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作字的成語 (256個)

    141

    推濤

    成語拼音:
    tuī tāo zuò làng
    成語解釋:
    :興起。推動波濤,掀起浪頭。比喻助長壞人壞事,煽動情緒,制造事端。
    成語出處:
    毛澤東《文匯報的資產階級方向應當批判》:“呼風喚雨,推濤浪,或策劃于密室,或點火于基層。”
    142

    不軌

    成語拼音:
    tú zuò bù guǐ
    成語解釋:
    圖謀不軌。
    成語出處:
    《東觀漢記·鄭眾傳》:“及憲兄弟圖不軌,眾遂首謀誅之,以功遷大長秋。”
    143

    之合

    成語拼音:
    tiān zuò zhī hé
    成語解釋: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結合。形容婚姻美滿稱心。也可用來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親密關系。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大明》:“文王初載,天之合。”
    144

    武不善

    成語拼音:
    wǔ bù shàn zuò
    成語解釋:
    意思是既動武就不能講斯文。
    成語出處:
    《西游記》第六三回:“常言道:‘武不善’,但只怕起手處不得留情,一時間傷了你的性命。”
    145

    無惡不

    成語拼音:
    wú è bù zuò
    成語解釋:
    惡:壞事。沒有哪樣壞事不干的。指干盡了壞事。
    成語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73回:“程大姐自到周龍皋家,倚嬌勢,折毒孩子,打罵丫頭,無惡不。”
    146

    為非

    成語拼音:
    wéi fēi zuò dǎi
    成語解釋:
    做種種壞事。為:做;歹:指壞事。
    成語出處:
    元 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二折:“我且拿起來,只一口將他吞于腹中,看道可還有本事為非歹哩。”
    147

    為非

    成語拼音:
    wéi fēi zuò è
    成語解釋:
    見“為非歹”。
    成語出處:
    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七回:“今天倚仗你那些為非惡之人,前來擾亂我的公事,對也不對?”
    148

    無風

    成語拼音:
    wú fēng zuò làng
    成語解釋:
    沒有風卻掀起了波浪。比喻平白無故地生出事來。有故意制造事端的意思。
    成語出處:
    魯迅《集外集·咬嚼未始“乏味”》:“原文云:卻于‘她’字沒有諷過。答曰:那是譯 She 的,并非無風浪。”
    149

    五行八

    成語拼音:
    wǔ háng bā zuò
    成語解釋:
    泛指各行各業。
    成語出處:
    老舍《龍須溝》第一幕:“五行八,就沒你這一行。”
    150

    為虎倀

    成語拼音:
    wèi hǔ zuò chāng
    成語解釋:
    被老虎咬死的人變成鬼;又去引誘別人來讓老虎吃;這種鬼叫“倀”。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
    成語出處:
    孫中山《革命原起》:“有保皇黨發生,為虎倀,其反對革命,反對共和。”
    151

    為人

    成語拼音:
    wèi rén zuò jià
    成語解釋:
    原指貧窮人家的女兒沒錢置備嫁妝;卻年年為別人縫制嫁衣。后比喻白白為別人操勞;自己一無所得。
    成語出處:
    唐 秦韜玉《貧女》詩:“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嫁衣裳。”
    152

    無所不

    成語拼音:
    wú suǒ bù zuò
    成語解釋:
    見“無所不為”。
    成語出處:
    宋·蘇舜欽《論五事》:“變詐奇邪,無所不,茍或敗露,立便逃亡。”
    153

    無所

    成語拼音:
    wú suǒ zuò wéi
    成語解釋:
    為:做出成績。指工中安于現狀;缺乏創造性。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然黃帝亦曾用兵戰斗,亦不是全然無所為也。”
    154

    屋下

    成語拼音:
    wū xià zuò wū
    成語解釋:
    同“屋下架屋”。
    成語出處:
    宋·宋祁《宋景文公筆記·釋俗》:“古人譏屋下屋,信然!”
    155

    非為

    成語拼音:
    wù zuò fēi wéi
    成語解釋:
    猶言胡非為。
    成語出處:
    太平天國·洪仁玕《誅妖檄文》:“況爾等為兵為勇之人,多系平日誤非為,是以借兵勇以為逃死之地。”
    156

    無知妄

    成語拼音:
    wú zhī wàng zuò
    成語解釋:
    缺乏知識、不明事理而胡為。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八》:“奚取于三家之堂。”宋·朱熹集注:“譏其無知妄,以取譖竊之罪。”
    157

    興波

    成語拼音:
    xīng bō zuò làng
    成語解釋:
    興:掀起;:興起。比喻煽動情緒,挑起事端
    成語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37回:“你是誰?在此興波浪?”
    158

    下車

    成語拼音:
    xià chē zuò wēi
    成語解釋:
    原指封建時代官吏一到任,就顯示威風,嚴辦下屬。后泛指一開頭就向對方顯示一點厲害。
    成語出處:
    《漢書·序傳》:“定襄聞伯素貴,年少,自請治劇,畏其下車威,吏民竦息。”
    159

    興風

    成語拼音:
    xīng fēng zuò làng
    成語解釋:
    比喻煽動情緒;挑起事端。:興起。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鎖魔鏡》第一折:“嘉州有冷,源二河,河內有一健蛟,興風浪,損害人民。”
    160

    尋歡

    成語拼音:
    xún huān zuò lè
    成語解釋:
    尋求歡快;設法取樂。形容追求享樂。
    成語出處:
    清 吳梅《風洞山》附《先導》:“風塵傾洞,天地丘墟,這班人兒還要演起戲來尋歡樂。”
    * 作的成語,帶作字的成語,包含作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