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為字的成語 (572個)

    441

    行言自

    成語拼音:
    xíng yán zì wéi
    成語解釋:
    行:行;言:言論。行和言論都是自己發出的。比喻要自己約束自己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天地》:“行言自而天下化,手撓顧指,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此之謂圣治。”
    442

    相助

    成語拼音:
    xiāng zhù wéi lǐ
    成語解釋:
    理:料理。指幫助料理事物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嚴光傳》:“光臥不起,帝即其臥所,撫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理耶?’”
    443

    削職

    成語拼音:
    xuē zhí wéi mín
    成語解釋:
    撤掉官職,降平民。
    成語出處: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十九回:“王黼大怒,將宋昭削職民。”
    444

    眼不見

    成語拼音:
    yǎn bù jiàn wéi jìng
    成語解釋:
    指心里不以然,但又沒有辦法,只好撇開不管。也在懷疑儀器不干凈時,用作自我安慰的話。
    成語出處:
    茹志鵑《靜靜的產院》:“她想出去,離了這里,眼不見凈。”
    445

    以白

    成語拼音:
    yǐ bái wéi hēi
    成語解釋:
    謂顛倒是非。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應同》:“故君雖尊,以白黑,臣不能聽。”
    446

    倚此

    成語拼音:
    yǐ cǐ wéi mìng
    成語解釋:
    靠它作生命的支柱
    成語出處:
    447

    因敵

    成語拼音:
    yīn dí wéi zī
    成語解釋:
    猶因敵取資。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張既傳》:“今軍無見糧,當因敵資。”
    448

    以耳

    成語拼音:
    yǐ ěr wéi mù
    成語解釋:
    把聽到的當作親眼目睹的。指對傳聞的事情不加分析就信以真。
    成語出處:
    清·張春帆《九尾龜》第一百七十回 :“但是如今的那班督撫,也都是些以耳目、不分黑白的人。”
    449

    一分

    成語拼音:
    yī fēn wéi èr
    成語解釋:
    哲學用語,指事物作矛盾的統一體,都包含著相互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積極方面,也看到消極方面。
    成語出處:
    宋·邵雍《皇極經世緒言》第七卷:“是故一分二,二分四。”
    450

    以法

    成語拼音:
    yǐ fǎ wéi jiào
    成語解釋:
    以:用;教:教育。引用法律條文充當教育的內容。
    成語出處:
    《韓非子 五蠹》:“故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教。”
    451

    以古

    成語拼音:
    yǐ gǔ wéi jìng
    成語解釋:
    見“以古鑒”。
    成語出處:
    《舊唐書·魏徵傳》:“夫以銅鏡,可以正衣冠;以古鏡,可以知興替;以人鏡,可以明得失。”
    452

    以古

    成語拼音:
    yǐ gǔ wéi jiàn
    成語解釋:
    亦作“以古鏡”。借歷史上的成敗得失作鑒戒。
    成語出處:
    《新唐書·魏徵傳》:“以銅鑒,可正衣寇;以古鑒,可知興替;以人鑒,可明得失。”按《舊唐書·魏徵傳》“鑒”作“鏡”。
    453

    與鬼

    成語拼音:
    yǔ guǐ wéi lín
    成語解釋:
    和鬼做鄰居。形容離死已不遠
    成語出處:
    宋·文瑩《湘山野錄》上卷:“寫一詩于廳壁,詩云:‘人生七十鬼鄰,已覺風光屬別人。’”
    454

    以攻

    成語拼音:
    yǐ gōng wéi shǒu
    成語解釋:
    以:憑借;用。用主動進攻的戰略作積極防御的措施。
    成語出處:
    宋 陳亮《酌古論 先主》:“且吾又聞之,用兵之道,有攻法,有守法,此用兵之常也;以攻守,以守攻,此兵之變也。”
    455

    以規

    成語拼音:
    yǐ guī wéi tiàn
    成語解釋:
    規:規勸;瑱:古人冠冕上垂在兩側以塞耳的玉。把規勸的話當作塞耳的瑱。比喻不聽別人的規勸。
    成語出處:
    《國語·楚語上》:“賴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盡乎!其又以規瑱也。”
    456

    與古

    成語拼音:
    yǔ gǔ wéi tú
    成語解釋:
    古:古人,古代;徒:同類人。同古人做朋友。借古諷今或推崇古人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人間世》:“內直者與天徒,外曲者與人徒;成而上比者,與古徒。”
    457

    偃革

    成語拼音:
    yǎn gé wéi xuān
    成語解釋:
    指停息武備,修治文教。
    成語出處:
    《史記·留侯世家》:“殷事已畢,偃革軒,倒置兵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復用兵。”裴駰集解引如淳曰:“革者,革車也;軒者,赤黻乘軒也。偃武備而治禮樂也。”
    458

    以黑

    成語拼音:
    yǐ hēi wéi bái
    成語解釋:
    謂顛倒是非。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應同》:“父雖親,以黑白,子不能從。”
    459

    因禍

    成語拼音:
    yīn huò wéi fú
    成語解釋:
    變壞事好事。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蘇秦列傳》:“智者舉事,因禍福,轉敗功。”
    460

    以毀

    成語拼音:
    yǐ huǐ wéi fá
    成語解釋:
    根據人們的非毀給以懲罰。參見“以譽賞”。
    成語出處:
    《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譽賞,以毀罰也,然則喜賞惡罰之人離公道而行私術矣。”尹知章注:“以毀譽賞罰,則官自然失理。”
    * 為的成語,帶為字的成語,包含為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