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1621

    滅門之禍

    成語拼音:
    miè mén zhī huò
    成語解釋:
    滅:消滅;門:家,家族。滿門老少皆被誅滅的災禍
    成語出處:
    《周書·王軌傳》:“皇太子,國之儲副,事有蹉跌,便至滅門之禍。”
    1622

    靡靡之樂

    成語拼音:
    mí mí zhī lè
    成語解釋:
    同“靡靡之音”。
    成語出處:
    《韓非子·十過》:“此師延之所作,與紂為靡靡之樂也……先此聲者,其國必削。”《史記·殷本紀》:“于是使師涓作新淫聲,北里之舞,靡靡之樂。”
    1623

    靡靡之聲

    成語拼音:
    mí mí zhī shēng
    成語解釋:
    同“靡靡之音”。
    成語出處:
    《南史·宋紀中·前廢帝》:“事畢,將奏靡靡之聲。”
    1624

    冥漠之鄉

    成語拼音:
    míng mò zhī xiāng
    成語解釋:
    見“冥漠之都”。
    成語出處:
    明·歸有光《祭妻祖父母文》:“方其數盡,何有于老,同返于冥漠之鄉。”
    1625

    靡靡之音

    成語拼音:
    mǐ mǐ zhī yīn
    成語解釋:
    靡靡:頹廢萎靡。使人萎靡、頹唐的聲音。形容頹廢、萎靡或淫蕩的音樂。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十過》:“師曠曰:‘此師延之所作,與紂為靡靡之樂也。’”
    1626

    冥冥之志

    成語拼音:
    míng míng zhī zhì
    成語解釋:
    冥冥:專默精誠。專默精誠的意志。形容有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勸學》:“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
    1627

    莫逆之交

    成語拼音:
    mò nì zhī jiāo
    成語解釋:
    逆:違背;抵觸;交:交情;友誼。情意投合;極其要好的朋友。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大宗師》:“三人相視而笑,莫逆于心,遂相與為友。”
    1628

    母難之日

    成語拼音:
    mǔ nán zhī rì
    成語解釋:
    指自己的生日。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17回:“后日是我母難之日,二公可光顧光顧?”
    1629

    莫逆之友

    成語拼音:
    mò nì zhī yǒu
    成語解釋:
    莫:沒有;逆:抵觸。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
    成語出處:
    《周書·張軌傳》:“與樂安孫樹仁為莫逆之友,每易衣而出。”
    1630

    鳴琴而治

    成語拼音:
    míng qín ér zhì
    成語解釋:
    指以禮樂教化人民,達到“政簡刑清”的統治效果。舊時常用做稱頌地方官的諛詞。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察賢》:“宓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
    1631

    美芹之獻

    成語拼音:
    měi qín zhī xiàn
    成語解釋:
    用以自謙所獻菲薄,不足當意。
    成語出處:
    《列子·楊朱》:“昔人有美戎菽,甘苔莖、芹萍子者,對鄉豪稱之。鄉豪取而嘗之,蜇于口,慘于腹。眾哂而怨之,其人大慚。”
    1632

    麥丘之祝

    成語拼音:
    mài qiū zhī zhù
    成語解釋:
    指直言之諫
    成語出處:
    清 顧炎武《答徐甥公肅書》:“忘其出位,貢此狂言,請賦《祈招》之詩,以代麥丘之祝。”
    1633

    面如凝脂

    成語拼音:
    miàn rú níng zhī
    成語解釋:
    凝脂:凝結的脂肪。比喻臉色潔白柔滑。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面如凝脂,眼如點漆,此神仙中人。”
    1634

    懵然無知

    成語拼音:
    měng rán wú zhī
    成語解釋:
    懵:無知的樣子。一無所知的樣子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與元九書》:“除讀書屬文外,其它懵然無知。”
    1635

    末如之何

    成語拼音:
    mò rú zhī hé
    成語解釋:
    猶言無法對付,莫可奈何。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塞難》:“吾所以不能默者,冀夫可上可下者,可引致耳。其不移者,古人已末如之何也。”
    1636

    明如指掌

    成語拼音:
    míng rú zhǐ zhǎng
    成語解釋:
    形容對情況非常清楚,好象指著自己的手掌給人看。
    成語出處:
    清·馮鎮巒《讀雜說》:“予于《聊齋》,鉤清段明,明如指掌。”
    1637

    漠然置之

    成語拼音:
    mò rán zhì zhī
    成語解釋:
    漠然:冷淡的樣子;置:放;擱置。毫不關心地把事情擱到一邊;形容對人或事態度冷淡;不關心;不理不睬。
    成語出處:
    宋 高斯得《恥堂存稿 直前奏事》:“今被災之地既廣,舊由比固當悉援,然亦安可漠然視之,然徒責之諸司州郡乎?”
    1638

    靡所底止

    成語拼音:
    mí suǒ dǐ zhǐ
    成語解釋:
    謂沒有止境。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祈父》:“胡轉予于恤,靡所底止。”
    1639

    貿首之仇

    成語拼音:
    mào shǒu zhī chóu
    成語解釋:
    貿首:要得到對方的頭顱。指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成語出處:
    《戰國策·楚策二》:“甘茂與樗里疾,貿首之仇也。”
    1640

    貿首之讎

    成語拼音:
    mào shǒu zhī chóu
    成語解釋:
    形容仇恨極深,乃欲謀取對方的頭顱才甘心。貿,通“牟”。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二》:“甘茂與樗里疾,貿首之讎也。”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