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其字的成語 (338個)

    241

    徒有

    成語拼音:
    tú yǒu qí míng
    成語解釋:
    光有它的名。指有名無實。徒:空;白白地;名:不符合實際的名聲。
    成語出處:
    宋 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銓選之門,徒有名,莫責實。”
    242

    徒擁

    成語拼音:
    tú yōng qí míng
    成語解釋:
    徒:只。空有名望。指有名無實
    成語出處:
    《清朝野史大觀·清朝史料·軍機領袖》:“軍機大臣有時多至六七人,而權實操于領袖,新進者畫諾奉行,徒擁名也。”
    243

    天誘

    成語拼音:
    tiān yòu qí zhōng
    成語解釋:
    謂上天開導心意。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天禍衛國,君臣不協,以及此憂也。今天誘衷,使皆降心以相從也。”
    244

    萬變不離

    成語拼音:
    wàn biàn bù lí qí zōng
    成語解釋:
    宗:宗旨、目的。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本質或目的不變。
    成語出處:
    徐特立《抗戰給我的機會》:“對任何人,無論相識不相識的,總是一套話。言論有系統,萬變不離宗。”
    245

    無出

    成語拼音:
    wú chū qí yòu
    成語解釋:
    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為尊。沒有能超過他的。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高帝紀下》:“賢趙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召見與語,漢廷臣無能出右者。”
    246

    文過

    成語拼音:
    wén guò qí shí
    成語解釋:
    文辭浮夸,不切實際。
    成語出處:
    《后漢書·馮衍傳下》:“顯宗即位,又多短衍以文過實,遂廢于家。”
    247

    微乎

    成語拼音:
    wēi hū qí wēi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微:小。
    成語出處:
    清 楊倫《杜詩鏡銓》眉批引蔣弱六云:“寫妙技不覺說入自家語,微乎微。”
    248

    忘乎

    成語拼音:
    wàng hū qí xíng
    成語解釋:
    猶忘形。形容得意或興奮得失去常態。
    成語出處:
    郭沫若《高漸離》第五幕:“秦始皇已忘乎形,愈搖動身體,愈向高漸離身旁走去。”
    249

    物盡

    成語拼音:
    wù jìn qí yòng
    成語解釋:
    各種東西凡有可用之處,都要盡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資源,一點不浪費。
    成語出處:
    馬烽《典型事例》:“這倒是人盡才,物盡用,兩全美。”
    250

    肩背

    成語拼音:
    wàng qí jiān bèi
    成語解釋:
    形容趕上或達到
    成語出處:
    清·呂留良《與吳孟舉書》:“德器必能脫去凡近,所造日高,非弟所能望肩背也。”
    251

    肩項

    成語拼音:
    wàng qí jiān xiàng
    成語解釋:
    形容趕得上或達得到。
    成語出處:
    清·汪琬《與周處士書》:“議論之超卓雄偉,真有與《詩》《書》六藝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肩項也。”
    252

    倫比

    成語拼音:
    wú qí lún bǐ
    成語解釋:
    同“無與倫比”。
    成語出處:
    清·陳田《明詩紀事丁簽·邊貢》:“海岳之才,無倫比。”
    253

    奈何

    成語拼音:
    wú qí nài hé
    成語解釋:
    猶言無可奈何。
    成語出處:
    《宣和遺事》前集:“朝廷無奈何,只得出榜招諭宋江等。”
    254

    所以

    成語拼音:
    wàng qí suǒ yǐ
    成語解釋:
    指因過分興奮或得意而忘了應有的舉止。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1卷:“一來看見大郎殷勤,道是敬他人才,安然托大,忘所以。”
    255

    項背

    成語拼音:
    wàng qí xiàng bèi
    成語解釋:
    見“望肩項”。
    成語出處:
    清·汪琬《與周處士書》:“言論之超卓雄偉,真有與詩書六藝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肩項也。”
    256

    文如

    成語拼音:
    wén rú qí rén
    成語解釋:
    指文章的風格同作者的性格特點相似。
    成語出處:
    宋 蘇軾《答張文潛書》:“為人深不愿人知之,文如為人。”
    257

    無所不盡

    成語拼音:
    wú suǒ bù jìn qí jí
    成語解釋:
    猶言竭盡所有。
    成語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趕到她宴請日本人的時候,她也無所不盡極的把好的東西拿出來,使日本人不住的吸氣。”
    258

    無所不用

    成語拼音:
    wú suǒ bù yòng qí jí
    成語解釋:
    極:窮盡。原意是無處不用盡心力。現指做壞事時任何極端的手段都使出來。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詩》曰:‘周雖舊邦,命惟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極。”
    259

    五世

    成語拼音:
    wǔ shì qí chāng
    成語解釋:
    世:代;:時間副詞,交要。五世之后,子孫昌盛。舊時用于祝人新婚。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莊公二十二年》:“有媯之后,將育于姜。五世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與京。”
    260

    物傷

    成語拼音:
    wù shāng qí lèi
    成語解釋:
    傷:悲傷;同情;類:同類。指見到同類死亡;聯想到自己將來的下場而感到悲傷。比喻見到情況與自己相似的人的遭遇而感傷。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獲曰:‘兔死狐悲,物傷類。吾與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無冤,何故害我?”
    * 其的成語,帶其字的成語,包含其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