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為字的成語 (572個)

    181

    進退

    成語拼音:
    jìn tuì wéi nán
    成語解釋:
    見“進退兩難”。
    成語出處:
    《魏書·李沖傳》:“若容舟楫,必須停滯,師老糧乏,進退難。”
    182

    己有

    成語拼音:
    jù wéi jǐ yǒu
    成語解釋:
    據:占據。以不正當的手段占據國家、集體或他人的錢、財、物品等。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我故倡析居之儀,將大宅良田,強奴巧婢,悉據己有。”
    183

    己有

    成語拼音:
    jué wéi jǐ yǒu
    成語解釋:
    攫:奪取。有強行手段奪取別人的東西,占己有。
    成語出處:
    《列子 說符》:“因攫其金而去。”
    184

    茂草

    成語拼音:
    jū wéi mào cǎo
    成語解釋:
    謂雜草塞道。形容衰敗荒蕪的景象。鞠,通“鞫”。
    成語出處:
    《晉書·石勒載記》:“誠知晉之宗廟鞠茂草,亦猶洪川東逝,往而不還。”
    185

    茂草

    成語拼音:
    jū wéi mào cǎo
    成語解釋:
    謂雜草塞道。形容衰敗荒蕪的景象。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小弁》:“掓掓周道,鞫茂草。”
    186

    見義必

    成語拼音:
    jiàn yì bì wéi
    成語解釋:
    謂看到正義的事情就去做。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政》:“見義不,無勇也。”
    187

    見義當

    成語拼音:
    jiàn yì dāng wéi
    成語解釋:
    見“見義必”。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薦福碑》第四折:“趙實見義當,不行邪徑,就加你吉陽縣令。”
    188

    見義敢

    成語拼音:
    jiàn yì gǎn wéi
    成語解釋:
    見“見義勇”。
    成語出處:
    宋·曾鞏《太子賓客致仕陳公神道碑銘》:“吏明悟敏捷,見義敢,不少屈以求合。”
    189

    積以

    成語拼音:
    jī yǐ wéi cháng
    成語解釋:
    指習慣成自然。同“習以常”。
    成語出處:
    《舊唐書 張柬之傳》:“今姚府所置之官……唯知詭謀狡算,恣情割剝,貪叨動掠,積以常。”
    190

    集腋

    成語拼音:
    jí yè wéi qiú
    成語解釋:
    見“集腋成裘”。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聊齋自志》:“集腋裘,妄續《幽冥之錄》。”
    191

    訐以

    成語拼音:
    jié yǐ wéi zhí
    成語解釋:
    訐:攻擊別人短處;直:直率。揭發別人的隱私自認坦率。形容人品奸詐虛偽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陽貨》:“惡徼以知者,惡不孫以勇者,惡訐以直者。”
    192

    見義勇

    成語拼音:
    jiàn yì yǒng wéi
    成語解釋:
    義:正義;勇:勇敢;;做。見到正義的事情勇于去做。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政》:“見義不,無勇也。”
    193

    饑者易食,渴者易

    成語拼音:
    jī zhě yì wéi shí,kě zhě yì wéi yǐn
    成語解釋:
    饑餓的人什么食物都可以吃,口渴的人什么飲品都可以喝。比喻需要急迫的人容易滿足。
    成語出處:
    《孟子 公孫丑上》:“饑者易食,渴者易飲。”
    194

    寬大

    成語拼音:
    kuān dà wéi huái
    成語解釋:
    寬大:對人寬宏大量;懷:胸懷。對別人抱有寬大的胸懷。
    成語出處:
    馮玉祥《我所認識的蔣介石》第71章:“我們最好是寬大懷,不己甚。”
    195

    刻木

    成語拼音:
    kè mù wéi hú
    成語解釋:
    喻仿效雖不逼真,但還相似。
    成語出處:
    明·鄭瑗《井觀瑣言》第一卷:“揚氏《法言》、王氏《中說》,所謂刻木鵠者也。”
    196

    刻木

    成語拼音:
    kè mù wéi lì
    成語解釋:
    意思是不能受獄吏的污辱,即使是木頭做的獄吏也不能見他。形容獄吏的兇暴可畏。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路溫舒傳》:“畫地獄,議不入;刻木吏,期不對。”
    197

    抗顏

    成語拼音:
    kàng yán wéi shī
    成語解釋:
    抗顏:不看別人臉色,態度嚴正不屈。師:人師表。不他人所制約,不潮流所左右,這種意志堅定的人可以作學習的榜樣。
    成語出處:
    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梅,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師。”
    198

    狼狽

    成語拼音:
    láng bèi wéi jiān
    成語解釋:
    狼狽:傳說狽是與狼同類的野獸;因前腿短;要趴在狼身上才能行動。狼和狽常一起出外傷害牲畜。奸:做壞事。比喻壞人互相勾結一起干壞事。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詩翁畫客狼狽奸,怨女癡男鴛鴦并命。”
    199

    量才而

    成語拼音:
    liàng cái ér wéi
    成語解釋:
    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強。
    成語出處:
    200

    落草

    成語拼音:
    luò cǎo wéi kòu
    成語解釋:
    寇:盜賊。舊指逃入山林做強盜。
    成語出處:
    元 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三折:“某今在這宜秋山虎頭寨,落草寇,也是不得已而之。”
    * 為的成語,帶為字的成語,包含為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