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1761

    盤石之安

    成語拼音:
    pán shí zhī ān
    成語解釋:
    形容極其安定穩固。
    成語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富國》:“為名者否,為利者否,為忿者否,則國安于盤石,壽于旗翼。”
    1762

    磐石之安

    成語拼音:
    pán shí zhī ān
    成語解釋:
    形容極穩固。
    成語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富國》:“為名者否,為利者否,為忿者否,則國安于磐石,壽于旗翼。”
    1763

    磐石之固

    成語拼音:
    pán shí zhī gù
    成語解釋:
    比喻堅固不可動搖。
    成語出處:
    《晉書·陸機傳》:“裁其親疏之宜,使萬國相難,以成盤石之固。”
    1764

    盤石之固

    成語拼音:
    pán shí zhī gù
    成語解釋:
    比喻堅固不可動搖。
    成語出處:
    《晉書·陸機傳》:“于是乎立其封疆之典,裁其親疏之宜,使萬國相難,以成盤石之固。”
    1765

    平生之好

    成語拼音:
    píng shēng zhī hào
    成語解釋:
    平生:一生;好:愛好。指一生的愛好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臧洪傳》:“惟平生之好,以屈節而茍生。”
    1766

    破碎支離

    成語拼音:
    pò suì zhī lí
    成語解釋:
    支離:分散。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體
    成語出處:
    朱自清《比興》:“一類可以說是毛、鄭的影響,不過破碎支離,變本加厲。”
    1767

    平生之愿

    成語拼音:
    píng shēng zhī yuàn
    成語解釋:
    平生:一生。指一生的志愿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4卷:“公子聽說,兩手加額:‘趁我平生之愿矣。’”
    1768

    濮上之音

    成語拼音:
    pú shàng zhī yīn
    成語解釋:
    濮上:古地名。靡靡之音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樂書》:“故聞此聲必于濮水之上,先聞此聲者國削。”
    1769

    平生之志

    成語拼音:
    píng shēng zhī zhì
    成語解釋:
    平生:一生。指一生的志向
    成語出處:
    唐·杜甫《夢李白》:“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1770

    胼手胝足

    成語拼音:
    pián shǒu zhī zú
    成語解釋:
    胼、胝:手掌足底因長期磨擦而長出的老繭。手上和腳上都生了繭子。形容長期辛苦勞動。
    成語出處:
    宋 朱熹《九江彭蠡辨》:“凡禹之所為,過門不入,胼手胝足,而不以為病者,為欲大濟天下昏墊之足,以衣且食而遂其生耶!”
    1771

    普天之下

    成語拼音:
    pǔ tiān zhī xià
    成語解釋:
    指整個天下;遍天下。
    成語出處:
    《詩經 小雅 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1772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成語拼音:
    pǔ tiān zhī xià,mò fēi wáng tǔ
    成語解釋:
    普:普遍,全。蒼天之下都是天子的轄地。指大一統思想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七年》:“故《詩》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1773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成語拼音:
    pǔ tiān zhī xià,mò fēi wáng tǔ
    成語解釋:
    溥:通“普”,普遍,全。蒼天之下都是天子的轄地。指大一統思想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1774

    破桐之葉

    成語拼音:
    pò tóng zhī yè
    成語解釋:
    比喻已分不可復合的事物。
    成語出處:
    《新唐書 李泌傳》:“時李懷光叛,歲又蝗旱,議者欲赦懷光。帝博問群臣,泌破一桐葉附使以進,曰:‘陛下與懷光,君臣之分不可復合,如此葉矣。’由是不赦。”
    1775

    潘文樂旨

    成語拼音:
    pān wén lè zhǐ
    成語解釋:
    《晉書·樂廣傳》:“廣善清言而不長于筆,將讓尹,請潘岳為表。岳曰:‘當得君意。’廣乃作二百句語,述己之志。岳因取次比,便成名筆。時人咸云:‘若廣不假岳之筆,岳不取廣之旨,無以成斯美也。’”后因以“潘文樂旨”指美好文章的文辭與意旨。
    成語出處:
    《晉書·樂廣傳》:“廣善清言而不長于筆,將讓尹,請潘岳為表。岳曰:‘當得君意。’廣乃作二百句語,述己之志。岳因取次比,便成名筆。時人咸云:‘若廣不假岳之筆,岳不取廣之旨,無以成斯美也。’”
    1776

    貧無立錐之地

    成語拼音:
    pín wú lì zhuī zhī dì
    成語解釋:
    窮得連可以插下錐子那樣小的地方都沒有。形容窮困之極。
    成語出處: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四:“十子者,不能親也,無置錐之地,而王公不能與爭名,則是圣人之未得志者也。”《漢書·食貨志》:“富者田連仟佰,貧者亡(無)立錐之地。”
    1777

    片文只事

    成語拼音:
    piàn wén zhī shì
    成語解釋:
    指零碎不全的佚文軼事。
    成語出處:
    《宋書·志序》:“司馬遷制一家之言,始區別名題,至乎禮儀刑政,有所不盡,乃于紀傳之外,創立八書,片文只事,鴻纖備舉。”
    1778

    貧無置錐

    成語拼音:
    pín wú zhì zhuī
    成語解釋:
    猶言貧無立錐。語本《莊子·盜跖》:“堯舜有天下,子孫無置錐之地。”
    成語出處:
    語出《莊子·盜跖》:“堯舜有天下,子孫無置錐之地。”
    1779

    片文只字

    成語拼音:
    piàn wén zhī zì
    成語解釋:
    指少數的幾句話語
    成語出處: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爭解元》:“孜孜以薦賢為急務,雖州里白丁,片文只字求貢于有司者,莫不盡禮接之。”
    1780

    皮相之見

    成語拼音:
    pí xiàng zhī jiàn
    成語解釋:
    皮相:從表面上看。沒有說到點子上的膚淺看法。
    成語出處:
    郭沫若《序引》:“這種皮相之見,不識何以竟能深入人心而牢不可拔。”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