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作字的成語 (256個)

    241

    馮婦

    成語拼音:
    zhòng zuò féng fù
    成語解釋:
    表示人又重操舊業
    成語出處:
    魯迅《而已集·反漫談》:“曾經有一位總長,聽說他的出來就職,是因為某公司要來立案,表決時可以多一個贊成者,所以重馮婦的。”
    242

    馮婦

    成語拼音:
    zài zuò féng fù
    成語解釋:
    :重做;馮婦:人名。比喻再干舊行業。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望見馮婦,趨而迎之。馮婦攘臂下車,眾皆悅之。”
    243

    解人

    成語拼音:
    zì zuò jiě rén
    成語解釋:
    指不明真意而亂發議論的人。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得。”
    244

    矯揉

    成語拼音:
    zào zuò jiǎo róu
    成語解釋:
    猶言矯揉造
    成語出處:
    郭沫若《女神·春蠶》:“蠶兒呀,你的詩可還是出于有心?無意?造矯揉?自然流瀉?”
    245

    門戶

    成語拼音:
    zì zuò mén hù
    成語解釋:
    指自己創立派別或結成宗派。同“自立門戶”。
    成語出處:
    《舊唐書 韋云起傳》:“今朝廷之內,多山東人,而自門戶,更相剡薦,附下罔上,共為朋黨。”
    246

    孽,不可活

    成語拼音:
    zì zuò niè,bù kě huó
    成語解釋:
    孽:罪惡,災禍。指自己招來的罪孽或災禍是逃不脫的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公孫丑》:“天孽,猶可違;自孽,不可活。”
    247

    生芒

    成語拼音:
    zuò zuò shēng máng
    成語解釋:
    :光芒四射的樣子。形容光芒四射。比喻聲勢顯赫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15回:“張雨帥眼光奕奕,常思染指中原,擴張勢力,既得老徐密電,正好乘機展足,生芒。”
    248

    數日惡

    成語拼音:
    zhé zuò shuò rì è
    成語解釋:
    輒:總是,就;惡:心中難受。總是接連幾天心里感到難受。形容因外界刺激而產生的難受心情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謝太傅語王右軍曰:‘中年傷于哀樂,與親友別,輒數日惡。’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賴絲竹陶寫,恒恐兒輩覺,損歡樂之趣。’”
    249

    索索

    成語拼音:
    zuò zuò suō suō
    成語解釋:
    象聲詞。描寫老鼠活動的聲音
    成語出處:
    《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有鼠索索。”
    250

    賊心虛

    成語拼音:
    zuò zéi xīn xū
    成語解釋:
    虛:怕。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成語出處:
    宋 釋悟明《聯燈會要 重顯禪師》:“卻顧侍者云:‘適來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師云:‘賊人心虛。’”
    251

    有芒

    成語拼音:
    zuò zuò yǒu máng
    成語解釋:
    :光芒四射的樣子。形容光芒四射。也比喻聲勢顯赫。
    成語出處:
    《史記·天官書》:“歲陰在酉,星居午。……有芒。”
    252

    有為

    成語拼音:
    zhèn zuò yǒu wéi
    成語解釋:
    精神,有所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6回:“此時制臺正想振有為。”
    253

    之孽

    成語拼音:
    zì zuò zhī niè
    成語解釋:
    孽:罪惡,災禍。指自己招來的罪孽或災禍是逃不脫的
    成語出處: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44章:“與賣國者言救國,與毀法者言護法……盡王揖唐等自之草,如何與彼談判!”
    254

    自受

    成語拼音:
    zì zuò zì shòu
    成語解釋:
    自己做了蠢事自己受累。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 目連緣起》:“汝母在生之日,都無一片善心,終朝殺害生靈,每日欺凌三寶,自自受。”
    255

    主張

    成語拼音:
    zì zuò zhǔ zhāng
    成語解釋:
    指沒有經過上級或有關方面同意,就擅自處置。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謝金吾》第三折:“但那楊景是一個郡馬,怎好就是這等自做主張,將他只一刀哈喇了。”
    256

    成語拼音:
    zuò zhāng zuò zhì
    成語解釋:
    張:模樣。裝模樣,故意做
    成語出處:
    清·陳森《品花寶鑒》第23回:“隨意看了兩三處,也有坐著兩三人的,也有三五人的,村村俏俏,致。”
    * 作的成語,帶作字的成語,包含作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