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以字的成語 (483個)

    301

    弱勝強

    成語拼音:
    yǐ ruò shèng qiáng
    成語解釋:
    憑弱小的力量戰勝力量強大的。
    成語出處:
    鄧小平《我們有信心把中國的事情做得更好》:“抗日戰爭打了八年,抗美援朝打了三年,我們有少勝多、弱勝強的傳統。”
    302

    肉喂虎

    成語拼音:
    yǐ ròu wèi hǔ
    成語解釋:
    比喻白白地送死。
    成語出處:
    漢 荀悅《漢紀 高祖紀一》:“今赴秦軍,如肉喂虎,當何益也!”
    303

    忍為閽

    成語拼音:
    yǐ rěn wéi hūn
    成語解釋:
    用忍耐作門。表示不輕易動怒而出言傷人,免招來禍患。
    成語出處:
    唐·劉禹錫《口兵戒》:“戒哉我口之啟,爾心之門。無為我兵,當為我藩。慎為鍵,忍為閽。可多食,勿多言。”
    304

    人為鑒

    成語拼音:
    yǐ rén wéi jiàn
    成語解釋:
    《書·酒誥》:“古人有言曰:‘人無于水監,當于民監。’”于,;監,通“鑒”,鏡。《國語·吳語》:“王其盍亦鑒于人,無鑒于水。”韋昭注引《書》曰:“人無于水鑒,當于民鑒。”后人為鑒”謂將別人的成敗得失作為自己的鑒戒。
    成語出處:
    《書·酒誥》:“古人有言曰:‘人無于水監,當于民監。’”于,;監,通“鑒”,鏡。《國語·吳語》:“王其盍亦鑒于人,無鑒于水。”韋昭注引《書》曰:“人無于水鑒,當于民鑒。”
    305

    人為鏡

    成語拼音:
    yǐ rén wéi jìng
    成語解釋:
    把別人的成敗得失作為自己的借鑒。
    成語出處:
    先秦 墨翟《墨子 非攻中》:“君子不鏡于水而鏡于人。鏡于水,見面之容;鏡于人,則知吉與兇。”
    306

    日為年

    成語拼音:
    yǐ rì wéi nián
    成語解釋:
    過一日如同過一年的時間那樣漫長難熬。形容心情焦急。亦作“日為歲”。
    成語出處:
    北周·庾信《謝趙王示新詩啟》:“下風傾首,日為年。”
    307

    日為歲

    成語拼音:
    yǐ rì wéi suì
    成語解釋:
    把一天變成了一年。形容焦急的心情
    成語出處:
    宋·張孝祥《迎嘉顯孚濟侯求雨文》:“望神之來,日為歲,飚輿在望,亦既勞止。”
    308

    迎刃

    成語拼音:
    yíng rèn yǐ jiě
    成語解釋:
    同“迎刃而解”。
    成語出處:
    《中國近代文論選·論科學之發達可辟舊小說之荒謬思想》:“準此推之,真理詰幻狀,實驗搗虛情,雖舉國若狂,萬人同夢,而迎刃解,渙然冰消。”
    309

    柔制剛

    成語拼音:
    yǐ róu zhì gāng
    成語解釋:
    :用。柔:柔和。制:制服。剛:剛強。用柔和的辦法去制服剛強的。
    成語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將苑·將剛》:“善將者,其剛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弱制強,柔制剛。”
    310

    弱制強

    成語拼音:
    yǐ ruò zhì qiáng
    成語解釋:
    :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亦作“弱斃強”。
    成語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將苑·將剛》:“善將者,其剛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弱制強,柔制剛。”
    311

    身報國

    成語拼音:
    yǐ shēng bào guó
    成語解釋:
    把身體獻給國家。指寧愿為國家的安危奉獻自己的生命。
    成語出處:
    《魏書 辛雄傳》:“卿等備位納言,當身報國。”
    312

    有所不為,而后可有為

    成語拼音:
    yǒu suǒ bù wéi,ér hòu kě yǐ yǒu wéi
    成語解釋:
    為:做,干。有些事情不做,把它放棄掉,然后才能在另外的事情上有所作為。指要獲得成功,必須有所舍棄,有所選擇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下》:“人有不為也,而后可有為。”
    313

    私廢公

    成語拼音:
    yǐ sī fèi gōng
    成語解釋:
    由于私情而廢棄公務。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六回:“晃回顧眾將,厲聲大叫曰:‘若取得云長首級者,重賞千金!’公驚曰:‘公明何出此言?’晃曰:‘今日乃國家之事,某不敢私廢公。’言訖,揮大斧直取關公。”
    314

    私害公

    成語拼音:
    yǐ sī hài gōng
    成語解釋:
    謂因私情而損害公道或公德。
    成語出處:
    《韓詩外傳》卷一:“楚白公之難,有莊之善者,辭其母,將死君……比至朝,三廢車中。其仆曰:‘子懼,何不反也?’曰:‘懼,吾私也;死君,吾公也。吾聞君子不私害公。’遂往死之。”
    315

    手加額

    成語拼音:
    yǐ shǒu jiā é
    成語解釋:
    把手放在額上。表示歡欣慶幸。
    成語出處:
    宋 楊萬里《章貢道院記》:“斯言一出,十邑之民,手加額,家傳人誦。”
    316

    疏間親

    成語拼音:
    yǐ shū jiàn qīn
    成語解釋:
    指關系疏遠的人離間關系親近的人。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三年》:“遠間親唐 孔穎達疏:“齊東郭偃、棠無咎專崔氏之政,而侮崔成、崔強,是疏遠而間親戚也。”
    317

    水濟水

    成語拼音:
    yǐ shuǐ jǐ shuǐ
    成語解釋:
    比喻雷同附和,對事情沒有好處。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年》:“君所謂可,據亦曰可,君所謂否,據亦曰否。若水濟水,誰能食之?”
    318

    水救水

    成語拼音:
    yǐ shuǐ jiù shuǐ
    成語解釋:
    引水來救水災,水勢越盛。比喻不僅不加制止,相反更助長其勢。
    成語出處:
    《莊子 人世間》:“是火救火,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319

    死繼之

    成語拼音:
    yǐ sǐ jì zhī
    成語解釋:
    不惜一死來把某事繼續下去。形容決心很大,不可動搖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九年》:“其濟,君之靈也。不濟,則死繼之。”
    320

    死濟之

    成語拼音:
    yǐ sǐ jì zhī
    成語解釋:
    不惜一死來把某事繼續下去。形容決心很大,不可動搖
    成語出處:
    章炳麟《電湘救趙》:“炎公受省憲付托之重,更當死濟之。”
    * 以的成語,帶以字的成語,包含以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