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為字的成語 (572個)

    461

    鷹化鳩,眾鳥猶惡其眼

    成語拼音:
    yīng huà wéi jiū,zhòng niǎo yóu wù qí yǎn
    成語解釋:
    鳩:斑鳩;憎:憎恨。鷹變化斑鳩,其他的斑鳩仍厭惡它的目光。比喻外表變化,兇惡的本性不改,仍遭厭惡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鷹化鳩,至于識者猶憎其眼。”
    462

    鷹化鳩,猶憎其眼

    成語拼音:
    yīng huà wéi jiū,yóu zēng qí yǎn
    成語解釋:
    鳩:斑鳩;憎:憎恨。鷹變化斑鳩,其他的斑鳩仍厭惡它的目光。比喻外表變化,兇惡的本性不改,仍遭厭惡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鷹化鳩,至于識者猶憎其眼。”
    463

    逾淮

    成語拼音:
    yú huái wéi zhǐ
    成語解釋:
    逾:越過;枳:枸橘。指橘樹過了淮河就變成了枳樹。比喻事物的狀況隨環境而改變
    成語出處:
    《晏子春秋·雜下》:“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橘,生于淮北則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464

    鬻雞

    成語拼音:
    yù jī wéi fèng
    成語解釋:
    謂以次充好,混淆優劣。
    成語出處:
    唐·黃滔《謝試官》:“伏念鬻雞鳳,有識咸驚,投礫參瓊,良知足鄙。”
    465

    于家

    成語拼音:
    yú jiā wéi guó
    成語解釋:
    國家人民。
    成語出處:
    元·孔文卿《東窗事犯》第二折:“知你結勾他邦,可甚于家國。”
    466

    于今

    成語拼音:
    yú jīn wéi liè
    成語解釋:
    某件事過去已經有過,現在更加厲害。
    成語出處:
    魯迅《華蓋集 論辯的魂靈》:“黨同伐異之風,于今烈。”
    467

    以進退

    成語拼音:
    yǐ jìn wéi tuì
    成語解釋:
    了退卻而采取進攻
    成語出處:
    《孫子·行軍》:“辭強而進驅者,退也。”
    468

    以訐

    成語拼音:
    yǐ jié wéi zhí
    成語解釋:
    訐:攻擊別人短處或揭發別人隱私;直:直率。用攻擊別人的短處,揭發別人隱私來表達自己的直率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陽貨》:“惡繳以知者,惡不孫以勇者,惡以訐直者。”
    469

    以鄰

    成語拼音:
    yǐ lín wéi hè
    成語解釋:
    壑:山溝;大水塘。把鄰國當作排泄本國洪水的深溝。比喻只顧自己的利益;把困難或災禍轉嫁給別人。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下》:“子過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壑。今吾子以鄰國壑,水逆行謂之澤水。澤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惡也,吾子過矣。”
    470

    壓良

    成語拼音:
    yā liáng wéi jiàn
    成語解釋:
    舊指強買平民女子奴婢。
    成語出處:
    《資治通鑒·后晉紀齊王天福八年》:“自烈祖相吳,禁壓良賤。”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五:“師曰:‘和尚莫壓良賤。’”
    471

    以筌

    成語拼音:
    yǐ quán wéi yú
    成語解釋:
    筌:捕魚的竹器。把捕魚工具看作是魚。比喻滿足對事物表面膚淺認識,不去更深入了解事物本質。
    成語出處:
    朱自清《經典常談》序:“不再想去見識經典,那就是以筌魚,未免辜負編撰者的本心了。”
    472

    以忍

    成語拼音:
    yǐ rěn wéi hūn
    成語解釋:
    用忍耐作門。表示不輕易動怒而出言傷人,以免招來禍患。
    成語出處:
    唐·劉禹錫《口兵戒》:“戒哉我口之啟,爾心之門。無我兵,當我藩。以慎鍵,以忍閽。可以多食,勿以多言。”
    473

    以人

    成語拼音:
    yǐ rén wéi jiàn
    成語解釋:
    《書·酒誥》:“古人有言曰:‘人無于水監,當于民監。’”于,以;監,通“鑒”,鏡。《國語·吳語》:“王其盍亦鑒于人,無鑒于水。”韋昭注引《書》曰:“人無于水鑒,當于民鑒。”后以“以人鑒”謂將別人的成敗得失作自己的鑒戒。
    成語出處:
    《書·酒誥》:“古人有言曰:‘人無于水監,當于民監。’”于,以;監,通“鑒”,鏡。《國語·吳語》:“王其盍亦鑒于人,無鑒于水。”韋昭注引《書》曰:“人無于水鑒,當于民鑒。”
    474

    以人

    成語拼音:
    yǐ rén wéi jìng
    成語解釋:
    把別人的成敗得失作自己的借鑒。
    成語出處:
    先秦 墨翟《墨子 非攻中》:“君子不鏡于水而鏡于人。鏡于水,見面之容;鏡于人,則知吉與兇。”
    475

    以日

    成語拼音:
    yǐ rì wéi nián
    成語解釋:
    過一日如同過一年的時間那樣漫長難熬。形容心情焦急。亦作“以日歲”。
    成語出處:
    北周·庾信《謝趙王示新詩啟》:“下風傾首,以日年。”
    476

    以日

    成語拼音:
    yǐ rì wéi suì
    成語解釋:
    把一天變成了一年。形容焦急的心情
    成語出處:
    宋·張孝祥《迎嘉顯孚濟侯求雨文》:“望神之來,以日歲,飚輿在望,亦既勞止。”
    477

    與人

    成語拼音:
    yǔ rén wéi shàn
    成語解釋:
    與:贊成;:做;善:好;好事。原指贊成人學好。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取諸人以善,是與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善。”
    478

    一日師,終身

    成語拼音:
    yī rì wéi shī,zhōng shēn wéi fù
    成語解釋:
    對教過自己一天的老師,要一輩子當做父親那樣尊重他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31回:“你這個潑怪,豈知一日師,終身父,父子無隔宿之仇!”
    479

    欲人勿知,莫若勿

    成語拼音:
    yù rén wù zhī,mò ruò wù wéi
    成語解釋:
    想要別人不知道,不如自己不去做(多指壞事)。
    成語出處:
    《漢書 枚乘傳》:“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晉書 苻堅載記上》:“諺曰:‘欲人勿知,莫若勿。’聲無細而弗聞,事未形而必彰者,其此之謂也。”
    480

    有所不

    成語拼音:
    yǒu suǒ bù wéi
    成語解釋:
    :做,干。有些事情不做,把它放棄掉
    成語出處:
    宋·陳亮《酌古論·先主》:“當理而后進,審勢而后動,有所不無不成,是以英雄之主常無敵于天下。”
    * 為的成語,帶為字的成語,包含為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