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才德兼備的成語 (13個)
-
1
才德兼備
- 成語拼音:
- cái dé jiān bèi
- 成語解釋:
- 才:才能。德:品德。備:具備。才能和品德都具備。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娶小喬》第一折:“江東有一故友,乃魯子敬,此人才德兼備。”
-
2
春秋責備賢者
- 成語拼音:
- chūn qiū zé bèi xián zhě
- 成語解釋:
- 春秋:孔子修訂《春秋》書;賢者:指才德兼備的人。指《春秋》書對賢者常常責備,嚴格要求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太宗紀贊》:“然《春秋》書中,常責備賢者,是以后世君子之欲成人之美者,莫不嘆息于斯焉。”
-
3
德才兼備
- 成語拼音:
- dé cái jiān bèi
- 成語解釋:
- 品德和能力都具備。兼備:都具備。
- 成語出處:
- 《元史 豐臧夢解傳》:“乃舉夢解才德兼備,宜擢清要,以展所蘊。”
-
4
明揚側陋
- 成語拼音:
- míng yáng cè lòu
- 成語解釋:
- 側陋:之地位低下而才德兼備的賢人。明察薦舉出身微賤而德才兼備的人。
- 成語出處:
- 《尚書 堯典》:“明明揚側陋。”
-
5
斗重山齊
- 成語拼音:
- dǒu zhòng shān qí
- 成語解釋:
- 斗:北斗星;重:端莊;齊:同,并。像北斗星一樣令人敬仰,像泰山一般崇高。形容人才德兼備,享有崇高威望
- 成語出處: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痛追思舊日相隨,德業文章,斗重山齊。”
-
6
大人君子
- 成語拼音:
- dà rén jūn zǐ
- 成語解釋:
- 大人:古代尊稱;君子:指品行好的人。指才德兼備的人
- 成語出處:
- 清·王夫之《讀通鑒論·唐中宗》:“庸人視之,如推車于太行之險,大人君子視之,一葦可杭之淺者也。”
-
7
人才輩出
- 成語拼音:
- rén cái bèi chū
- 成語解釋:
- 人才:指德才兼備的人或有某種特長的人;輩出:成批地連續出現。有才能的人一批接一批涌來。形容人才一批接一批不斷涌現。
- 成語出處:
- 清 李漁《閑情偶寄 詞曲 格局第六》:“猶之詩、賦、古文以及時藝,其中人才輩出,一人勝似一人。”
-
8
人才濟濟
- 成語拼音:
- rén cái jǐ jǐ
- 成語解釋:
- 人才:指德才兼備的人或有某種特長的人。濟濟:眾多的樣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濟濟:眾多樣子。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62回:“閏臣見人才濟濟,十分歡悅。”
-
9
賢良方正
- 成語拼音:
- 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 成語解釋:
- 賢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漢武帝時推選的一種舉薦官吏后備人員的制度,唐宋沿用,設賢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備的好人品。
- 成語出處:
- 《史記·平準書》:“當是之時,招尊方正賢良文學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
10
方正賢良
- 成語拼音:
- fāng zhèng xián liáng
- 成語解釋:
- 方正:正直;賢良:才能,德行好。漢武帝時推選的一種舉薦官吏后備人員制度,唐宋沿用,設賢良科。指德才兼備的好人品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平準書》:“當是之時,招尊方正賢良文學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
11
任人唯賢
- 成語拼音:
- rèn rén wéi xián
- 成語解釋:
- 任用人只選擇德才兼備的人。
- 成語出處:
- 《尚書 咸有一德》:“任官惟賢才,左右惟其人。”
-
12
弸中彪外
- 成語拼音:
- péng zhōng biāo wài
- 成語解釋:
- 弸:充滿;彪:文采。指人內有才德,則有文采,自然外露。贊美德才兼備的人。
- 成語出處:
- 漢·揚雄《法言·君子》:“或問:‘君子言則成文,動則成德,何以也?’曰:‘以其弸中而彪外也。’”
-
13
懷材抱器
- 成語拼音:
- huái cái bào qì
- 成語解釋:
- 猶言德才兼備。材,才能;器,器度。
- 成語出處:
- 唐·封演《封氏聞見錄·匭使》:“東曰延恩匭,懷材抱器,希于聞達者投之。”
* 關于才德兼備的成語 形容才德兼備的成語 描述才德兼備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