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作字的成語 (256個)
-
201
作好作歹
- 成語拼音:
- zuò hǎo zuò dǎi
- 成語解釋:
- 比喻用各種理由或方式反復勸說。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96回:“賴大、賈璉作好作歹……那人趕忙磕了兩個頭,抱頭鼠竄而去。”
-
202
追歡作樂
- 成語拼音:
- zhuī huān zuò lè
- 成語解釋:
- 見“追歡取樂”。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三折:“瓊英,你到那里,好生追歡作樂,務要丞相歡喜。”
-
203
作奸犯科
- 成語拼音:
- zuò jiān fàn kē
- 成語解釋:
- 作奸:干壞事;科:科條;法律條文。為非作歹;觸犯律條。
- 成語出處:
- 三國 蜀 諸葛亮《前出師表》:“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
204
作金石聲
- 成語拼音:
- zuò jīn shí shēng
- 成語解釋:
- 金石:鐘磬之類的樂器,聲音清脆優美。比喻文章優美,音調鏗鏘。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孫興公作《天臺賦》成,以示范榮期云:‘卿試擲地,要作金石聲。’”
-
205
作嫁衣裳
- 成語拼音:
- zuò jià yī shāng
- 成語解釋:
- 指白白替別人操勞,自己卻一無所得。
- 成語出處:
- 唐 秦韜玉《貧女》詩:“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
206
作繭自纏
- 成語拼音:
- zuò jiǎn zì chán
- 成語解釋:
- 蠶吐絲作繭,把自己裹在里面。比喻做事自陷困境
- 成語出處:
-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此鬼沾沾于遺蛻,殊未免作繭自纏。”
-
207
作繭自縛
- 成語拼音:
- zuò jiǎn zì fù
- 成語解釋:
- 繭:蠶繭;縛:纏裹。蠶吐絲作繭子;把自己包裹起來。比喻自己束縛自己;也比喻使自己陷入困境。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江州赴中州至江陵以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燭蛾誰救護?蠶繭自纏縈。”
-
208
作困獸斗
- 成語拼音:
- zuò kùn shòu dòu
- 成語解釋:
- 雖受困頓,也要奮力相拼,抗爭不休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二年》:“得臣猶在,憂未歇也。困獸猶斗,況國相乎!”
-
209
執柯作伐
- 成語拼音:
- zhí kē zuò fá
- 成語解釋:
- 執:拿著;柯:斧頭柄;伐:采伐。手執斧頭去采伐。指給人做媒。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九回:“此十三妹所以挺身出來,給安龍媒、張金鳳二人執柯作伐的一番苦心孤詣也。”
-
210
作亂犯上
- 成語拼音:
- zuò luàn fàn shàng
- 成語解釋:
- 犯:冒犯。違抗尊長或朝廷,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
- 成語出處:
- 清·黃世仲《洪秀全演義》第21回:“智者稱為伐罪吊民,愚者即指為作亂犯上。”
-
211
作浪興風
- 成語拼音:
- zuò làng xīng fēng
- 成語解釋:
- 掀起風浪。比喻制造事端。
- 成語出處:
- 《再生緣》第七十四回:“[郡主]心中本有些須醋,被江媽,作浪興風煽惑他。”
-
212
裝聾作癡
- 成語拼音:
- zhuāng lóng zuò chī
- 成語解釋:
- 假裝聾啞癡呆。指故意不理睬,只當不知道
- 成語出處:
-
213
指鹿作馬
- 成語拼音:
- zhǐ lù zuò mǎ
- 成語解釋:
- 比喻有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同“指鹿為馬”。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魏志 鮑勛傳》:“大軍還洛陽,曜有罪,勛奏絀遣。而曜密表勛私解邕事。昭曰:‘勛指鹿作馬,收付廷尉。’”
-
214
裝聾作啞
- 成語拼音:
- zhuāng lóng zuò yǎ
- 成語解釋:
- 假裝耳聾口啞。形容故意不理睬;裝做不知或不懂;或故意置身事外。也作“裝聾做啞”。
- 成語出處:
- 元 馬致遠《青衫淚》第四折:“可怎生裝聾作啞?”
-
215
裝模作樣
- 成語拼音:
- zhuāng mó zuò yàng
- 成語解釋:
- 故意裝樣子作姿態。形容做作;不自然。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凍蘇秦》:“也不問別來無恙,放下一張飯床,上面都沒擺當,冷酒冷湯,著咱如何近傍,百般裝模作樣。”
-
216
妝模作樣
- 成語拼音:
- zhuāng mó zuò yàng
- 成語解釋:
- 故意做樣子給人看。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蜃中樓·雙訂》:“你們兩個起先那樣愛他,如今走到面前,又這等妝模作樣。”
-
217
作牛作馬
- 成語拼音:
- zuò niú zuò mǎ
- 成語解釋:
- 牛、馬:比喻供人使喚的人。指被當作牛馬驅使
- 成語出處: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韶州云門山爽和尚》:“問‘受施主供養將何報答?’師曰:‘作牛作馬。’”
-
218
裝腔作勢
- 成語拼音:
- zhuāng qiāng zuò shì
- 成語解釋:
- 故意裝出一種腔調;作出一種姿態。形容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嚇唬別人。
- 成語出處:
- 明 西湖居士《郁輪袍 誤薦》:“窮秀才裝腔作勢,賢王子隆禮邀賓。”
-
219
裝腔作態
- 成語拼音:
- zhuāng qiāng zuò tài
- 成語解釋:
- 拿腔拿調,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嚇唬人。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殺狗勸夫》第四折:“教那廝越裝模,越作勢。”
-
220
裝怯作勇
- 成語拼音:
- zhuāng qiè zuò yǒng
- 成語解釋:
- 本來膽怯,卻裝出勇敢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魯迅《墳·“費厄潑賴”應該緩行》:“我以為‘打死老虎’者,裝怯作勇,頗含滑稽,雖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卻怯得令人可愛。”
* 作的成語,帶作字的成語,包含作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