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作字的成語 (256個)

    121

    染舊

    成語拼音:
    rǎn jiù zuò xīn
    成語解釋:
    謂改頭換面,以舊充新。
    成語出處:
    宋·李斠《答黃著書》:“今之學者……但誦得古文十數篇,拆南補北,染舊新,盡為名士矣,何工拙之辨哉?”
    122

    認奴

    成語拼音:
    rèn nú zuò láng
    成語解釋:
    謂顛三倒四,糊里糊涂。
    成語出處:
    《景德傳燈錄·良價禪師》:“師曰:‘城中不顛倒,因什么認奴郎?’”
    123

    認賊

    成語拼音:
    rèn zéi zuò fù
    成語解釋:
    把壞人當父親;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
    成語出處:
    清 華偉生《開國奇冤 追悼》:“但是偶一念及那一班貪官污吏,人面獸心,處處為虎倀,人人認賊父,……”
    124

    認賊

    成語拼音:
    rèn zéi zuò zǐ
    成語解釋:
    見“認賊為子”。
    成語出處:
    明·徐復祚《一文錢》第三出:“有一等顛倒喪志,投東覓西,失卻眼前至寶,這便是認賊子。”
    125

    述而不

    成語拼音:
    shù ér bù zuò
    成語解釋:
    只是闡明前人的成說;自己并無創新之見。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述而不,信而好古。”
    126

    生非

    成語拼音:
    shēng fēi zuò dǎi
    成語解釋:
    歹:壞事。做種種壞事
    成語出處:
    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二折:“沒揣的大驚小怪,便待要生非歹。”
    127

    生米成熟飯

    成語拼音:
    shēng mǐ zuò chéng shú fàn
    成語解釋:
    比喻事情已經做成了,不能再改變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這個當兒,珍姑娘的頭是磕了,臉是開了,生米是成熟飯了。”
    128

    隨人

    成語拼音:
    suí rén zuò jì
    成語解釋:
    謂順應他人意旨行事。
    成語出處:
    清·惲敬《答方九江書》:“男兒必有自立之處,不隨人計,如蚊之同聲,蠅之同嗜,以取富貴名譽也。”
    129

    使心

    成語拼音:
    shǐ xīn zuò xìng
    成語解釋:
    “使心用幸”。用心機。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玉鏡臺》第二折:“都為他皓齒明眸,不由我使心幸。”
    130

    生妖

    成語拼音:
    shēng yāo zuò guài
    成語解釋:
    生:產生。比喻搞鬼搗亂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9回:“及至時運衰微,祿命將終之日,不但眾散親離,人心背叛,即魑魅魍魎也都來了,生妖怪,播弄著你,所謂人衰鬼弄人是也。”
    131

    所為

    成語拼音:
    suǒ zuò suǒ wéi
    成語解釋:
    指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為。多指一些不好的行為。
    成語出處:
    明 李贄《答周西巖書》:“我不識渠半生以前所所為,皆是誰主張乎?”
    132

    蜀中無大將,廖化先鋒

    成語拼音:
    shǔ zhōng wú dà jiàng,liào huà zuò xiān fēng
    成語解釋:
    比喻辦事缺乏好手,讓能力一般的人出來負責。
    成語出處:
    清·壯者《掃迷帚》第24回:“‘蜀中無大將,廖化先鋒’,你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來,怪極!怪極!”
    133

    威福

    成語拼音:
    shàn zuò wēi fú
    成語解釋:
    擅:自主張。濫用職權,福。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一折:“方今漢朝獻帝在位,被那董卓專權,擅威福,生殺由己。”
    134

    俑者

    成語拼音:
    shǐ zuò yǒng zhě
    成語解釋: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開始制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壞事的人。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始俑者,其無后乎!”
    135

    天不

    成語拼音:
    tiān bù zuò měi
    成語解釋:
    天不成全美事。多指要進行的事情因刮風下雨而受到了影響。
    成語出處:
    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23回:“哪知天不美,到了晚上,彤云密布,降下一天大雪。”
    136

    彈劍

    成語拼音:
    tán jiàn zuò gē
    成語解釋:
    比喻懷才不遇。
    成語出處:
    唐·李白《行路難·其二》:“彈劍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137

    通力合

    成語拼音:
    tōng lì hé zuò
    成語解釋:
    不分彼此;共同努力。通:聯合。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盍徹乎”宋 朱熹注:“一夫受田百畝,而與同溝共井之人,通力合,計畝均收。”
    138

    推聾

    成語拼音:
    tuī lóng zuò yǎ
    成語解釋:
    見“推聾妝啞”。
    成語出處:
    明·梅鼎祚《昆侖奴》第二折:“他說著英雄話,你怎的喬禁架,使不得推聾啞。”
    139

    摶沙

    成語拼音:
    tuán shā zuò fàn
    成語解釋:
    比喻白費心思。
    成語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牧童》:“然則與此輩論交,如摶沙飯矣。”
    140

    通同

    成語拼音:
    tōng tóng zuò bì
    成語解釋:
    弊:用欺騙的手段做違法亂紀或不合規定的事情。串通一起做壞事。
    成語出處:
    元 白樸《墻頭馬上》第三折:“你與孩兒通同弊,亂我家法。”
    * 作的成語,帶作字的成語,包含作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