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兵字的成語 (226個)
-
181
玩兵黷武
- 成語拼音:
- wán bīng dú wǔ
- 成語解釋:
- 輕率無度地使用武力。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進五規狀·保業》:“驕者玩兵黷武,窮泰極侈。”
-
182
雄兵百萬
- 成語拼音:
- xióng bīng bǎi wàn
- 成語解釋:
- 雄:威武雄壯。人數眾多、威武雄壯的軍隊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1卷:“九里山前怨氣纏,雄兵百萬命難延。”
-
183
休兵罷戰
- 成語拼音:
- xiū bīng bà zhàn
- 成語解釋:
- 休、罷:停止。停止或結束戰爭。
- 成語出處:
- 元 孔文卿《東窗事犯》楔子:“只不過休兵罷戰還朝呵,是我暗暗地自思尋。”
-
184
行兵布陣
- 成語拼音:
- xíng bīng bù zhèn
- 成語解釋:
- 行兵:出兵。帶兵出征和布置戰斗陣勢。泛指軍事指揮之術。亦作“行兵列陣”。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四回:“有一將,名繼業,人號為令公,此人天文地理,六韜三略,無不精通,行兵列陣,玄妙莫測,乃智勇兼全之士。”
-
185
息兵罷戰
- 成語拼音:
- xī bīng bà zhàn
- 成語解釋:
- 兵:打仗。停止或結束戰爭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2卷:“只為宋朝南渡以后,紹興、淳熙年間,息兵罷戰,君相自謂太平,縱情逸樂。”
-
186
興兵動眾
- 成語拼音:
- xīng bīng dòng zhòng
- 成語解釋:
- 同“興師動眾”。
- 成語出處:
- 漢·張竦《為劉嘉作奏稱莽功德》:“興兵動眾,欲危宗廟,惡不忍聞,罪不容誅。”
-
187
行兵列陣
- 成語拼音:
- xíng bīng liè zhèn
- 成語解釋:
- 行:調動;列:排列。調動軍隊,排布陣勢。泛指軍事指揮藝術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一卷:“此人天文地理,六韜三略,無不精通,行兵列陣,玄妙莫測,乃智勇兼全之士。”
-
188
洗兵牧馬
- 成語拼音:
- xǐ bīng mù mǎ
- 成語解釋:
- 洗擦兵器,喂養戰馬。指做好作戰準備。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后漢高祖乾佑元年》:“吾洗兵牧馬,坐食轉輸,溫飽有余。”
-
189
訓兵秣馬
- 成語拼音:
- xùn bīng mò mǎ
- 成語解釋:
- 兵:士兵;秣:喂養。練好士兵,喂飽戰馬。指做好戰前準備
- 成語出處:
- 《周書·文帝紀》:“臣自奉詔總平涼之師,責重憂深,不遑啟處。訓兵秣馬,唯思竭力。”
-
190
選兵秣馬
- 成語拼音:
- xuǎn bīng mò mǎ
- 成語解釋:
- 選好兵器喂飽戰馬。指作好戰前準備。
- 成語出處:
- 宋歐陽修《準詔言事上書》:“今若敕勵諸將選兵秣馬,疾入西界,但能痛敗昊賊一陣,則吾軍威大振而虜汁沮矣。”
-
191
懸兵束馬
- 成語拼音:
- xuán bīng shù mǎ
- 成語解釋:
- 見“懸車束馬”。
- 成語出處:
-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涪水》:“鄧艾自陰平、景谷步道,懸兵束馬,入蜀徑江油、廣漢者也。”
-
192
蝦兵蟹將
- 成語拼音:
- xiā bīng xiè jiàng
- 成語解釋:
- 古代神怪小說里海龍王手下的兵將。比喻敵人的爪牙或不中用的大小嘍羅。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東海龍王敖廣急忙起身,與龍子龍孫、蝦兵蟹將出宮。”
-
193
蟹將蝦兵
- 成語拼音:
- xiè jiàng xiā bīng
- 成語解釋:
- 古代神怪小說里海龍王手下的兵將。比喻敵人的爪牙或不中用的大小婁羅
- 成語出處:
- 趙樸初《如夢令·蔣匪幫“反攻大陸”》:“隔岸蚊喧蠅哄,蟹將蝦兵齊動。”
-
194
先禮后兵
- 成語拼音:
- xiān lǐ hòu bīng
- 成語解釋:
- 先按通常的禮節同對方交涉;如果行不通;再用武力或其他強硬手段解決。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回:“劉備遠來救援,先禮后兵,主公當用好言答之,以慢備心,然后進兵攻城,城可破也。”
-
195
選士厲兵
- 成語拼音:
- xuǎn shì lì bīng
- 成語解釋:
- 士:軍士;厲:磨;兵:武器。挑選士兵,磨利武器。指做好戰前準備
- 成語出處:
-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孟秋紀》:“天子乃命將帥,選士厲兵,簡練桀俊,專任有功,以征不義。”
-
196
胸有甲兵
- 成語拼音:
- xiōng yǒu jiǎ bīng
- 成語解釋:
- 甲兵:鎧甲和兵器,泛指武備。比喻胸懷韜略
- 成語出處:
- 明·沈采《千金記·遇仙》:“才兼文武,慚非伊呂之儔;胸有甲兵,頗讓孫吳之術。”
-
197
胸中百萬兵
- 成語拼音:
- xiōng zhōng bǎi wàn bīng
- 成語解釋:
- 比喻胸懷雄謀大略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西廂記·崔鶯鶯夜聽琴》第二折:“憑著你滅寇功,舉將能,兩般兒功效如紅定,為甚俺鶯娘心下十分順,都只為君瑞胸中有百萬兵。”
-
198
胸中甲兵
- 成語拼音:
- xiōng zhōng jiǎ bīng
- 成語解釋:
- 甲兵:披甲的士兵。比喻人具有軍事才能。
- 成語出處:
- 《魏書 崔浩傳》:“汝曹視此人,尪纖懦弱,手不能彎弓持矛,其胸中所懷,乃逾于甲兵。”
-
199
曳兵棄甲
- 成語拼音:
- yè bīng qì jiǎ
- 成語解釋:
- 拖著兵器,丟掉鎧甲。形容打敗仗逃跑時的狼狽相。
- 成語出處:
- 陳毅《過汾河平原》詩:“丘貉古今同一概,曳兵棄甲暗投降。”
-
200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 成語拼音:
- yǎng bīng qiān rì,yòng bīng yī shí
- 成語解釋:
- 平時供養、訓練軍隊,以便到關鍵時刻用兵打仗。指平時積畜力量,在必要時一下用出來。
- 成語出處:
- 元 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我養軍千日,用軍一時,空有滿朝文武,那一個與我退的番兵。”
* 兵的成語,帶兵字的成語,包含兵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