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以求的成語 (32個)
-
1
發屋求貍
- 成語拼音:
- fā wū qiú lí
- 成語解釋:
- 拆除房屋以求捕得貍貓。比喻因小失大。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 說山訓》:“壞塘以取龜,發屋而求貍,掘室而求鼠,割唇而治齲,桀跖之徒,君子不與。”
-
2
降格以求
- 成語拼音:
- jiàng gé yǐ qiú
- 成語解釋:
- 降:降低;格:規格;標準。降低標準來尋求或要求。指不堅持原來的要求和標準。
- 成語出處:
- 魯迅《墳 燈下漫筆》:“那么到親戚朋友那里借現錢去罷,怎么會有?于是降格以求,不講愛國了,要外國銀行的鈔票。”
-
3
炫玉求售
- 成語拼音:
- xuàn yù qiú shòu
- 成語解釋:
- 自詡有才,以求施展
- 成語出處:
-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三卷:“求教于愚人是問道于盲;枉道以干主是炫玉求售。”
-
4
求志達道
- 成語拼音:
- qiú zhì dá dào
- 成語解釋:
- 謂隱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義以貫徹自己的主張。是儒家一種理想的人生觀。語本《論語·季氏》:“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
- 成語出處:
- 語本《論語·季氏》:“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
-
5
殺妻求將
- 成語拼音:
- shā qī qiú jiàng
- 成語解釋:
- 春秋時,吳起殺掉妻子以求得到魯國的信任和重用。比喻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滅絕人性的事。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齊人攻魯,魯欲將吳起。吳起取齊女為妻,而魯疑之。吳起于是欲就名,遂殺其妻,以明不與齊也,魯卒以為將。將而攻齊,大破之。”
-
6
孜孜以求
- 成語拼音:
- zī zī yǐ qiú
- 成語解釋: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孫犁《蕓齋瑣談》:“因為他那種孜孜以求、有根有據、博大精深的治學方法,也為人所熟知了。”
-
7
夢寐以求
- 成語拼音:
- mèng mèi yǐ qiú
- 成語解釋:
- 寐:睡著。睡覺做夢時都在追求。形容期望或追求的迫切。
- 成語出處:
- 《詩經 周南 關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
8
龍蟄蠖屈
- 成語拼音:
- lóng zhé huò qū
- 成語解釋:
- 喻隱居不仕。語本《易·系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 成語出處:
- 語出《易·系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
9
強食靡角
- 成語拼音:
- qiáng shí mí jiǎo
- 成語解釋:
- 謂飽食而角力求勝。《列子·說符》:“強食靡角,勝者為制,是禽獸也。”殷敬順釋文:“《韓詩外傳》云:‘靡,共也。’《呂氏春秋》云:‘角,試力也。’此言人重利而輕道,唯食而已,亦猶禽獸飽食而相共角力以求勝也。”一說,靡讀為摩,謂以角相摩。見俞樾《諸子平議·列
- 成語出處:
- 《列子·說符》:“強食靡角,勝者為制,是禽獸也。”殷敬順釋文:“《韓詩外傳》云:‘靡,共也。’《呂氏春秋》云:‘角,試力也。’此言人重利而輕道,唯食而已,亦猶禽獸飽食而相共角力以求勝也。”一說,靡讀為摩,謂以角相摩。見俞樾《諸子平
-
10
忍辱求全
- 成語拼音:
- rěn rǔ qiú quán
- 成語解釋:
- 忍受屈辱以求保全整個大局
- 成語出處:
-
11
諂詞令色
- 成語拼音:
- chǎn cí lìng sè
- 成語解釋:
- 說奉承人家的話,扮作討好人家的表情。《東周列國志》八○回:“勾踐為人機險,今為釜中之魚,命制庖人故諂詞令色,以求免刑誅。”
- 成語出處:
- 《東周列國志》八○回:“勾踐為人機險,今為釜中之魚,命制庖人故諂詞令色,以求免刑誅。”
-
12
素隱行怪
- 成語拼音:
- sù yǐn xíng guài
- 成語解釋:
- 隱:隱暗的事;行:從事;怪:怪事。求索隱暗的事情,而行怪迂之道。意指身居隱逸的地方,行為怪異,以求名聲。
- 成語出處:
- 《漢書·藝文志》:“孔子曰:‘索隱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為之矣。”
-
13
索隱行怪
- 成語拼音:
- suǒ yǐn xíng guài
- 成語解釋:
- 索:探索;隱:隱暗的事;行:從事;怪:怪事。求索隱暗的事情,而行怪迂之道。意指身居隱逸的地方,行為怪異,以求名聲。
- 成語出處:
- 《漢書 藝文志》:“孔子曰:'索隱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為之矣。”
-
14
衒玉自售
- 成語拼音:
- zuì yù zì shòu
- 成語解釋:
- 《論語·子罕》:“子貢曰:‘有美玉于斯,韞奩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何晏集解引包咸曰:“沽之哉,不衒賣之辭。”后因以“衒玉自售”比喻自夸其才以求任用或信任。
- 成語出處:
- 明·徐復祚《投梭記·拒奸》:“王敦篡立,神人共憤,卑人豈無包胥之志,乃朝廷未嘗見知,終難衒玉自售。”
-
15
以水洗血
- 成語拼音:
- yǐ shuǐ xǐ xuè
- 成語解釋:
- 謂消除冤仇,以求和好。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源休傳》:“吾今以水洗血,不亦善乎!”
-
16
日鍛月煉
- 成語拼音:
- rì duàn yuè liàn
- 成語解釋:
- 謂長期下苦功磨練,以求達到精熟的地步。
- 成語出處:
-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杜少陵三》:“天下事有意為之,輒不能盡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間,詩尤然。世乃有日鍛月煉之說,此所以用功者雖多,而名家者終少也。”
-
17
夤緣攀附
- 成語拼音:
- yín yuán pān fǔ
- 成語解釋:
- 拉攏關系,攀附權貴,以求高升。
- 成語出處:
- 《明史·尹直傳》:“給事中宋琮及御史許斌言直自初為侍郎以至入閣,夤緣攀附,皆取中旨。”
-
18
別風淮雨
- 成語拼音:
- bié fēng huái yǔ
- 成語解釋:
- 別:指“列”的誤寫;淮:指“淫”的誤寫。用訛字以求新異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 練字》“《尚書大傳》有‘別風淮雨’,《帝王世紀》云‘列風淫雨’。‘別’‘列’‘淮’‘淫’,字似潛移。‘淫’‘列’,義當而不奇,‘淮’‘別’,理乖而新異。
-
19
敝鼓喪豚
- 成語拼音:
- bì gǔ sàng tún
- 成語解釋:
- 敝:破,壞;喪:失去;豚:豬。指擊破鼓、烹掉豬以求神治病,病仍未治好。形容費而無益。
- 成語出處:
- 先秦 荀況《荀子 解蔽》:“故傷于濕而擊鼓鼓痹,則必有敝鼓喪豚之費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
-
20
從俗就簡
- 成語拼音:
- cóng sú jiù jiǎ
- 成語解釋:
- 依照通俗的做法,以求簡易。
- 成語出處:
- 宋 周輝《清波別志》卷下:“今士人有作一二十字簡帖,必旋檢本,模仿筆畫,從俗就簡。
* 關于以求的成語 形容以求的成語 描述以求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