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作字的成語 (256個)

    161

    刑馬

    成語拼音:
    xíng mǎ zuò shì
    成語解釋:
    刑:殺。殺馬飲血,立誓為信。比喻莊重的誓約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且臣聞齊、衛先君,刑馬壓羊,盟曰:‘齊、衛后世無相攻伐,有相攻伐者,令其命如此。’”
    162

    下馬

    成語拼音:
    xià mǎ zuò wēi
    成語解釋:
    指官吏到任故意用嚴法處理下屬樹立威風。泛指先給對方一點厲害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敘傳》:“定襄聞伯素貴,年少,自請治郡,畏其下馬威,吏民竦息。”
    163

    洗手不

    成語拼音:
    xǐ shǒu bù zuò
    成語解釋:
    把手洗干凈休息了
    成語出處:
    魯迅《集外集·序言》:“只因為那時詩壇寂寞,所以打打邊鼓,湊湊熱鬧;待到稱為詩人的一出現,就洗手不了。”
    164

    徇私

    成語拼音:
    xùn sī zuò bì
    成語解釋:
    見“徇私舞弊”。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十三回:“誰想這伙官員,貪濫無厭,徇私弊,克減酒肉。”
    165

    小題大

    成語拼音:
    xiǎo tí dà zuò
    成語解釋:
    拿小題目做大文章。比喻把小事情當做大事情來處理。
    成語出處:
    明 楊聰《玉堂薈記》:“成既被提入京,欲伸前志,每為范木漸所阻,迨莧以艱去,而成遂奏揭紛出,小題大矣。”
    166

    惺惺

    成語拼音:
    xīng xīng zuò tài
    成語解釋:
    形容假模假樣的故姿態。形容虛情假意的樣子。惺惺:虛偽的樣子。
    成語出處:
    司馬文森《風雨桐江》第四章:“老鬼心里明白,卻仍惺惺態。”
    167

    興妖

    成語拼音:
    xīng yāo zuò guài
    成語解釋:
    原指妖怪裝神弄鬼或興事害人。現多比喻無事生非;制造事端;暗中破壞搗亂。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碧桃花》:“你既然還有陽壽,陰曹地府不管,你卻這等興妖怪。”
    168

    興妖

    成語拼音:
    xīng yāo zuò luàn
    成語解釋:
    同“興妖怪”。
    成語出處:
    魏巍《東方》第三部第五章:“特別是還有帝國主義、反動派興妖亂,時時刻刻都想推翻我們。”
    169

    興妖

    成語拼音:
    xīng yāo zuò niè
    成語解釋:
    妖魔鬼怪到處鬧事亂。比喻小人興風浪,為非做歹。
    成語出處:
    明 瞿佑《剪燈新話 永州野廟記》:“此物在世已久,興妖孽,無與為比。”
    170

    興云

    成語拼音:
    xīng yún zuò wù
    成語解釋:
    興:興起。興起云彩,掀起霧氣。比喻神魔鬼怪法術高明
    成語出處:
    明·楊慎《洞天玄記》第三折:“量那道人,有甚么神通,不如展吾興云霧之機,涌浪翻波之智。”
    171

    興云

    成語拼音:
    xīng yún zuò yǔ
    成語解釋:
    興:興起。興起云彩,制造下雨。比喻神魔鬼怪法術厲害
    成語出處:
    明·楊慎《洞天玄記》第三折:“賣弄起興云雨機,怎提防捉虎牢龍計。”
    172

    一波未成,一波已

    成語拼音:
    yī bō wèi chéng,yī bō yǐ zuò
    成語解釋:
    一個波浪還沒形成,另一個波浪又起來了
    成語出處:
    宋·姜夔《白石道人詩說》:“波瀾開闔,如在江湖中,一波未成,一波已。”
    173

    一不,二不休

    成語拼音:
    yī bù zuò,èr bù xiū
    成語解釋:
    要么不做,做了就索興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開頭,就索興做到底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六回:“索性讓我一不,二不休,見一個殺一個,見兩個殺一雙,殺個爽快。”
    174

    一鼓

    成語拼音:
    yī gǔ zuò qì
    成語解釋:
    一鼓:第一次擊鼓;:振;氣:士氣。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氣,再而衰,三而竭。”
    175

    倚姣

    成語拼音:
    yǐ jiāo zuò mèi
    成語解釋:
    倚:憑借;姣:美好;媚:迷人。憑著自己美貌,任意撒嬌胡鬧。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九回:“先時不過挾制薛蟠,后來倚姣媚,將及薛姨媽,后將至寶釵。”
    176

    壓卷之

    成語拼音:
    yā juàn zhī zuò
    成語解釋:
    壓:超過。指詩文書畫中能超過其它同類品的、最出色的品。
    成語出處:
    177

    一家之

    成語拼音:
    yī jiā zhī zuò
    成語解釋:
    自成一家的著
    成語出處:
    《宋書·范曄傳》:“不得志,乃刪眾家《后漢書》為一家之。”
    178

    營私

    成語拼音:
    yíng sī zuò bì
    成語解釋:
    見“營私舞弊”。
    成語出處:
    清·譚嗣同《代擬上諭》:“總期民隱盡能上達,督撫無從營私弊為要。”
    179

    一身事一身當

    成語拼音:
    yī shēn zuò shì yī shēn dāng
    成語解釋:
    一個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敢于承擔責任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2回:“我恨他為什么這樣膽小,一身事一身當,為什么要逃。就是他一輩子不來了,我也一輩子不嫁人的。”
    180

    有所

    成語拼音:
    yǒu suǒ zuò wéi
    成語解釋:
    可以做事情;并能取得較大的成績。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 作的成語,帶作字的成語,包含作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