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不字的成語 (3354個)

    621

    百聞如一見

    成語拼音:
    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成語解釋:
    聞:聽。聽到一百次;也如親眼見到一次。指多聽如親眼看到更可靠或印象更深刻。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趙充國傳》:“百聞如一見,兵難逾度,臣愿馳至金城,圖上方略。”
    622

    成語拼音:
    bù wén bù wèn
    成語解釋:
    聞:聽。聽也問。形容對有關的事情關心;過問。也作“聞”。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首回:“(唐明皇)除了選色征歌之外,一概付之問。”
    623

    成語拼音:
    bù wèn bù wén
    成語解釋:
    聞:聽。問也聽。形容對事情關心,很冷淡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所以這李紈雖青春喪偶,且居處于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聞,惟知侍親養子。”
    624

    成語拼音:
    bù wén bù wǔ
    成語解釋:
    能文,又能武。
    成語出處:
    唐 韓愈《瀧吏》詩:“知官在朝,有益國家?得無虱其間,文亦武。”
    625

    半文

    成語拼音:
    bàn wén bù zhí
    成語解釋:
    比喻毫無價值或無能、品格卑下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2回:“倘若事事讓他,他一定拿你看得半文值。”
    626

    忘溝壑

    成語拼音:
    bù wàng gōu hè
    成語解釋:
    溝壑:山溝。念念忘為正義而死,棄尸山溝。形容有為正義獻身的思想準備。也比喻人發跡之后忘過去貧賤的日子。
    成語出處: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下》:“志士忘在溝壑,勇士忘喪其元。”趙歧注:“志士守義者也,君子固窮,故常念死無棺槨沒溝壑而恨也。”
    627

    忘故舊

    成語拼音:
    bù wàng gù jiù
    成語解釋:
    故舊:舊交、舊友。忘記老朋友。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四折:“多謝大王忘故舊。”
    628

    忘久要

    成語拼音:
    bù wàng jiǔ yào
    成語解釋:
    久要:舊約,舊交。忘記舊友情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憲問》:“久要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629

    務空名

    成語拼音:
    bù wù kōng míng
    成語解釋:
    務:追求。追求虛名。形容踏踏實實地工作。
    成語出處:
    毛澤東《發刊詞》:“工人中間應該教育出大批的干部,他們應該有知識,有能力,務空名,會干實事。”
    630

    忘母訓

    成語拼音:
    bù wàng mǔ xùn
    成語解釋:
    忘記母親的教誨
    成語出處:
    631

    違農時

    成語拼音:
    bù wéi nóng shí
    成語解釋:
    違:遵守。耽誤農作物的耕種時節。
    成語出處: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違農時,谷可勝食也。”
    632

    誤農時

    成語拼音:
    bù wù nóng shí
    成語解釋:
    耽誤農作物的播種時節
    成語出處:
    鄧小平《貫徹執行中共中央關于土改與整黨工作的指示》:“必須注意領導人民加緊生產,誤農時,荒地,防止地富怠工和破壞。”
    633

    問青紅皂白

    成語拼音:
    bù wèn qīng hóng zào bái
    成語解釋:
    比喻分是非,問情由。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回:“何況這回巡捕做了原告,自然問青紅皂白,要懲辦被告了。”
    634

    畏強御

    成語拼音:
    bù wèi qiáng yù
    成語解釋:
    畏:畏懼、懼怕;強御:有權勢的人。剛正無私,怕有勢力的人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黨錮傳序》:“天下模楷李元禮,畏強御陳仲舉。”
    635

    問三七二十一

    成語拼音:
    bù wèn sān qī èr shí yī
    成語解釋:
    顧一切,問是非情由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75回:“逛窯姐兒的人,倘給老爺查著了,他問三七二十一,當街就打。”
    636

    為五斗米折腰

    成語拼音:
    bù wé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成語解釋:
    五斗米:指微薄的俸祿;折腰:下拜,彎腰行禮。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
    成語出處:
    《晉書 陶潛傳》:“吾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637

    無小補

    成語拼音:
    bù wú xiǎo bǔ
    成語解釋:
    補:補助,補益。多少有一點益處或多少有一點幫助。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全集 尚書一》:“諸家雖或淺近,要亦無小補,但在詳擇之耳。”
    638

    為已甚

    成語拼音:
    bù wéi yǐ shèn
    成語解釋:
    已甚:過分。做過分的事,要適可而止。多指對人的譴責或處罰要適可而止
    成語出處: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離婁下》:“仲尼為已甚者。”朱熹集注:“己,猶太也。楊氏曰:‘言圣人所為,本分之外,未加毫末。’”
    639

    問皂白

    成語拼音:
    bù wèn zào bái
    成語解釋:
    比喻分是非,問情由。
    成語出處:
    郁達夫《沉淪》五:“太陽已經起來了。他問皂白,一直的往東走去。”
    640

    舞之鶴

    成語拼音:
    bù wǔ zhī hè
    成語解釋:
    舞:舞蹈。舞蹈的鶴。比喻名副實的人。也用來譏諷人無能。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排調》:“昔羊叔子有鶴善舞,嘗向客稱之,客試使驅來,氃氋肯舞。”
    * 不的成語,帶不字的成語,包含不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