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為字的成語 (572個)

    401

    無與

    成語拼音:
    wú yǔ wéi bǐ
    成語解釋:
    猶無與倫比,無可比擬。
    成語出處:
    晉·袁宏《后漢紀·明帝紀》:“榮寵之盛,無與比。”
    402

    物以稀

    成語拼音:
    wù yǐ xī wéi guì
    成語解釋:
    事物因稀少而覺得珍貴。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小歲日喜談氏外孫女孩滿月》詩:“物以稀貴,情因老更慈。”
    403

    物以希

    成語拼音:
    wù yǐ xī wéi guì
    成語解釋:
    事物因稀少而覺得珍貴。同“物以稀貴”。
    成語出處:
    魯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大概是物以希貴罷。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系住菜根。”
    404

    誤作非

    成語拼音:
    wù zuò fēi wéi
    成語解釋:
    猶言胡作非
    成語出處:
    太平天國·洪仁玕《誅妖檄文》:“況爾等勇之人,多系平日誤作非,是以借兵勇以逃死之地。”
    405

    未足

    成語拼音:
    wèi zú wéi dào
    成語解釋:
    足:值得。不值得一提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長髭曠禪師法嗣》:“若與他作對,即是心境兩法能所雙行,便有種種見解,亦是狂慧,未足道。”
    406

    下不

    成語拼音:
    xià bù wéi lì
    成語解釋:
    例:先例。下一次不能以這次例子照樣做。指只通融或寬恕這一次;以后不允許再做。
    成語出處:
    明 余繼登《曲故紀聞》:“疏聞,英宗謂吏部臣曰:‘此人子之至情,予以移封,后不例。”
    407

    先睹

    成語拼音:
    xiān dǔ wéi kuài
    成語解釋:
    睹:看見。以能盡量早看到快樂。形容急切盼望看到。
    成語出處:
    唐 韓愈《與少室李拾遺書》:“朝廷之士,引頸東望,若景星鳳凰之始見也,爭先睹之快。”
    408

    行而世天下法

    成語拼音:
    xíng ér shì wèi tiān xià fǎ
    成語解釋:
    行:所作所;法:效法。言行要謹慎,自己的一言一行要世人作學習榜樣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是故君子,動而世天下道,行而世天下法,言而世天下則。”
    409

    幸反

    成語拼音:
    xìng fǎn wéi huò
    成語解釋:
    幸:幸運,幸福;禍:災禍,災難。在一定條件下,幸福可以轉災難
    成語出處: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遇合》:“任久不勝,則幸反禍。”
    410

    削發

    成語拼音:
    xuē fà wéi sēng
    成語解釋:
    指剃去頭發,出家僧尼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二卷:“當時鏖戰遼兵,勢甚危迫,料難脫身,遂削發僧,直至五臺山來。”
    411

    削方

    成語拼音:
    xiāo fāng wéi yuán
    成語解釋:
    雕琢方正滾圓。比喻磨礪個性,改變不良行
    成語出處:
    《晉書·熊遠傳》:“遂便世人削方圓,撓直曲。”
    412

    削觚

    成語拼音:
    xiāo gū wéi yuán
    成語解釋:
    雕琢方正滾圓。比喻磨礪個性,改變不良行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人上宰相書一首》:“蓋在于秉鈞軸之樞,握刀尺之要,劃邪正,削觚圓。”
    413

    血化

    成語拼音:
    xuè huà wéi bì
    成語解釋:
    碧:碧玉。人死后血液凝固碧玉。形容正義而流的鮮血。比喻人的精誠所至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外物》:“伍員流于江,萇弘藏其血,三年化碧。”
    414

    削木

    成語拼音:
    xuē mù wéi lì
    成語解釋:
    意思是不能受獄吏的侮辱,即使是木頭做的獄吏也不能見他。形容獄吏的兇暴可畏。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司馬遷傳》:“故士有畫地牢勢不入,削木吏議不對,定計于鮮也。”
    415

    徙木

    成語拼音:
    xǐ mù wéi xìn
    成語解釋:
    徙:遷移;信:信用。指說到做到,言而有信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有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416

    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

    成語拼音:
    xiào mà yóu tā xiào mà,hǎo guān wǒ zì wéi zhī
    成語解釋:
    官聲名很壞,任憑人們笑罵,還是泰然自若當自己的官
    成語出處:
    《宋史·鄧綰傳》:“笑罵從汝,好官須我之。”
    417

    相忍

    成語拼音:
    xiāng rěn wèi guó
    成語解釋:
    忍:容忍。了國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讓步。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元年》:“魯以相忍國也,忍其外不忍其內,焉用之?”
    418

    先入

    成語拼音:
    xiān rù wéi zhǔ
    成語解釋:
    指先聽進的話或先獲得的印象;往往在頭腦中占主導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見時;就不容易接受。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息夫躬傳》:“唯陛下觀覽古戒,反覆參考,無以先入之語主。”
    419

    炫石

    成語拼音:
    xuàn shí wéi yù
    成語解釋:
    炫:夸耀。拿玉吸引人,賣出的卻是石頭。比喻說的和做的不相符合。
    成語出處:
    漢·揚雄《法言·問道》:“炫玉而賈石者,其狙詐乎?”宋·程顥《論王霸之辨》:“茍以霸者之心而求王道之成,是炫石玉也。”
    420

    表里

    成語拼音:
    xiāng wéi biǎo lǐ
    成語解釋:
    表里:指內外。甲乙的外表,乙甲的內里。比喻互相依存,互相接受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荀彧傳》:“彼懲往年之敗,將懼而結親,相表里。”
    * 為的成語,帶為字的成語,包含為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