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1081

    懷質抱真

    成語拼音:
    huái zhì bào zhēn
    成語解釋:
    指人格和品德純潔高尚,質樸無華。同“懷真抱素”。
    成語出處:
    《梁書 武帝紀上》:“其有勇退忘進,懷質抱真者,選部或以未經朝謁,難于進用。”
    1082

    胡枝扯葉

    成語拼音:
    hú zhī chě yè
    成語解釋:
    亦作“胡支扯葉”。東拉西扯,不著邊際。
    成語出處:
    《金瓶梅詞話》第三七回:“瓶兒道:‘你這老貨偏有這些胡枝扯葉的。你明日不來,我和你答話。’”
    1083

    呼之或出

    成語拼音:
    hū zhī huò chū
    成語解釋:
    呼:招呼;之:代詞,指代呼喚的對象。形容所描繪的人物生動逼真,也指人選已醞釀成熟,即將就任
    成語出處:
    宋·蘇軾《郭忠恕畫贊序》:“空蒙寂歷,煙雨滅沒,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1084

    悔之何及

    成語拼音:
    huǐ zhī hé jí
    成語解釋:
    悔:后悔。后悔也來不及了
    成語出處:
    《孔子家語·致思》:“吾有三失,晚而自覺,悔之何及!”
    1085

    喝雉呼盧

    成語拼音:
    hè zhì hū lú
    成語解釋:
    喝:喊叫;盧、雉:古時賭具上的兩種彩;呼:高叫。泛指賭博賭興正濃的情態
    成語出處: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四卷:“擲骰者,喝雉呼盧;善射者,穿楊貫虱。”
    1086

    患至呼天

    成語拼音:
    huàn zhì hū tiān
    成語解釋:
    患:禍患;呼:喊。形容事前不作準備,災禍臨頭,求天救助。
    成語出處: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二:“患至而后呼天,不亦晚乎!”
    1087

    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成語拼音:
    hū zhī jí lái,huī zhī jí qù
    成語解釋:
    即:就,立刻;揮:揮手。叫他來就來,叫他走就走。形容統治階級對下屬或奴才的任意使喚。
    成語出處:
    《史記·汲鄭列傳》:“使黯(汲黯)任職居官,無以逾人。然至其輔少主,守城深堅,招之不來,麾之不去,雖自謂賁育亦不能奪之矣。”
    1088

    麾之即去

    成語拼音:
    huī zhī jì qù
    成語解釋:
    命令他走就離開。形容服從指揮,聽候調遣
    成語出處:
    宋 辛棄疾《沁園春 將止酒戒酒杯勿使近》詞:“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之須來。’”
    1089

    呼之即至,揮之即去

    成語拼音:
    hū zhī jí zhì,huī zhī jí qù
    成語解釋:
    呼:召喚;即:就,立刻;揮:揮手。叫他來就來,叫他走就走。形容任意使喚支使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9回:“潘金蓮房中,養著一只白獅子貓兒……呼之即至,揮之即去,婦人常叫他雪賊。”
    1090

    畫脂鏤冰

    成語拼音:
    huà zhī lòu bīng
    成語解釋:
    鏤:雕刻。在沒脂上繪畫,在冰上雕刻。比喻勞而無功。
    成語出處:
    漢 桓寬《鹽鐵論 殊路》:“故內無其質而外學其文,雖有賢師良友,若畫脂鏤冰,費日損功。”
    1091

    虎擲龍拿

    成語拼音:
    hǔ zhì lóng ná
    成語解釋:
    擲:掙扎跳躍。指龍虎互相爭斗。比喻激烈的搏斗。
    成語出處:
    金 元好問《楚漢戰處》詩:“虎擲龍拿不兩存,當年曾此賭乾坤。”
    1092

    鵠峙鸞停

    成語拼音:
    hú zhì luán tíng
    成語解釋:
    形容人儀態端莊,姿容秀美。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四賢記 會母》:“看他眉兒秀,額兒峣,鵠峙鸞停一俊髦。”
    1093

    鵠峙鸞翔

    成語拼音:
    hú zhì luán xiáng
    成語解釋:
    形容筆勢挺拔而飄逸。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擬上萬幾之暇臨摹法書特賜諸臣御書各一幅群臣謝表》:“迨后羲獻齊名,喜行間之縈蛇綰蚓;柳顏并著,驚紙上之鵠峙鸞翔。”
    1094

    蕙質蘭心

    成語拼音:
    huì zhì lán xīn
    成語解釋:
    蕙:一種香草;蘭:蘭花。蕙草樣的心地,蘭花似的本質。比喻女子心地純潔,性格高雅
    成語出處:
    宋·柳永《離別難》:“有天然蕙質蘭心,美韶容,何啻值千金。”
    1095

    悔之莫及

    成語拼音:
    huǐ zhī mò jí
    成語解釋:
    悔:后悔。后悔也來不及了
    成語出處:
    東漢·董卓《到澠池上書請收張讓等》:“及溺呼船,悔之莫及。”
    1096

    恨之切骨

    成語拼音:
    hèn zhī qiē gǔ
    成語解釋:
    之:代詞,指所恨對象。形容痛恨到極點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屢遭虜騎蹂躪,莫不義憤填膺,恨之切骨,只要朝廷稍加激動,十萬之眾不難指日集合。”
    1097

    恨之入骨

    成語拼音:
    hèn zhī rù gǔ
    成語解釋:
    之:代詞;指所恨對象。恨到骨頭里去了。形容懷恨極深。
    成語出處:
    晉 葛洪《自序》:“見侵者則恨之入骨,劇于血仇。”
    1098

    壞植散群

    成語拼音:
    huài zhí sàn qún
    成語解釋:
    ①解散朋黨。②指離心離德。
    成語出處:
    章炳麟《別錄》第一卷:“經涉人事,憂患漸多,目之所睹,耳之所聞,壞植散群,四海皆是。”
    1099

    擿植索涂

    成語拼音:
    huài zhí suǒ tú
    成語解釋:
    見“擿埴索涂”。
    成語出處:
    唐·段成式《酉陽雜姐續集·支諾皋上》:“方之蒙袂輯履,有憤于黔婁,擿植索涂,見稱于揚子,差不同耳。”
    1100

    悔之無及

    成語拼音:
    huǐ zhī wú jí
    成語解釋:
    無及:來不及。后悔也來不及了。指做事或說話不當;過后才察覺到;但已經無可挽回。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董卓傳》:“及溺乎船,悔之無及。”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