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其字的成語 (338個)

    121

    即以人之道,還治人之身

    成語拼音:
    jí yǐ qí rén zhī dào,huán zhì qí rén zhī shēn
    成語解釋:
    就用那個人對付別人的辦法返回來對付那個人自己。
    成語出處:
    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人之道,還治人之身。”
    122

    金玉外,敗絮

    成語拼音:
    jīn yù qí wài,bài xù qí zhōng
    成語解釋:
    金玉:珍寶;敗絮:破爛棉絮。比喻外表很華美,而里面一團糟
    成語出處:
    明 劉基《誠意伯集 賣柑者言》:“觀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而飲肥鮮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外,敗絮中也哉!”
    123

    金玉

    成語拼音:
    jīn yù qí zhì
    成語解釋:
    質:本質,品質。指人的品質高潔。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一回:“不惟金玉質,亦且冰雪為心。”
    124

    夸大

    成語拼音:
    kuā dà qí cí
    成語解釋:
    詞:言論。語言夸張;超過事實。
    成語出處:
    《宋史 王祖道傳》:“蔡京開邊,祖道欲乘時徼富貴,誘王江酋、楊晟免等使納士,夸大辭。”
    125

    夸大

    成語拼音:
    kuā dà qí cí
    成語解釋:
    見“夸大詞”。
    成語出處:
    孫犁《談作家的立命修身之道》:“我從來不好夸大辭。”
    126

    夸夸

    成語拼音:
    kuā kuā qí tán
    成語解釋:
    夸夸:說大話。言辭浮夸;大談特談。形容說話、寫文章時浮夸;不切實際而又滔滔不絕。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進了書房門,聽見楊執中夸夸而談,知道是他已來了,進去作揖,同坐下。”
    127

    不逮

    成語拼音:
    kuāng qí bù dǎi
    成語解釋:
    匡:糾正。逮:及,達到。不逮:達不到的地方。對于達不到的地方給予糾正或幫助。亦作“匡所不逮”。
    成語出處:
    《晉書·武帝紀》:“擇能正色弼違,匡救不逮者,以兼此選。”
    128

    連抵

    成語拼音:
    lián dǐ qí xì
    成語解釋:
    連續攻擊他談話中的漏洞
    成語出處:
    129

    理過

    成語拼音:
    lǐ guò qí cí
    成語解釋:
    過:超過。說理過甚而文采不足
    成語出處:
    南朝·梁·鐘嶸《詩品》:“稍尚虛談,于時篇什,理過辭,淡乎寡味。”
    130

    兩全

    成語拼音:
    liǎng quán qí měi
    成語解釋:
    全:顧全;在全;美:美好;美滿。做一件事圓滿地照顧到兩個方面;使兩方面都得到好處。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連環計》第三折:“司徒,你若肯與了我呵,堪可兩全美也。”
    131

    樂在

    成語拼音:
    lè zài qí zhōng
    成語解釋:
    樂:快樂;樂趣。在做事情中能得到樂趣。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中矣。”
    132

    彌縫

    成語拼音:
    mí féng qí què
    成語解釋:
    彌縫:補救;闕:過錯。補救行事的過失。
    成語出處:
    《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彌縫闕而匡救災,昭舊職也。”
    133

    名副

    成語拼音:
    míng fù qí shí
    成語解釋:
    名聲或名義和實際相符。
    成語出處:
    清 陳康祺《郎潛紀聞》第六卷:“身后贈謚曰‘恭’曰‘毅’,洵名副實矣。”
    134

    名符

    成語拼音:
    míng fú qí shí
    成語解釋:
    見“名副實”。
    成語出處:
    茅盾《全運會印象》:“那邊的‘國術場’還有一個老頭子穿了長衫舞刀,這在中年太太之流看來,還不是名符實的‘大雜耍’么?”
    135

    名過

    成語拼音:
    míng guò qí shí
    成語解釋:
    名聲超過實際才能。
    成語出處:
    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一卷:“祿過功者削,名過實者損。”
    136

    眇乎

    成語拼音:
    miǎo hū qí xiǎo
    成語解釋:
    眇:微小。形容非常微小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德充符》:“眇乎小哉!所以屬于人也。”
    137

    莫明

    成語拼音:
    mò míng qí miào
    成語解釋:
    說不出中的奧妙。形容事情非常奇怪,說不出道理來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回:“然而看他前兩回來買東西,所說的話,沒有一句不內行……想來想去,總是莫名妙。”
    138

    莫名

    成語拼音:
    mò míng qí miào
    成語解釋:
    莫:沒有什么人;名:表達;說出。沒有人能夠說出中的奧妙。形容事情奇怪;不合常理。
    成語出處:
    清 宣鼎《夜雨秋燈錄 陬邑官親》:“及進西瓜湯,飲蘭雪茶,莫名妙。”
    139

    馬牛

    成語拼音:
    mǎ niú qí fēng
    成語解釋:
    謂馬、牛奔逸。《書·費誓》:“馬牛風,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穎達疏:“僖四年《左傳》云:‘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賈逵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風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遠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成語出處:
    《書·費誓》:“馬牛風,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穎達疏:“僖四年《左傳》云:‘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賈逵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風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遠去也。”
    140

    名曰

    成語拼音:
    měi qí míng yuē
    成語解釋:
    給予一個好聽的名字(名稱)叫做……
    成語出處:
    魯迅《藤野先生》:“美名曰‘富士山’。”
    * 其的成語,帶其字的成語,包含其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