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為字的成語 (572個)

    221

    不軌

    成語拼音:
    móu wéi bù guǐ
    成語解釋:
    指準備做違反法紀的事或搞叛亂活動。
    成語出處:
    《魏書 任城王澄傳》:“適得陽平表曰:穆泰謀不軌,招誘宗室。”
    222

    其難

    成語拼音:
    miǎn wéi qí nán
    成語解釋:
    勉:勉強;:做;干。勉強去做力所不及或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成語出處: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六章:“只要大家同意,我就勉其難。”
    223

    賣文

    成語拼音:
    mài wén wéi shēn
    成語解釋:
    指以出賣詩文所得來維持生計。
    成語出處:
    唐 杜甫《聞斛斯六官未歸》:“故人南郡去,云索作碑錢。本賣文活,翻令室倒懸。”
    224

    民以食

    成語拼音:
    mín yǐ shí wéi běn
    成語解釋:
    民眾以糧食根本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拔宅飛升》第一折:“常言道大富由天,小富由勤,民以食本。”
    225

    民以食

    成語拼音:
    mín yǐ shí wéi tiān
    成語解釋:
    天:比喻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東西。人民以糧食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酈食其傳》:“王者以民天,而民以食天。”
    226

    莫知所

    成語拼音:
    mò zhī suǒ wéi
    成語解釋:
    不知道怎幺辦好,形容激動得不知怎幺辦。亦作“莫知所謂”。
    成語出處:
    《晉書·王廙傳》:“是時溫將廢海西公,百僚震栗,溫亦色動,莫知所。”
    227

    莫茲

    成語拼音:
    mò zī wéi shèn
    成語解釋:
    莫:無;甚:嚴重,超過。沒有什么能超過這個的了
    成語出處:
    《宋史·謝絳傳》:“虧體傷風,莫茲甚。”
    228

    嚙臂

    成語拼音:
    niè bì wèi méng
    成語解釋:
    嚙:咬。咬臂發誓定盟,以示堅決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0卷:“吳小員外焚香設誓,嚙臂盟。”
    229

    難乎

    成語拼音:
    nán hū wéi jì
    成語解釋:
    難于繼續下去。
    成語出處:
    清 王夫之《讀通鑒論 漢元帝三》:“趙充國持重以破羌,功莫盛矣!二十余年而羌人復反,吾故曰:難乎繼也。”
    230

    難乎

    成語拼音:
    nán hū wéi qíng
    成語解釋:
    見“難以情”。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絳妃》:“斯時也,傷春者有難乎情之怨,尋勝者作無可奈何之歌。”
    231

    扭虧

    成語拼音:
    niǔ kuī wéi yíng
    成語解釋:
    扭:扭轉。扭轉虧損盈利局面
    成語出處:
    柳建偉《英雄時代》第四章:“我和楊先生,這次是專門來聽天宇拓展海外市場匯報的,同時還要到紅太陽集團了解第三季度扭虧盈的情況。”
    232

    扭是

    成語拼音:
    niǔ shì wéi fēi
    成語解釋:
    扭:拗弄。指顛倒是非。硬將對的說成錯的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活拿蕭天佑》第一折:“誰不知諂佞人是你一個王樞密,你如今扭是非。”
    233

    捻土

    成語拼音:
    niǎn tǔ wéi xiāng
    成語解釋:
    捏泥成香。因不及備香,以此表示虔誠。
    成語出處:
    宋·曾敏行《獨醒雜志》第五卷:“捻土香事有因,如今宜假不宜真。”
    234

    雞口,不牛后

    成語拼音:
    nìng wéi jī kǒu,bù wéi niú hòu
    成語解釋:
    牛后:牛的肛門。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成語出處:
    《戰國策·韓策一》:“臣聞鄙語曰:‘寧雞口,無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于牛后乎?”
    235

    雞口,毋牛后

    成語拼音:
    nìng wéi jī kǒu,wú wéi niú hòu
    成語解釋: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大者之后。同“寧雞口,無牛后”。
    成語出處:
    章炳麟《社會通詮商兌》:“寧雞口,毋牛后,與使他人啖我而飽也,寧自啖而不足。”
    236

    雞口,勿牛后

    成語拼音:
    nìng wéi jī kǒu,wù wéi niú hòu
    成語解釋:
    寧:寧愿;牛后:牛的肛門。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大者之后
    成語出處: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二回:“生員雖貧士也,語云,‘寧雞口,勿牛后。’豈有圣門弟子,貪紈袴之膏粱,而亂朝廷之名教者乎!”
    237

    雞口,無牛后

    成語拼音:
    nìng wéi jī kǒu,wú wéi niú hòu
    成語解釋: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大者之后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韓策一》:“臣聞鄙語曰:‘寧雞口,無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于牛后?”
    238

    雞尸,無牛從

    成語拼音:
    nìng wéi jī shī,wú wéi niú cóng
    成語解釋:
    尸:主持,主管。比喻寧可做小國的主人,也不做大國的仆從。指寧可在小地方當家作主,不去大地方受人指使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周顯王三十六年》胡三省注:“蘇秦說韓王寧雞尸,無牛從。尸,主也。”
    239

    雞尸,不牛從

    成語拼音:
    nìng wéi jī shī,bù wéi niú cóng
    成語解釋:
    尸:主持,主管。比喻寧可做小國的主人,也不做大國的仆從。指寧可在小地方當家作主,不去大地方受人指使
    成語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寧雞尸,不牛從。”
    240

    食亡

    成語拼音:
    niǎo wéi shí wáng
    成語解釋:
    鳥兒了吃食而死。比喻人了名利而喪失生命
    成語出處:
    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13回:“‘人財死,鳥食亡。’當時袁伯珍聽得這些話,便要從此發一宗洋財。”
    * 為的成語,帶為字的成語,包含為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