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為字的成語 (572個)
-
361
誣良為盜
- 成語拼音:
- wū liáng wéi dào
- 成語解釋:
- 誣:誣陷。良:好人。指捏造事實,陷害好人。
- 成語出處:
-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下冊:“因為顧客可以不承認,反咬一口,‘誣良為盜’,還得吃官司。”
-
362
為民除害
- 成語拼音:
- wèi mín chú hài
- 成語解釋:
- 替老百姓鏟除禍害。為:替;給。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秦宓傳》:“禹疏江決河,東注于海,為民除害,生民已來功莫先者。”
-
363
為民除患
- 成語拼音:
- wèi mín chú huàn
- 成語解釋:
- 為:替。替老百姓鏟除禍害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彧《與諸方鎮及諸大臣詔》:“為民除患,兄弟無復多人,彌應思吊不咸,益相親信。”
-
364
為民父母
- 成語拼音:
- wéi mín fù mǔ
- 成語解釋:
- 這:作為,充當;父母:即父母官。擔任地方行政長官。
- 成語出處:
- 《孟子 梁惠王上》:“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
365
為民請命
- 成語拼音:
- wèi mín qǐng mìng
- 成語解釋:
- 請命:請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當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當權者陳述困難,提出要求。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因民之欲,西向為百姓請命,則天下風走而響應矣,孰敢不聽!”
-
366
無能為力
- 成語拼音:
- wú néng wéi lì
- 成語解釋:
- 用不上力量;幫不上忙;指沒有能力或力不能及。
- 成語出處:
-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此罪至重,微我難解脫,即釋迦牟尼亦無能為力也。”
-
367
無能為役
- 成語拼音:
- wú néng wéi yì
- 成語解釋:
- 役:役使。簡直連供給他們役使都不配。自謙才干遠不能和別人相比。
- 成語出處:
- 《左傳·成公二年》:“此城濮之賦也。有先君之明與先大夫之肅,故捷。克于先大夫,無能為役。”
-
368
為期不遠
- 成語拼音:
- wéi qī bù yuǎn
- 成語解釋:
- 指快到規定或算定的日子。期:預定的日子。
- 成語出處:
-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15回:“為期不遠,你等著瞧罷。”
-
369
為裘為箕
- 成語拼音:
- wéi qiú wéi jī
- 成語解釋:
- 語出《禮記·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孔穎達疏:“言善冶之家,其子弟見其父兄世業鋾鑄金鐵,使之柔合以補冶破器,皆令全好,故此,子弟仍能學為袍裘,補續獸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善為弓之家,使干角撓屈調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睹其父兄世
- 成語出處:
- 語出《禮記·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
-
370
為仁不富
- 成語拼音:
- wéi rén bù fù
- 成語解釋:
- 要仁愛就不能發財致富。參見“為富不仁”。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滕文公上》:“陽虎曰:‘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
-
371
為人師表
- 成語拼音:
- wéi rén shī biǎo
- 成語解釋:
- 指在人品德學問方面作別人學習的榜樣;多指教師。師表:榜樣;表率。
- 成語出處:
- 《北齊書 王昕書》:“楊愔重其德業,以為人之師表。”
-
372
為人說項
- 成語拼音:
- wèi rén shuō xiàng
- 成語解釋:
- 為:替;項:唐朝項斯,字子遷,為楊敬之所器重。指替人說好話。
- 成語出處:
- 唐·楊敬之《贈項斯》:“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
-
373
為人為徹
- 成語拼音:
- wèi rén wèi chè
- 成語解釋:
- 徹:徹底。指幫人要幫助徹底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24回:“哥哥,為人為徹,已經調動我這饞蟲,再去尋個兒來,老豬細細的吃吃。”
-
374
惟日為歲
- 成語拼音:
- wéi rì wéi suì
- 成語解釋:
- 猶言度日如年。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黨錮傳·李膺》:“久廢過庭,不聞善誘,陟秙瞻望,惟日為歲。”
-
375
為人作嫁
- 成語拼音:
- wèi rén zuò jià
- 成語解釋:
- 原指貧窮人家的女兒沒錢置備嫁妝;卻年年為別人縫制嫁衣。后比喻白白為別人操勞;自己一無所得。
- 成語出處:
- 唐 秦韜玉《貧女》詩:“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
376
無所不為
- 成語拼音:
- wú suǒ bù wéi
- 成語解釋:
- 為:做。沒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壞事都干了。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張溫傳》:“揆其奸心,無所不為。”
-
377
為時過早
- 成語拼音:
- wéi shí guò zǎo
- 成語解釋:
- 不適時,還早了點
- 成語出處:
- 章詒和《往事并不如煙·君子之交》:“這些問題現在下結論,恐怕為時過早。”
-
378
為蛇畫足
- 成語拼音:
- wéi shé huà zú
- 成語解釋:
- 《戰國策·齊策二》:“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后以“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齊策二》:“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
-
379
為時尚早
- 成語拼音:
- wéi shí shàng zǎo
- 成語解釋:
- 不適時,還早了點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回:“原來為時尚早,吳家未曾開得大門。”
-
380
為蛇添足
- 成語拼音:
- wéi shé tiān zú
- 成語解釋:
- 見“為蛇畫足”。
- 成語出處:
- 明·王廷相《答何柏齋》:“此論為蛇添足,又豈自然而然之道哉?”
* 為的成語,帶為字的成語,包含為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