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以字的成語 (483個)

    341

    勢壓人

    成語拼音:
    yǐ shì yā rén
    成語解釋:
    :憑借。憑借自己的權勢去壓制別人
    成語出處:
    鄧小平《黨在組織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迫切任務》:“首先要對討論和批評的問題研究清楚,絕不能偏概全,草木皆兵,不能勢壓人,強詞奪理。”
    342

    叔援嫂

    成語拼音:
    yǐ shū yuán sǎo
    成語解釋:
    《孟子·離婁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孟子曰:‘禮也。’曰:‘嫂溺,則援之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手者,權也。’”后叔援嫂”謂權宜行事。
    成語出處:
    《孟子·離婁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孟子曰:‘禮也。’曰:‘嫂溺,則援之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手者,權也。’”
    343

    引首

    成語拼音:
    yǐn shǒu yǐ wàng
    成語解釋:
    抬頭遠望。形容殷切盼望。
    成語出處:
    《孟子 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新五代史 唐臣傳 郭崇韜》:“況今大號已建,自河北,人皆引首望成功而思休息。”
    344

    殺止殺

    成語拼音:
    yǐ shā zhǐ shā
    成語解釋:
    用嚴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
    成語出處:
    《商君書 畫策》:“故戰去戰,雖戰可也。殺去殺,雖殺可也。”
    345

    身作則

    成語拼音:
    yǐ shēn zuò zé
    成語解釋:
    身:自身;則:準則;榜樣。用自己的行動做出榜樣。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346

    螳擋車

    成語拼音:
    yǐ táng dǎng chē
    成語解釋:
    用螳螂的胳膊來阻擋車輪前進。比喻自不量力
    成語出處:
    梁啟超《論專制政體有百害于君主而無一利》:“人力而欲與理勢為御,譬猶卵投石,螳擋車,多見其不知量而已。”
    347

    桃代李

    成語拼音:
    yǐ táo dài lǐ
    成語解釋:
    比喻自身去頂替別人。
    成語出處:
    《再生緣》第三二回:“咳,且慢些笑他的失節,或者劉燕玉也是桃代李的機關,亦未可定。”
    348

    莛叩鐘

    成語拼音:
    yǐ tíng kòu zhōng
    成語解釋:
    莛:草莖。原意是鐘的音量大,用草莖去敲,就不能使它發出應有的響聲。后比喻學識淺薄的人向知識淵博的人請教。
    成語出處:
    漢 東方朔《答客難》:“蠡測海,莛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349

    莛扣鐘

    成語拼音:
    yǐ tíng kòu zhōng
    成語解釋:
    見“莛撞鐘”。
    成語出處:
    南朝·梁·鍾嶸《詩品》卷下:“白馬與陳思答贈,偉長與公幹往復,雖日莛扣鐘,亦能閑雅矣。”
    350

    湯沃沸

    成語拼音:
    yǐ tāng wò fèi
    成語解釋:
    見“湯止沸”。
    成語出處:
    《淮南子·原道訓》:“若湯沃沸,亂乃逾甚。是故鞭噬狗,策蹄馬,而欲教之,雖伊尹、造父弗能化。”
    351

    退為進

    成語拼音:
    yǐ tuì wéi jìn
    成語解釋:
    本指謙讓取得德行的進步。后指用退讓作為手段求得前進。
    成語出處:
    漢 揚雄《法言 君子》:“昔乎顏淵退為進,天下鮮儷焉。”
    352

    湯沃雪

    成語拼音:
    yǐ tāng wò xuě
    成語解釋:
    湯:開水;沃:澆。用開水澆雪。比喻效果明顯。也比喻事情很容易做。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兵略訓》:“若水滅火,若湯沃雪,何往而不遂,何之而不用?”
    353

    天下為己任

    成語拼音:
    yǐ tiān xià wéi jǐ rèn
    成語解釋:
    把國家的興衰治亂作為自己的責任。
    成語出處:
    《南史 孔休源傳》:“休源風范強正,明練政體,常天下為己任。”
    354

    湯止沸

    成語拼音:
    yǐ tāng zhǐ fèi
    成語解釋:
    用開水去制止水的沸騰。比喻處理問題方法不對,反而助長其氣勢。
    成語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盡數》:“夫湯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則止矣。”
    355

    莛撞鐘

    成語拼音:
    yǐ tíng zhuàng zhōng
    成語解釋:
    ①用草莖打鐘,毫無聲響。比喻才識淺陋的人向高明的學者發問,得不到回答。②比喻應答的雙方才學懸殊。
    成語出處:
    《漢書·東方朔傳》:“語曰:‘管窺天,蠡測海,莛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356

    文害辭

    成語拼音:
    yǐ wén hài cí
    成語解釋:
    謂拘于文字而誤解整個語句的意義。
    成語出處:
    《孟子·萬章上》:“故說《詩》者,不文害辭,不辭害志。意逆志,是為得之。”朱熹集注:“文,字也。辭,語也……言說《詩》之法,不可一字而害一句之義,不可一句而害設辭之志。”
    357

    為后圖

    成語拼音:
    yǐ wéi hòu tú
    成語解釋:
    后作打算。
    成語出處:
    《左傳·桓公六年》:“斗伯比言于楚子曰:‘……漢東之國隨為大,隨張,必棄小國。’小國離,楚之利也。少師侈,請羸師張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斗伯比曰:‘為后圖,少師得其君。’”
    358

    文會友

    成語拼音:
    yǐ wén huì yǒu
    成語解釋:
    通過文字結交朋友。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曾子曰:‘君子文會友,友輔仁。’”
    359

    往鑒來

    成語拼音:
    yǐ wǎng jiàn lái
    成語解釋:
    用過去的經驗教訓作為后辦事的借鑒。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書·楊阜傳》:“愿陛下動則三思,慮而后行,重慎出入,往鑒來。”
    360

    為口實

    成語拼音:
    yǐ wéi kǒu shí
    成語解釋:
    口實:話柄。作為談話的資料。指作為指責、攻擊或嘲笑的話柄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楚語下》:“使無寡君為口實。”
    * 以的成語,帶以字的成語,包含以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