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民間的成語 (28個)
-
1
武斷鄉曲
- 成語拼音:
- wǔ duàn xiāng qū
- 成語解釋:
- 指憑借勢力在民間橫行霸道。
- 成語出處:
- 《史記 平準書》:“當此之時,網疏而民富,役財驕溢,或至兼并豪黨之徒,以武斷于鄉曲。”
-
2
下里巴人
- 成語拼音:
- xià lǐ bā rén
- 成語解釋:
- 下里:鄉里;巴人:巴蜀的人民。原指戰國時代楚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學藝術。
- 成語出處:
- 戰國 楚 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
-
3
村歌社鼓
- 成語拼音:
- cūn gē shè gǔ
- 成語解釋:
- 民間的歌謠、鼓樂。
- 成語出處:
- 元·姚守中《粉蝶兒·牛訴冤》套曲:“為伍的是伴哥王留,受用的是村歌社鼓。”
-
4
村歌社舞
- 成語拼音:
- cūn gē shè wǔ
- 成語解釋:
- 指民間歌舞。
- 成語出處:
- 宋·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詩:“春光都在柳梢頭,揀折長條插灑樓。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風流。”
-
5
里談巷議
- 成語拼音:
- lǐ tán xiàng yì
- 成語解釋:
- 里:鄉里、鄰居。鄰里街巷間人們的議論談說。指民間的議論。
- 成語出處:
- 宋·曾敏行《獨醒雜說·附錄》:“上自朝廷典章,下至稗里雜家,里談巷議,無不記覽。”
-
6
鄭衛之音
- 成語拼音:
- zhèng wèi zhī yīn
- 成語解釋:
- 鄭衛:指春秋時的鄭國和衛國。指春秋戰國時鄭、衛等國的民間音樂。
- 成語出處:
- 《禮記·樂記》:“魏文侯問于子夏曰:‘吾端冕而聽古樂,則惟恐臥;聽鄭衛之音,則不知倦。敢問古樂之如彼,何也?新樂之如此,何也?’”
-
7
體察民情
- 成語拼音:
- tǐ chá mín qíng
- 成語解釋:
- 體察:考查,觀察。考察民間生活生產情況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裴度還帶》:“上命差來此處歇馬,體察民情。”
-
8
微服私行
- 成語拼音:
- wēi fú sī xíng
- 成語解釋:
- 微服:平民服裝。私行:秘密出行。舊指皇帝或官吏穿上平民服裝秘密到民間探訪民情或疑難重案。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鳴鳳記·鄢趙爭寵》:“只是此行斂些光彩,不可喝道而去,只得微服私行罷了。”
-
9
朝野側目
- 成語拼音:
- cháo yě cè mù
- 成語解釋:
- 朝野:朝廷與民間;側目:不敢正視。官吏和平民都不敢正眼相看。形容權勢大令人生畏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40卷:“權尊勢忠,朝野側目。”
-
10
閭巷草野
- 成語拼音:
- lǘ xiàng cǎo yě
- 成語解釋:
- 閭巷:街巷;草野:鄉野。比喻民間鄉野地方
- 成語出處:
- 唐·王勃《上皇帝萬言書》:“臣又求之于閭巷草野之間,而亦未見其多焉。”
-
11
青衣烏帽
- 成語拼音:
- qīng yī wū mào
- 成語解釋:
- 青衣:自漢以后即為卑賤者之服;烏帽:烏紗帽,本為官帽,隋唐以后流行于民間。平民的衣著
- 成語出處:
- 清·全祖望《梅花嶺記》:“忠烈青衣烏帽。”
-
12
順口溜
- 成語拼音:
- shùn kǒu liū
- 成語解釋:
- 民間的一種句子長短不等口頭韻文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群眾中廣泛流傳的幾句順口溜形象地概括了眼下的形勢:上面放,下面望,中間有些頂門杠!”
-
13
田父野老
- 成語拼音:
- tián fù yě lǎo
- 成語解釋:
- 鄉間農夫,山野父老。泛指民間百姓
- 成語出處:
- 《宋史·蘇軾傳》:“軾與田父野老,相從溪山間,筑室于東坡,自號‘東坡居士’。”
-
14
巴人下里
- 成語拼音:
- bā rén xià lǐ
- 成語解釋:
- 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國流行的民間歌曲。用以稱流俗的音樂。巴,古國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簡文帝《與湘東王書》:“故玉微金銑,反為拙目所嗤;《巴人下里》,更合郢中之聽。”
-
15
朝野上下
- 成語拼音:
- cháo yě shàng xià
- 成語解釋:
- 朝野:指朝廷和民間;上下:從中央到地方。指從中央到地方,從做官的到老百姓。
- 成語出處:
- 清 魏源《治篇十一》:“其朝野上下,莫不玩細娛而茍近安,安其危而利其害。
-
16
沽酒當壚
- 成語拼音:
- gū jiǔ dāng lú
- 成語解釋:
- 沽:通“酤”;沽酒:賣酒;壚:古時酒店里安放酒甕的土墩子;當壚:賣酒的坐在壚邊。形容名士不遇,埋沒民間。也指飲酒作樂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壚。”
-
17
畎畝之中
- 成語拼音:
- quǎn mǔ zhī zhōng
- 成語解釋:
- 畎畝:田間。泛指鄉下民間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讓壬》:“后之為人也,居于畎畝之中,而游堯之門。”
-
18
搜巖采干
- 成語拼音:
- sōu yán cǎi g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多方搜求民間遺才。
- 成語出處:
- 《魏書 段承根傳》:“剖蚌求珠,搜巖采干。野無投綸,朝盈逸翰。”
-
19
田夫野老
- 成語拼音:
- tián fū yě lǎo
- 成語解釋:
- 鄉間農夫,山野父老。泛指民間百姓。
- 成語出處:
- 《北齊書·王琳傳》:“當時田夫野老,知與不知,莫不為之歔欷流泣。”
-
20
田夫野叟
- 成語拼音:
- tián fū yě sǒu
- 成語解釋:
- 鄉間農夫,山野父老。泛指民間百姓
- 成語出處:
- 宋·曾鞏《福州擬貢荔枝狀》:“其尤殊絕者,則抑于下土,使田夫野叟往往屬厭,而大官不得獻之于陛下。”
* 關于民間的成語 形容民間的成語 描述民間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