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為字的成語 (572個)

    201

    量出

    成語拼音:
    liàng chū wéi rù
    成語解釋:
    量:衡量。根據支出來決定征收的數量
    成語出處:
    鄧小平《太行區的經濟建設》:“我們實行的是錢多多出,錢少少出的原則,是量入出與量出入的配合,既照顧人民的負擔能力,又照顧抗戰的需要。”
    202

    老而不死是

    成語拼音:
    lǎo ér bù sǐ shì wéi zéi
    成語解釋:
    責罵老而無德行者的話。
    成語出處:
    《論語 憲問》:“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賊。”
    203

    路見不平,拔劍相

    成語拼音:
    lù jiàn bù píng,bá jiàn xiāng wéi
    成語解釋:
    在路上遇見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見義勇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天寧卓禪師法嗣》:“育王被人推倒了,也還有路見不平,拔劍相底么。”
    204

    厲精

    成語拼音:
    lì jīng wéi zhì
    成語解釋:
    厲:振作,振奮;治:治理國家。振奮精神,治理好國家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魏相傳》:“宣帝始親萬機,厲精治,練群臣,核名實,而相總領眾職,甚稱上意。”
    205

    量力而

    成語拼音:
    liàng lì ér wéi
    成語解釋:
    量:估量。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強。
    成語出處:
    《左傳 昭公十五年》:“力能則進,否則退,量力而行。”
    206

    碌碌無

    成語拼音:
    lù lù wú wéi
    成語解釋:
    碌碌:平庸的樣子。平平庸庸;無所作
    成語出處: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21章:“我早就這樣想:與其碌碌無地混這一生,不如壯烈去死!”
    207

    老馬

    成語拼音:
    lǎo mǎ wéi jū
    成語解釋:
    駕馭老馬像駕馭馬駒一樣。比喻把老人當作孩童輕慢對待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角弓》:“老馬反駒,不顧其后。”
    208

    量入

    成語拼音:
    liàng rù wéi chū
    成語解釋:
    量:衡量;入:收入;出:支出。根據收的多少來決定支出的用度。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王制》:“冢宰制國用,必于歲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國用……量入以出。”
    209

    禮讓

    成語拼音:
    lǐ ràng wéi guó
    成語解釋:
    治理。以禮所提倡的謙讓精神治理國家。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里仁》:“子曰:能以禮讓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國,如禮何?”
    210

    兩世

    成語拼音:
    liǎng shì wéi rén
    成語解釋:
    好象重新來到人間。形容在非常危險的情況中幸存下來。
    成語出處:
    211

    情貌

    成語拼音:
    lǐ wéi qíng mào
    成語解釋:
    意謂一個人的禮儀容止內心的顯現。情,情意;貌,容儀。貌和情互表里。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解老》:“禮情貌者也,文質飾者也。”
    212

    率以

    成語拼音:
    lǜ yǐ wéi cháng
    成語解釋:
    經常的事。
    成語出處:
    《北齊書·司馬子如傳》:“及其當還,高祖及武明后俱有賚遺,率以常。”宋·文天祥《與朱太博埴》:“騎馬囊飯,朝往夕還,率以常,而山外事一毫不接耳目矣。”
    213

    詈夷

    成語拼音:
    lì yí wéi zhí
    成語解釋:
    詈:咒罵;夷:伯夷;跖:盜跖。指將伯夷責罵盜跖。比喻顛倒黑白,誣蔑好人
    成語出處:
    明 沈德符《野獲編 言事 言官一言之失》:“其他占風望氣,詈夷跖,自棄名教者,固不可勝數矣。”
    214

    亂作胡

    成語拼音:
    luàn zuò hú wéi
    成語解釋:
    猶胡作非
    成語出處:
    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二折:“直這般無廉鮮恥,亂作胡。”
    215

    禮之用,和

    成語拼音:
    lǐ zhī yòng,hé wéi guì
    成語解釋:
    和:和諧,協調。按禮行事,當以和平和諧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學而》:“禮之用,和貴,先王之道,斯美。”
    216

    莫此

    成語拼音:
    mò cǐ wéi shèn
    成語解釋:
    沒有什么能超過這個的了。多指不良傾向或形勢嚴重。
    成語出處:
    宋·洪邁《容齋三筆》卷四:“名不雅古,莫此甚。”
    217

    靡所不

    成語拼音:
    mǐ suǒ bù wéi
    成語解釋:
    靡:無,沒有;:做。沒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壞事都干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78回:“男好女猶可言也,女好男,遂至無恥喪心,滅倫敗紀,靡所不,如武后、韋后、安樂公主、太平公主等是也。”
    218

    莫斯

    成語拼音:
    mò sī wéi shèn
    成語解釋:
    莫:無;甚:嚴重,超過。沒有什么能超過這個的了
    成語出處:
    南朝·宋·沈約《奏彈王源》:“玷辱流輩,莫斯甚。自古巨舋,莫斯甚。”
    219

    木石

    成語拼音:
    mù shí wéi tú
    成語解釋:
    徒:同類。與樹木石頭伴。指寄情山水,不問世事
    成語出處:
    《新唐書·柳宗元傳》:“用是更樂暗默,與木石徒,不復致意。”
    220

    邦本

    成語拼音:
    mín wéi bāng běn
    成語解釋:
    邦:國家。人民是立國之本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五子之歌》:“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 為的成語,帶為字的成語,包含為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