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1801

    棋布錯峙

    成語拼音:
    qí bù cuò zhì
    成語解釋:
    謂如對弈雙方所著棋子般交錯對峙。
    成語出處:
    宋·蘇軾《代滕甫論西夏書》:“陛下因而分裂之,即用其酋豪,命以爵秩,棋布錯峙,務使相仇。”
    1802

    強本弱枝

    成語拼音:
    qiáng běn ruò zhī
    成語解釋:
    強干弱枝。
    成語出處:
    《梁書·張纘傳》:“所以居宗振末,強本弱枝,聞古今之通制,歷盛衰而不移。”
    1803

    強本弱支

    成語拼音:
    qiáng běn ruò zhī
    成語解釋:
    見“強本弱枝”。
    成語出處:
    《新唐書·高季輔傳》:“強本弱支,自古常事。”
    1804

    輕薄無知

    成語拼音:
    qīng báo wú zhī
    成語解釋:
    謂輕佻浮薄,沒有知識。
    成語出處: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70卷:“即輕薄無知泛濫之徒,豈可見天地之心乎?”
    1805

    旗布星峙

    成語拼音:
    qí bù xīng zhì
    成語解釋:
    猶言星羅棋布。
    成語出處:
    漢·王粲《游海賦》:“若夫長洲別島,旗布星峙。”
    1806

    七步之才

    成語拼音:
    qī bù zhī cái
    成語解釋:
    形容人有才氣;文思敏捷。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807

    將伯之呼

    成語拼音:
    qiāng bó zhī hū
    成語解釋:
    指求人幫助。
    成語出處:
    清·嚴復《浮生六記》第三卷:“余欲再至靖江,作將伯之呼。”
    1808

    強不知以為知

    成語拼音:
    qiǎng bù zhī yǐ wéi zhī
    成語解釋:
    不懂裝懂。
    成語出處:
    明 凌蒙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一卷:“都管強不知以為知,逐葉翻翻,一直翻到后面去。”
    1809

    將伯之助

    成語拼音:
    qiāng bó zhī zhù
    成語解釋:
    將:請求;伯:長者。請求長者幫助。指別人對自己的幫助。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正月》:“載輸爾載,將伯助予。”
    1810

    奇辭奧旨

    成語拼音:
    qí cí ào zhǐ
    成語解釋:
    奇辭:奇妙的文辭;奧旨:深奧的含義。形容文章語言奇麗,含義深厚
    成語出處:
    唐·韓愈《讀儀禮》:“于是撮其大要,奇辭奧旨著于篇。”
    1811

    氣充志定

    成語拼音:
    qì chōng zhì dìng
    成語解釋:
    充:充實,充足。精力充沛,意志堅定
    成語出處:
    《明史·范濟傳》:“磨礱砥礪,使其氣充志定,卓然成材,然后舉而用之,以任天下國家事無難矣!”
    1812

    前車之鑒

    成語拼音:
    qián chē zhī jiàn
    成語解釋:
    前車:前面的車子;鑒:鏡子。前面車子翻了的教訓。比喻從前人的失敗中得來的教訓。
    成語出處:
    漢 劉向《說苑 善說》:“《周書》曰:‘前車覆,后車戒。’”
    1813

    氣充志驕

    成語拼音:
    qì chōng zhì jiāo
    成語解釋:
    謂心滿意得,驕傲自大。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人間訓》:“遂合諸侯于嘉陵,氣充志驕,淫侈無度。”
    1814

    七尺之軀

    成語拼音:
    qī chǐ zhī qū
    成語解釋:
    軀:身體。成年男子的身軀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勸學》:“口耳之間,則四寸耳,偈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1815

    窮池之魚

    成語拼音:
    qióng chí zhī yú
    成語解釋:
    窮池:無水的池子。干涸池中的魚。比喻處境艱難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三回:“何乃進不偶用,退不獲安,呼吸若窮池之魚,行止比失林之鳥,憂傷之心,不能亡已!”
    1816

    淺嘗輒止

    成語拼音:
    qiǎn cháng zhé zhǐ
    成語解釋:
    淺:初步;輒:就。略微嘗試一下就停止了。形容學習不深入鉆研。
    成語出處:
    清 彭養鷗《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嘗,茍文人墨客,淺嘗輒止,用以悅性陶情,有何不可?”
    1817

    氣得志滿

    成語拼音:
    qì dé zhì mǎn
    成語解釋:
    形容春風得意,心滿意足的樣子。
    成語出處:
    唐·韓愈《荊潭唱和詩序》:“是故文章之作,恒發于羈旅草野,至若王公貴人,氣得志滿,非性能而好之則不暇以為。”
    1818

    取而代之

    成語拼音:
    qǔ ér dài zhī
    成語解釋:
    奪取別人的地位、權利而代替他。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1819

    去而之他

    成語拼音:
    qù ér zhī tā
    成語解釋:
    去:離開;之:往。離開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去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去而之他。”
    1820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成語拼音:
    qiǎo fù nán wéi wú mǐ zhī chuī
    成語解釋:
    巧媳婦沒有米也做不出飯來。比喻沒有必要的條件;什么也干不出來。
    成語出處:
    宋 陸游《老學庵筆記》第三卷:“僧曰:‘巧婦安能作無面湯餅乎?’”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