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為字的成語 (572個)

    321

    三折股良醫

    成語拼音:
    sān zhé gǔ wéi liáng yī
    成語解釋:
    股:大腿。幾次折斷大腿,就能懂得醫治斷臂的方法。后比喻對某事閱歷多,富有經驗,自能造詣精深
    成語出處:
    唐·歐陽詹《送洪孺卿赴舉序》:“三折股良醫。予五升詞揚,四遭渏摭,是以竊知乎之則。”
    322

    三折肱良醫

    成語拼音:
    sān zhé gōng wéi liáng yī
    成語解釋:
    幾次斷臂,就能懂得醫治斷臂的方法。后比喻對某事閱歷多,富有經驗,自能造詣精深。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良醫。”
    323

    事在人

    成語拼音:
    shì zài rén wéi
    成語解釋:
    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條件下;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觀努力如何。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事在人耳,彼朽骨者何知。”
    324

    所作所

    成語拼音:
    suǒ zuò suǒ wéi
    成語解釋:
    指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多指一些不好的行
    成語出處:
    明 李贄《答周西巖書》:“我不識渠半生以前所作所,皆是誰主張乎?”
    325

    善自

    成語拼音:
    shàn zì wéi móu
    成語解釋:
    善于替自己打算。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辦法。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桓公六年》:“君子曰:‘善自謀。’”
    326

    師直

    成語拼音:
    shī zhí wéi zhuàng
    成語解釋:
    師:軍隊;直:理由正當;壯:壯盛,有力量。出兵有正當理由,軍隊就氣壯,有戰斗力。現指正義而戰的軍隊斗志旺盛,所向無敵。
    成語出處: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師直壯,曲老,豈在久乎?”
    327

    身自

    成語拼音:
    shēn zì wéi zhī
    成語解釋:
    身:親自。親自去做到它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2回:“那奚落他的人,昔日肆口亂道誹謗之言,至今日一一身自之。”
    328

    恬不

    成語拼音:
    tián bù wéi guài
    成語解釋:
    恬:安然;:認。指看到不合理的事物,毫不覺得奇怪。
    成語出處:
    東漢 賈誼《治安策》:“至于俗流失,世壞敗,因恬而不知怪。”
    329

    恬不

    成語拼音:
    tián bù wéi yì
    成語解釋:
    處之泰然,滿不在乎。
    成語出處:
    宋·蘇軾《上執政乞度牒賑濟及因修廨宇書》:“豈有仁圣在上,群賢并用,而肯恬不意乎。”
    330

    恬淡無

    成語拼音:
    tián dàn wú wéi
    成語解釋:
    心境清靜自適而無所營求。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刻意》:“夫恬淡寂漠,虛無無,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
    331

    逃生不避路,到處便

    成語拼音:
    táo shēng bù bì lù,dào chù biàn wéi jiā
    成語解釋:
    指人在逃生時慌不擇路,只要有地方躲藏就可以安家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回:“這魯達急急忙忙行過了幾處州府,正是‘逃生不避路,到處便家’。”
    332

    貪天之功以己力

    成語拼音:
    tān tiān zhī gōng yǐ wéi jǐ lì
    成語解釋:
    貪:把別人的東西占己有。把自然成功的事作自己的功勞。現指攘奪他人的功勞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己力乎。”
    333

    貪天之功以己有

    成語拼音:
    tān tiān zhī gōng yǐ wéi jǐ yǒu
    成語解釋:
    貪:把別人的東西占己有。把自然成功的事作自己的功勞。現指攘奪他人的功勞
    成語出處:
    宋·王禹偁《霍光論》:“然則光貪天之功以己有,與夫日僤之割愛,邴吉之讓位,德不侔矣。”
    334

    不軌

    成語拼音:
    tú wéi bù guǐ
    成語解釋:
    圖:圖謀;軌:比喻法度。圖謀做不法的事情
    成語出處:
    《會稽典錄》:“休未至,涁欲入宮,圖不軌,召見官會議,皆惶怖失色,徒唯唯而已。”
    335

    觀止

    成語拼音:
    tàn wéi guān zhǐ
    成語解釋:
    看到這里就夠了;不必再看別的。指贊美所見的事物好到極點。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336

    天下

    成語拼音:
    tiān xià wéi gōng
    成語解釋:
    天下是大家公有的。原指不把君位當成一家的私有。后指國家的一切都屬于人民。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337

    天下

    成語拼音:
    tiān xià wéi jiā
    成語解釋:
    原指將君位傳給兒子,把國家當作一家所私有,后泛指處處可以成家,不固定居住在一個地方。
    成語出處:
    《禮記·禮運》:“今大道既隱,天下家。”
    338

    天下

    成語拼音:
    tiān xià wéi lóng
    成語解釋:
    籠:牢籠。舊時比喻世事所束縛。
    成語出處:
    《莊子·庚桑楚》:“以天下之籠,則雀無所逃。是故湯以胞人籠伊尹,秦穆公以五羊之皮籠百里奚。是故非以其所好籠之而可得者,無有也。”
    339

    天下

    成語拼音:
    tiān xià wéi yī
    成語解釋:
    一:統一。指國家統一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武帝紀》:“今天下一,春秋之義,王者無外,偃修封域中,而辭以出境何也。”
    340

    叢驅雀

    成語拼音:
    wèi cóng qū què
    成語解釋:
    叢:叢林;驅:趕。把雀趕到叢林。比喻不會團結人,把一些本來可以團結的人趕到敵對方面去。
    成語出處:
    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關門主義‘淵驅魚,叢驅雀’,把‘千千萬萬’和‘浩浩蕩蕩’都趕到敵人那一邊去,只博得敵人的喝采。”
    * 為的成語,帶為字的成語,包含為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