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不字的成語 (3354個)

    601

    成語拼音:
    bù tòng bù yǎng
    成語解釋:
    比喻評論、批評等能觸及實質;沒切中要害;解決問題。
    成語出處:
    明 吳炳《情郵記 反噬》:“這事癢,卻是一個大題目。”
    602

    成語拼音:
    bù téng bù yǎng
    成語解釋:
    比喻說話做事只是做樣子,解決實際問題
    成語出處: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63回:“你們這班狗頭!打得太歲爺癢,好耐煩!”
    603

    冰炭言,冷熱自明

    成語拼音:
    bīng tàn bù yán,lěng rè zì míng
    成語解釋:
    比喻內心的誠意用表白,必然表現在行動上。
    成語出處:
    《晉書·王沈傳》:“堯、舜、周公所以能致忠諫者,以其款誠之心者也,冰炭言,而冷熱之質自明者,以其有實也。”
    604

    白頭

    成語拼音:
    bái tóu bù zhōng
    成語解釋:
    指夫婦能偕老。
    成語出處:
    清 沈復《浮生六記 閨房記樂》:“剔燈入帳,蕓已寒熱大作,余亦繼之,困頓兩旬。真所謂樂極災生亦是白頭終之兆。”
    605

    同戴天

    成語拼音:
    bù tóng dài tiān
    成語解釋:
    戴:加在頭上或用頭頂著。愿和仇敵在一個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極深
    成語出處:
    《公羊傳 莊公四年》“諱與仇狩也”漢何休注:“《禮》,父母之仇,同戴天。”
    606

    同凡響

    成語拼音:
    bù tóng fán xiǎng
    成語解釋:
    凡響:平凡的音樂;同于平凡的音樂。原指演唱特別出色;后泛指事物平凡;非常出色。
    成語出處:
    高云覽《小城春秋》第四章:“他那雙炯炯的攝人魂魄的眼睛,聰明的人一定會看出這是個同凡響的人物。”
    607

    探虎穴,得虎子

    成語拼音:
    bù tàn hǔ xué,bù dé hǔ zǐ
    成語解釋:
    探:探測。進老虎窩,能捉到小老虎。比喻冒險進入險境就能取得成果
    成語出處:
    《東觀漢記·班超傳》:“超悉會其吏士三十六人,酒酣激怒曰:‘探虎穴,得虎子。’”
    608

    探虎穴,安得虎子

    成語拼音:
    bù tàn hǔ xué,ān dé hǔ zǐ
    成語解釋:
    探:探測;安:怎么。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冒險進入險境就能取得成果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呂蒙傳》:“貧賤難可居,脫誤有功,富貴可致,且探虎穴,安得虎子?”
    609

    同流俗

    成語拼音:
    bù tóng liú sú
    成語解釋:
    流俗:流行的習俗。與世俗習氣同。形容品德高尚。
    成語出處:
    《禮記 射義》:“從流俗。
    610

    通水火

    成語拼音:
    bù tōng shuǐ huǒ
    成語解釋:
    形容跟人相往來。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孫寶傳》:“稚季耳目長,聞知之,杜門通水火。”顏師古注:“通水火,謂雖鄰伍亦往來也。”
    611

    通世務

    成語拼音:
    bù tōng shì wù
    成語解釋:
    了解社會上的情況
    成語出處:
    612

    通時宜

    成語拼音:
    bù tōng shí yí
    成語解釋:
    明白當時的形勢潮流
    成語出處:
    明·郎瑛《七修類稿·方頭》:“今人言通時宜而無顧忌者曰方頭。”
    613

    貪為寶

    成語拼音:
    bù tān wé bǎo
    成語解釋:
    表示以貪為可貴、崇高,也表示廉潔奉公。
    成語出處:
    《左傳 襄公十五年》,我以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
    614

    通文墨

    成語拼音:
    bù tōng wén mò
    成語解釋:
    通:精通;文墨:指寫文章、著述等。指人文化水平高或識字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5回:“小生舊日在那里住了數年,與他相交時,他雖是個通文墨的人,為見他與人結交真有義氣,是個好男子。”
    615

    腆之儀

    成語拼音:
    bù tiǎn zhī yí
    成語解釋:
    腆:豐厚;儀:禮物。豐厚的禮物。舊時送禮的謙辭。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三十三年》:“寡君聞吾子將步師出于敝邑,敢犒從者。腆敝邑,為從者之淹,居則具一日之積,行則備一夕之衛。”
    616

    祧之祖

    成語拼音:
    bù tiāo zhī zǔ
    成語解釋:
    祧:古代帝王的遠祖的祠堂。遷入祧廟的祖先。比喻創立某種事業而受到尊崇的人。
    成語出處:
    清 吳喬《答萬季野詩問》:“而知全無自己,以病為藥也。然在今日,遂為祧之祖,何也?”
    617

    祧之宗

    成語拼音:
    bù tiāo zhī zōng
    成語解釋:
    遷入祧廟的祖先。比喻創立某種事業而受到尊崇的人。祧:古代帝王的
    成語出處:
    清 黎庶昌《序》:“曾文正公略師班氏,其文規恢閎闊,遂崒然直嚌兩漢,況進于此者邪?故今斷以馬、班、韓、歐為百世祧之宗云。”
    618

    半文

    成語拼音:
    bàn wén bù bái
    成語解釋:
    見“半文半白”。
    成語出處:
    魯迅《關于翻譯的通信·來信》:“半文白,半死活的語言,對于大眾仍舊是順的。”
    619

    成語拼音:
    bù wēn bù huǒ
    成語解釋:
    瘟:戲曲沉悶乏味;火:比喻緊急急促。指戲曲沉悶乏味,也急促
    成語出處:
    620

    敝帷

    成語拼音:
    bǐ wéi bù qì
    成語解釋:
    指破舊之物也自有用處。
    成語出處:
    《禮記 檀弓下》:“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貢埋之,曰:‘吾聞之也,敝帷棄,為埋馬也;敝蓋棄,為埋狗也。’”
    * 不的成語,帶不字的成語,包含不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