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其字的成語 (338個)

    201

    儗非

    成語拼音:
    shì fēi qí lún
    成語解釋:
    謂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來比方。語本《禮記 曲禮下》:“擬人必于倫。”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曲禮下》:“儗人必于倫。”
    202

    適逢

    成語拼音:
    shì féng qí shí
    成語解釋:
    見“適逢會”。
    成語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11回:“雖然姬昌之數偶驗,適逢時,豈得驟赦歸國!”
    203

    三分天下有

    成語拼音:
    sān fēn tiān xià yǒu qí èr
    成語解釋:
    泛指勢力強大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泰伯》:“三分天下有二,以服事殷。”
    204

    三過門而不入

    成語拼音:
    sān guò qí mén ér bù rù
    成語解釋: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熱心工作,因公忘私。
    成語出處:
    《孟子·離婁下》:“禹、稷當平世,三過門而不入。”
    205

    神乎

    成語拼音:
    shén hū qí jì
    成語解釋:
    形容技藝或手法十分高明。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31回:“他僅著這個法子去拐騙金銀,又樂得人人甘心被他拐騙,這才是神乎技呢!”
    206

    神乎

    成語拼音:
    shén hū qí shén
    成語解釋:
    神:神秘;乎:語氣助詞;表示感嘆;:那樣。形容非常奇妙神秘。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75回:“向日聞得古人有‘袖占一課’之說,真是神乎神,我只當是神仙所為,凡人不能會的。”
    207

    蛇化為龍,不變

    成語拼音:
    shé huà wéi lóng,bù biàn qí wén
    成語解釋:
    比喻無論形式上怎樣變化,實質還是一樣。
    成語出處:
    《史記·外戚世家》:“蛇化為龍,不變文;家化為國,不變姓。”
    208

    適居

    成語拼音:
    shì jū qí fǎn
    成語解釋:
    見“適得反”。
    成語出處:
    李大釗《唯物史觀在現代史學上的價值》:“這都是大錯特錯,唯物史觀及于人生的影響乃適居反。”
    209

    三緘

    成語拼音:
    sān jiān qí kǒu
    成語解釋:
    嘴上貼了三次封條。形容言語非常謹慎;或不開口。緘:封;閉。
    成語出處:
    漢 劉向《說蒼 敬慎》:“孔子之周,觀于太廟,右陛之側,有金人焉,三緘口而銘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210

    世濟

    成語拼音:
    shì jì qí měi
    成語解釋:
    指后代繼承前代的美德。
    成語出處:
    《左傳 文公十八年》:“世濟美,不隕名。”孔穎達疏:“世濟美,后世承前世之美。”
    211

    身臨

    成語拼音:
    shēn lín qí jìng
    成語解釋:
    身:親身;臨:到;:那個;境:環境;地方。親身到過那個地方。
    成語出處:
    明 袁宏道《八識略說序》:“向非身歷境,惡能窮邊崖,指歸宿者哉!”
    212

    身歷

    成語拼音:
    shēn lì qí jìng
    成語解釋:
    親身來到某個地方
    成語出處: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而曹公已臨境。”
    213

    盛名之下,實難副

    成語拼音:
    shèng míng zhī xià,qí shí nán fù
    成語解釋:
    盛:大;副:相稱,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實際的才德常是很難跟名聲相符。指名聲常常可能大于實際。用來表示謙虛或自我警戒。
    成語出處:
    《后漢書 黃瓊傳》:“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實難副。”
    214

    祖武

    成語拼音:
    shéng qí zǔ wǔ
    成語解釋:
    繩:繼續;武:足跡。踏著祖先的足跡繼續前進。比喻繼承祖業。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下武》:“昭茲來許,繩祖武。”
    215

    適如

    成語拼音:
    shì rú qí fēn
    成語解釋:
    猶言恰如分。
    成語出處:
    清·王夫之《讀通鑒論·唐高祖》:“權者,輕重適如分之準也。”
    216

    身入

    成語拼音:
    shēn rù qí jìng
    成語解釋:
    身:親身;境:環境。指親自經歷了那種境地
    成語出處:
    清·周生《揚州夢·夢中人·畢生婦》:“時而點頭會意……時而如身入境。”
    217

    閃爍

    成語拼音:
    shǎn shuò qí cí
    成語解釋:
    言語遮遮掩掩,吞吞吐吐。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痛史》第25回:“何況這等事本來是縝密的,或者定伯故意閃爍詞,更未可定。”
    218

    閃爍

    成語拼音:
    shǎn shuò qí cí
    成語解釋:
    閃爍:光線忽明忽暗、搖動不定。比喻說話躲躲閃閃。指說話吞吞吐吐;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問題。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痛史》第25回:“何況這等事本來是縝密的,或者定伯故意閃爍詞,更未可定。”
    219

    舍我

    成語拼音:
    shě wǒ qí shuí
    成語解釋:
    舍:除了。除了我還有哪一個?形容人敢于擔當,遇有該做的事,決不退讓。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誰也?”
    220

    上下

    成語拼音:
    shàng xià qí shǒu
    成語解釋:
    比喻暗中勾結;隨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成語出處:
    唐 周矩《為索元禮首按制獄疏》:“微諷動以探情,所推者必上下手,希圣旨也。”
    * 其的成語,帶其字的成語,包含其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