵會城卒歲,無功為親者諱,故隱約辭不盡也。”
    291

    隱約

    成語拼音:
    yǐn yuē qí cí
    成語解釋:
    指語意隱晦不明或說話躲躲閃閃。亦作“隱約辭”。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1回:“刁邁彭隱約詞,似乎嫌張太太一個錢不肯放松,這事總不會了。”
    292

    有作

    成語拼音:
    yǒu zuò qí máng
    成語解釋:
    干將在磨刀石上磨出的劍刃發出了光芒
    成語出處:
    梁啟超《譚嗣同傳》:“干將發硎,有作芒。”
    293

    允執

    成語拼音:
    yǔn zhí qí zhōng
    成語解釋:
    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中。”
    294

    張大

    成語拼音:
    zhāng dà qí cí
    成語解釋:
    張大:夸大。說話寫文章將內容夸大。
    成語出處:
    唐·韓愈《送楊少尹序》:“太史氏又能張大事,為傳繼二疏蹤跡否?”
    295

    朱丹

    成語拼音:
    zhū dān qí gǔ
    成語解釋:
    轂:車輪中心的圓木,代指車輪。紅色車轂。形容古代高官所乘華麗的車
    成語出處:
    漢·揚雄《解嘲》:“吾聞上世之士,人綱人紀,不生則已,生必上尊人君,下榮父母。析人之珪,儋人之爵,懷人之符,分人之祿;紆青拖紫,朱丹轂。”
    296

    自得

    成語拼音:
    zì dé qí lè
    成語解釋:
    自己從中得到樂趣。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全書》:“如曾點浴沂風雪,自得樂。”
    297

    張大

    成語拼音:
    zhāng dà qí shì
    成語解釋:
    張:夸張。把原來的事情夸大。形容言過實。亦作“張皇事”、“張大辭(詞)”、“張揚事”。
    成語出處:
    唐·韓愈《送楊少尹序》:“太史氏又能張大事,為傳繼二疏蹤跡否?”
    298

    自負

    成語拼音:
    zì fù qí néng
    成語解釋:
    自負:自恃,自許。自恃而又自信自己的才能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才氣,天下無雙,自負能,數與虜敵戰,恐亡之。”
    299

    自高

    成語拼音:
    zì gāo qí gōng
    成語解釋:
    自以為勞苦功高。指居功自傲
    成語出處:
    明·周承邦《兵家要領·戒驕篇》:“驕則自高功,自神智,自矜勇。”
    300

    知幾

    成語拼音:
    zhī jī qí shén
    成語解釋:
    幾:幾微,細微。指人能夠預知事情萌發的細微跡象,就能與神道相合
    成語出處:
    《周易·系辭下》:“子曰:‘知幾神乎。’”
    * 其的成語,帶其字的成語,包含其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