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其字的成語 (338個)

    161

    來有自

    成語拼音:
    qí lái yǒu zì
    成語解釋:
    自:來由。事情的出現有原因,并非偶然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瀧岡阡表》:“俾知夫小子修德薄能鮮,遭時竊位,而幸全大節,不辱先者,來有自。”
    162

    貌不揚

    成語拼音:
    qí mào bù yáng
    成語解釋:
    :他的;不揚:不出眾。指人的外貌不漂亮。也形容器物不美觀。
    成語出處:
    唐 裴度《自題寫真贊》:“爾才不長,爾貌不揚,胡為將,胡為相?”
    163

    命維新

    成語拼音:
    qí mìng wéi xīn
    成語解釋:
    命:天命;維:乃。指承受的天命是新的。比喻國運昌盛,氣象一新
    成語出處:
    《詩經·大雅·文王》:“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雖舊邦,命維新。”
    164

    奈我何

    成語拼音:
    qí nài wǒ hé
    成語解釋:
    奈:如何。能把我怎么樣?
    成語出處: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20章:“段還以為‘我不自動辭職,總統奈我何’!”
    165

    精華,去糟粕

    成語拼音:
    qǔ qí jīng huá,qù qí zāo pò
    成語解釋:
    糟粕:酒糟,比喻無用的東西。把有用的東西留下,把無用的東西丟掉
    成語出處:
    馬南邨《不要秘訣的秘訣》:“我們現在提倡讀書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精華,去糟粕,這個主張古代讀書人卻沒有膽量提出。”
    166

    首領

    成語拼音:
    quán qí shǒu lǐng
    成語解釋:
    保住腦袋與性命
    成語出處:
    漢·楊惲《極孫會宗書》:“自以夷滅不足以塞責,豈得全首領,復奉先人之丘墓乎?”
    167

    無人

    成語拼音:
    qù qí wú rén
    成語解釋:
    闃:空。指空蕩蕩,沒有一人。
    成語出處:
    《周易 豐》:“窺戶,闃無人。”
    168

    友聲

    成語拼音:
    qiú qí yǒu shēng
    成語解釋:
    朋友以意氣相投而結交,如昆蟲以同聲而相應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伐木》:“嚶鳴矣,求友聲。”
    169

    糟粕,存精華

    成語拼音:
    qù qí zāo pò,cún qí jīng huá
    成語解釋:
    糟粕:酒糟,比喻無用的東西。把有用的東西留下,把無用的東西丟掉
    成語出處:
    李銳《毛澤東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動·學生時代》:“他們對于中國的舊東西和外國的新東西……是‘去糟粕,存精華’,是‘斟酌國情,兩無所偏’。”
    170

    恰如

    成語拼音:
    qià rú qí fèn
    成語解釋:
    恰:恰好;分:分寸。合適的界限。指辦事或說話正合分寸。
    成語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108回:“賞分輕重,俱是閻仲端酌度,多寡恰如分,無不欣喜。”
    171

    秦失鹿

    成語拼音:
    qín shī qí lù
    成語解釋:
    鹿:喻指帝位。比喻失去帝位。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鹿,天下共逐之。”
    172

    勢洶洶

    成語拼音:
    qí shì xiōng xiōng
    成語解釋:
    :他的;洶洶:來勢浩大。形容來勢盛大兇猛的樣子。
    成語出處:
    《荀子 天論》:“君子不為小人之洶洶也輟行。”
    173

    味無窮

    成語拼音:
    qí wèi wú qióng
    成語解釋:
    味:回味;玩味;窮:盡。形容含義深刻;讓人回味不盡。
    成語出處:
    宋 朱熹《四書集注 中庸》:“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于密;味無窮,皆實學也。”
    174

    欺以

    成語拼音:
    qī yǐ qí fāng
    成語解釋:
    欺:欺騙;方:合乎情理的方法。比喻壞人用合乎情理的方法欺騙別人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萬章上》:“故君子可欺以方,難罔以非道。”
    175

    應若響

    成語拼音:
    qí yìng ruò xiǎng
    成語解釋:
    比喻對答迅速,反應極快。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天下》:“動若水,靜若鏡,應若響。”
    176

    應如響

    成語拼音:
    qí yīng rú xiǎng
    成語解釋:
    謂反應迅捷,如回聲之相應和。語本《莊子·天下》:“動若水,靜若鏡,應若響。”
    成語出處:
    《子華子·晏子》:“如以匙勘鑰也,如以璽印涂也,必以類,應如響。”
    177

    驗如響

    成語拼音:
    qí yàn rú xiǎng
    成語解釋:
    驗:效果;響:回聲。很快就可以看到效果
    成語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趙鹿泉前輩有一符,傳自明代。曰:‘高行真人精練剛氣之所化也。試之,驗如響。’”
    178

    人百

    成語拼音:
    rén bǎi qí shēn
    成語解釋:
    身:自身死一百次。別人愿意死一百次來換取死者的復生。表示對死者極沉痛的悼念。
    成語出處:
    《詩·秦風·黃鳥》:“如可贖兮,人百身。”
    179

    人而無信,不知

    成語拼音:
    rén ér wú xìn,bù zhī qí kě
    成語解釋:
    信:信用;:那;可:可以,行。一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可也。”
    180

    人盡

    成語拼音:
    rén jìn qí cái
    成語解釋:
    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才能。盡:全部用出。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兵略訓》:“若乃人盡才,悉用力,以少勝眾者。”
    * 其的成語,帶其字的成語,包含其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