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兵字的成語 (226個)

    141

    布陣

    成語拼音:
    pái bīng bù zhèn
    成語解釋:
    指排列隊伍,布設陣勢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衣錦還鄉》第一折:“執銳披堅領大,排布陣任非輕。”
    142

    被甲持

    成語拼音:
    pī jiǎ chí bīng
    成語解釋:
    身穿護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裝。
    成語出處:
    漢 荀悅《漢紀 文帝紀上》:“勃在國,常恐懼,每郡守使丞尉行縣,勃常被甲持。”
    143

    被甲載

    成語拼音:
    pī jiǎ zài bīng
    成語解釋:
    身穿鎧甲,手拿武器。指全副武裝,披堅執銳
    成語出處:
    唐·韓愈《畫記》:“雜古今人物小畫共一卷,騎而立者五人,騎而被甲載立者十人。”
    144

    賠了夫人又折

    成語拼音:
    péi lē fū rén yòu zhé bīng
    成語解釋:
    賠:蝕本;折:虧損。比喻想算計別人;反而遭受雙重損失。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5回:“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
    145

    調將

    成語拼音:
    qiǎn bīng diào jiàng
    成語解釋:
    猶調遣將。亦作“遣將調”、“遣將征
    成語出處:
    《禪真逸史》第二八回:“再說延州府丞湯思忠遣調將已定,然后自領馬步軍,離寨伺候。”
    146

    黷武

    成語拼音:
    qióng bīng dú wǔ
    成語解釋:
    窮:用盡;竭盡。黷:任意;輕率。出動全部力;任意發動戰爭。形容極端好戰。
    成語出處:
    三國 曹丕《車駕臨江還詔三公》:“三世為將,道家所忌;窮黷武,古有所戒。”
    147

    黷武

    成語拼音:
    qín bīng dú wǔ
    成語解釋:
    黷:輕率。濫用武力,肆意發動戰爭。形容極端好戰
    成語出處:
    凌力《少年天子》第一章:“他終于采納范文程和湯若望的政見,放棄了徒恃軍威的‘勤黷武’,采取了招降弭亂的‘文德綏懷’。”
    148

    動眾

    成語拼音:
    qǐ bīng dòng zhòng
    成語解釋:
    眾:大隊人馬。舊指大規模出。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華敷傳》:“不可以興土功,不可以會諸侯,不可以起動眾,舉大事,必有大殃。”
    149

    富國

    成語拼音:
    qiáng bīng fù guó
    成語解釋:
    使力強大,國家富足。
    成語出處:
    清·王韜《上當路論時務書》;“西國之所以講強富國者,率以尚器為先。”
    150

    極武

    成語拼音:
    qióng bīng jí wǔ
    成語解釋:
    動用全部力,肆意發動戰爭。形容極端好戰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武帝紀》:“奢侈無限,窮極武,百姓空竭,萬民疲弊。”
    151

    猛將

    成語拼音:
    qiáng bīng měng jiàng
    成語解釋:
    :強大的軍隊;猛將:威猛的武將。指軍隊強大而有戰斗力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0回:“又沒強猛將,如何收捕得這伙強人?”
    152

    萬馬

    成語拼音:
    qiān bīng wàn mǎ
    成語解釋:
    猶千軍萬馬。
    成語出處:
    《南史·陳慶之傳》:“先是洛陽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萬馬避白袍。’”明·陳繼儒《珍珠船》卷四:“李翰言文章,當如千萬馬而無人聲。”
    153

    遣將調

    成語拼音:
    qiǎn jiāng diào bīng
    成語解釋:
    見“遣調將”。
    成語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90回:“你既是昆侖之士,理當遣將調,共決雌雄。”
    154

    強將手下無弱

    成語拼音:
    qiáng jiàng shǒu xià wú ruò bīng
    成語解釋:
    有本領的將領手下沒有懦弱的。比喻好的領導必然能帶出好的部屬。
    成語出處:
    宋 蘇軾《題連公壁》:“俗語云:‘強將手下無弱’,真可信。”
    155

    棄甲曳

    成語拼音:
    qì jiǎ yè bīng
    成語解釋:
    棄:丟棄;甲:古時軍人穿的鐵片做成的護身衣;曳:拖著;器。丟棄鎧甲;拖著器。 形容打了敗仗而狼狽逃竄。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刃既接,棄甲曳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156

    遣將征

    成語拼音:
    qiǎn jiāng zhēng bīng
    成語解釋:
    見“遣調將”。
    成語出處:
    蔡東藩《南北史通俗演義》第七回:“原來魏主嗣欲乘喪南侵,報復舊怨,因將宋史執回,即日遣將征,進攻滑臺。”
    157

    強將之下無弱

    成語拼音:
    qiáng jiàng zhī xià wú ruò bīng
    成語解釋:
    弱:軟弱。比喻好的領導能帶出好的部屬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九卷:“強將之下無弱。恁樣的姐姐須得恁樣的梅香姐,方為廝稱。”
    158

    全民皆

    成語拼音:
    quán mín jiē bīng
    成語解釋:
    謂把能參加戰斗的人民全都武裝起來,隨時準備殲滅入侵之敵。
    成語出處:
    王朔《癡人》:“我知道這種勾當已發展到五花八門、全民皆的程度。”
    159

    輕卒銳

    成語拼音:
    qīng zú ruì bīng
    成語解釋:
    輕卒:輕裝的士。銳:銳利的武器。輕裝勇猛的士,手拿鋒利的武器。形容部隊戰斗力很強。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燕策》:“濟上之軍,奉令擊齊,大勝之。輕卒銳,長驅至國。”
    160

    十八般

    成語拼音:
    shí bā bān bīng qì
    成語解釋:
    本指刀槍劍戟等十八種古式器。后泛指多種武器。亦比喻多種技能。
    成語出處:
    清 郭小亭《濟公全傳》第六十回:“馬靜一瞧,大殿前擺著家伙,十八般器,一應俱全。”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八回:“若論十八般器,我[十三妹]都算拿得起。”
    * 兵的成語,帶兵字的成語,包含兵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