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其字的成語 (338個)

    101

    懷璧

    成語拼音:
    huái bì qí zuì
    成語解釋:
    懷:懷藏。身藏璧玉,因此獲罪。原指財能致禍。后也比喻有才能而遭受忌妒和迫害。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桓公十年》:“匹夫無罪,懷璧罪。”
    102

    會逢

    成語拼音:
    huì féng qí shì
    成語解釋:
    會:恰巧,適逢;適:往。原指恰巧走到那兒了。轉指正巧碰上了那件事。
    成語出處:
    隋 王通《文中子 周公》:“子謂仲長子光曰:'山林可居乎?'曰:'會逢適也,焉知可?'”
    103

    含糊

    成語拼音:
    hán hú qí cí
    成語解釋:
    糊:不明確;不清晰;辭:也作“詞”;言辭。指話說得含含糊糊;不清楚;不明確。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57回:“二人先受岸賈之囑,含糊詞,不肯替趙氏分辨。”
    104

    含糊

    成語拼音:
    hán hú qí cí
    成語解釋:
    含糊:不明確,不清晰。詞:話語。故意把話說得模棱兩可,不清楚,不明確。
    成語出處:
    唐·陸贄《論緣邊守備事宜壯》:“即相執證,理全辨明,朝廷每為含糊,未嘗窮究曲直。”
    105

    毒也

    成語拼音:
    hé qí dú yě
    成語解釋:
    也:文言助語,置于詞尾,與“何”相配合,構成反詰語氣。多么狠毒呀!
    成語出處:
    106

    少作

    成語拼音:
    huǐ qí shǎo zuò
    成語解釋:
    謂不滿年輕時未成熟的作品。
    成語出處:
    漢·楊修《答臨淄侯箋》:“修家子云,老不曉事,強著一書,悔少作。”
    107

    好學深思,心知

    成語拼音:
    hào xué shēn sī,xīn zhī qí yì
    成語解釋:
    深:深入。愛好學習并能深入思考,心里就懂得了中的意義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書》缺有間矣,軼乃時時見于他說。非好學深思,心知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
    108

    見怪不怪,怪自敗

    成語拼音:
    jiàn guài bù guài,qí guài zì bài
    成語解釋:
    怪:奇異的。發現怪事怪物不要驚慌,它就不會危害了
    成語出處: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下卷:“見怪不怪,怪自敗。無如愚夫愚婦始終不悟耳。”
    109

    見怪不怪,怪自壞

    成語拼音:
    jiàn guài bù guài,qí guài zì huài
    成語解釋:
    怪:奇異的;壞:敗。發現怪事怪物不要驚慌,它就不會危害了
    成語出處:
    宋·洪邁《夷堅三志·己·姜七家豬》:“畜生之言,何足為信,我已數月來知之矣。見怪不怪,怪自壞。”
    110

    見怪不怪,怪自絕

    成語拼音:
    jiàn guài bù guài,qí guài zì jué
    成語解釋:
    怪:奇異的;絕:絕跡,了卻。發現怪事怪物不要驚慌,它就不會危害了
    成語出處:
    謝覺哉《作風漫談》:“既是毫無根據,那見怪不怪,怪自絕,又何必大驚小怪呢。”
    111

    見怪非怪,怪自害

    成語拼音:
    jiàn guài fēi guài,qí guài zì hài
    成語解釋:
    怪:奇異的。發現怪事怪物不要驚慌,它就不會危害了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白兔記·牧牛》:“見怪非怪,怪自害。”
    112

    戛戛乎難矣

    成語拼音:
    jiá jiá hū qí nán yǐ
    成語解釋:
    戛戛:困難的樣子。形容極困難
    成語出處:
    唐·韓愈《答李翊書》:“惟陳言之務去,戛戛乎難哉!”
    113

    戛戛

    成語拼音:
    jiá jiá qí nán
    成語解釋:
    戛戛:困難的樣子。形容極困難
    成語出處:
    唐·韓愈《答李翊書》:“惟陳言之務去,戛戛乎難哉!”
    114

    本根

    成語拼音:
    jué qí běn gēn
    成語解釋:
    本:草木的根。從根本上予以解決。
    成語出處:
    《左傳·隱公六年》:“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蘊崇之,絕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
    115

    不意

    成語拼音:
    jī qí bù yì
    成語解釋:
    在敵人沒有預料到的情況下進行攻擊。
    成語出處:
    《孫子·虛實》:“行千里而不勞者,行于無人之地也。”三國·魏·曹操注:“出空擊虛,避所守,擊不意。”
    116

    所長

    成語拼音:
    jìn qí suǒ cháng
    成語解釋:
    盡:全部用出;長:特長,擅長。把所擅長的東西全部發揮出來。
    成語出處:
    《北史·齊本紀上》:“每山園游宴,必見招攜;執射賦詩,各盡所長,以為娛適。”
    117

    所能

    成語拼音:
    jìn qí suǒ néng
    成語解釋:
    能:能力。把所有本事都用上
    成語出處:
    118

    在我

    成語拼音:
    jìn qí zài wǒ
    成語解釋:
    盡:全部。竭盡自己的力量做好應做的事情
    成語出處:
    清·王韜《書重刻后》:“夫今時之所急,亦惟輯強鄰、御外侮而已,二者要惟先盡在我耳。”
    119

    將順

    成語拼音:
    jiāng shùn qí měi
    成語解釋:
    將順:隨勢相助。美:好事,美德。順勢相助,成全美事。亦作“順從美”。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管晏列傳》:“將順美,匡救惡,故上下能相親也。”
    120

    金玉

    成語拼音:
    jīn yù qí biǎo
    成語解釋:
    金玉:珍寶。比喻外表很華美,而里面一團糟
    成語出處:
    * 其的成語,帶其字的成語,包含其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