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為字的成語 (572個)

    261

    強不知以

    成語拼音:
    qiǎng bù zhī yǐ wéi zhī
    成語解釋:
    不懂裝懂。
    成語出處:
    明 凌蒙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一卷:“都管強不知以知,逐葉翻翻,一直翻到后面去。”
    262

    遷地

    成語拼音:
    qiān dì wéi liáng
    成語解釋:
    遷:遷移。遷移到他處更好
    成語出處:
    鄒韜奮《經歷》:“每天堆滿桌上的全國各處讀者的來信都要求‘遷地良’。”
    263

    巧婦難無米之炊

    成語拼音:
    qiǎo fù nán wéi wú mǐ zhī chuī
    成語解釋:
    巧媳婦沒有米也做不出飯來。比喻沒有必要的條件;什么也干不出來。
    成語出處:
    宋 陸游《老學庵筆記》第三卷:“僧曰:‘巧婦安能作無面湯餅乎?’”
    264

    清靜無

    成語拼音:
    qīng jìng wú wéi
    成語解釋:
    道家語。春秋時期道家的一種哲學思想和治術。指一切聽其自然,人力不必強
    成語出處:
    唐 賈至《虙子賤碑頌》:“鳴琴湯湯,虙子之堂,清靜無,邑人以康。”
    265

    清凈無

    成語拼音:
    qīng jìng wú wéi
    成語解釋:
    道家語。指一切聽其自然,人力不必強
    成語出處:
    漢 劉向《說苑 君道》:“晉平公問于師曠曰:‘人君之道如何?’對曰:‘人君之道,清凈無。’”
    266

    期期以不可

    成語拼音:
    qī qī yǐ wéi bù kě
    成語解釋:
    期期:口吃的樣子。堅決不同意的樣子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張丞相傳》:“昌人口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
    267

    歡笑

    成語拼音:
    qiǎng wéi huān xiào
    成語解釋:
    強:勉強。心里不暢快,但臉上勉強裝出歡笑的樣子
    成語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12章:“但我并不諱言,我是強歡笑地和各位朋友告了別。”
    268

    起偃

    成語拼音:
    qǐ yǎn wéi shù
    成語解釋:
    偃:臥躺。豎:立,站著。使躺著的人站起來。比喻給予減輕刑罰的恩惠。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鐘繇傳》:“繇欲輕減大辟之條,以增益刖刑之數,此即起偃豎,化尸人矣。”
    269

    強顏

    成語拼音:
    qiǎng yán wéi xiào
    成語解釋:
    強:勉強。心里不暢快,但臉上勉強裝出歡笑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邵女》:“‘汝狡兔三窟,何歸?’柴俯不對。女肘之,柴始強顏笑。”
    270

    且住

    成語拼音:
    qiě zhù wéi jiā
    成語解釋:
    且:暫且;佳:好。還是暫且住在這里好。多用以勸留客人住下。
    成語出處:
    唐·顏真卿《寒食帖》:“寒食只數日間,得且住佳耳。”
    271

    人不己,天誅地滅

    成語拼音:
    rén bù wèi jǐ,tiān zhū dì miè
    成語解釋:
    舊時指人不替自己打算,就會天地所不容。
    成語出處:
    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這種人的腦筋,浸透著剝削階級的思想意識,他相信這樣的話:‘人不己,天誅地滅’……他甚至用這一大套剝削階級的話,來他的自私自利和個人主義辯護。”
    272

    融合

    成語拼音:
    róng hé wéi yī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273

    人滿

    成語拼音:
    rén mǎn wéi huàn
    成語解釋:
    因人多造成了困難。
    成語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二章一:“客棧小,已經人滿患。”
    274

    任所欲

    成語拼音:
    rèn suǒ yù wéi
    成語解釋:
    任:聽憑;所欲:想要做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2回:“又多是土棍青皮,平時魚肉鄉愚,無惡不作,到這時候有了護符,更是任所欲的了。”
    275

    入土

    成語拼音:
    rù tǔ wéi ān
    成語解釋:
    舊時土葬;人死后埋入土中;死者方得其所;家屬方覺心安。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胡涂世界》:“舍妹已斷了氣,也該出殯了。在家雖好,但一則火燭當心,二者死者亦可以早些入土安。”
    276

    財死,鳥食亡

    成語拼音:
    rén wèi cái sǐ,niǎo wèi shí wáng
    成語解釋:
    舊時俗語。意思是了追求金錢,連生命都可以不要。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3回:“俗話說得好:‘人財死,鳥食亡。’當時袁伯珍聽得這些說話,便要從此發一宗洋財。”
    277

    刀俎,我魚肉

    成語拼音:
    rén wéi dāo zǔ,wǒ wéi yú ròu
    成語解釋:
    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殺的權掌握在別人手里,自己處在被宰割的地位。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如今人方刀俎,我魚肉。”
    278

    己有

    成語拼音:
    rǎng wéi jǐ yǒu
    成語解釋:
    竊奪別人的東西,據己有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73回:“就如人家做文,往往竊取陳編,攘己有,惟恐別人看出,不免又添些自己意思,雜七雜八,強貫串,以掩人耳目。”
    279

    一體

    成語拼音:
    róng wéi yī tǐ
    成語解釋:
    融合整體。比喻幾種事物關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個整體。
    成語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七法》:“有一體之治,故能出號令,明憲法矣。”
    280

    若要不知,除非莫

    成語拼音:
    ruò yào bù zhī,chú fēi mò wéi
    成語解釋: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壞事終究要暴露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1卷:“自古道:‘若要不知,除非莫。’”
    * 為的成語,帶為字的成語,包含為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