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2701

    懸磬之居

    成語拼音:
    xuán qìng zhī jū
    成語解釋:
    磬:石制樂器。屋里就像掛著石磬一樣。形容家貧如洗,一無所有
    成語出處:
    三國·魏·應璩《與韋仲將書》:“夫以原憲懸磬之居,而值皇天無已之雨,薪芻既盡,谷亦傾匱。”
    2702

    修齊治平

    成語拼音:
    xiū qí zhì píng
    成語解釋:
    泛指倫理哲學和政治理論。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2703

    鄉曲之情

    成語拼音:
    xiāng qū zhī qíng
    成語解釋:
    鄉曲:鄉里。同鄉的情誼
    成語出處:
    唐·牛肅《吳保安》:“側聞吾子急人之憂,不遺鄉曲之情,忽垂特達之眷,使保安得執鞭弭,以奉周施。”
    2704

    蕭墻之危

    成語拼音:
    xiāo qiáng zhī wēi
    成語解釋:
    蕭墻: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墻。在內部發生禍亂的危險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用人》:“不謹蕭墻之患,而固金城于遠境。”
    2705

    血氣之勇

    成語拼音:
    xuè qì zhī yǒng
    成語解釋:
    指憑一時感情沖動產生的勇氣。
    成語出處:
    《孟子 公孫丑上》:“夫子過孟賁遠矣。”宋 朱熹集注:“孟賁血氣之勇。”
    2706

    鄉曲之譽

    成語拼音:
    xiāng qū zhī yù
    成語解釋:
    鄉曲:鄉里。同鄉的稱譽
    成語出處: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仆少負不羈之行,長無鄉曲之譽。”
    2707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成語拼音:
    xuá rú bù jí,yóu kǒng shī zhī
    成語解釋:
    學習好像追趕什么,總怕趕不上,趕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學習勤奮,進取心強。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成語出處:
    《論語·秦伯》:“子日:‘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2708

    小人得志

    成語拼音:
    xiǎo rén dé zhì
    成語解釋:
    小人:舊指道德低下或行為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權勢。
    成語出處:
    南朝·宋·何承天《為謝晦檄京邑》:“若使小人得志,君子道消。”
    2709

    行若狗彘

    成語拼音:
    xíng ruò gǒu zhì
    成語解釋:
    指人無恥,行為像豬狗一樣。
    成語出處:
    西漢 賈誼《論治安策》:“故此一豫讓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
    2710

    襲人故智

    成語拼音:
    xí rén ɡù zhì
    成語解釋:
    襲:因襲,套用。智:指計算。套用別人使用過的計策。
    成語出處:
    2711

    學然后知不足

    成語拼音:
    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
    成語解釋:
    困:貧乏。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點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2712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成語拼音:
    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jiāo rán hòu zhī kùn
    成語解釋:
    困:貧乏。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2713

    霄壤之別

    成語拼音:
    xiāo rǎng zhī bié
    成語解釋:
    天和地,一極在上,一級在下,比喻差別極大。
    成語出處:
    魯迅《兩地書 致許廣平121》:“北平久不下雨,比之南方的梅雨天,真有‘霄壤之別’。”
    2714

    先入之見

    成語拼音:
    xiān rù zhī jiàn
    成語解釋:
    指在對某事物進行調查研究之前就形成或接受的看法。指成見。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息夫躬傳》:“唯陛下觀覽古戒,反覆參考,無以先入之語為主。”
    2715

    心如止水

    成語拼音:
    xīn rú zhǐ shuǐ
    成語解釋:
    形容心境平靜,毫無雜念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軌;齒牙相軋,波瀾四起。公獨何人,心如止水;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2716

    霄壤之殊

    成語拼音:
    xiāo rǎng zhī shū
    成語解釋:
    霄:云霄,也指天。壤:土地。天和地般不同。形容差別很大。亦作“霄壤之別”。
    成語出處: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醉吟先生》:“善惡智愚,相背絕遠,何啻霄壤之殊。”
    2717

    兇豎得志

    成語拼音:
    xiōng shù dé zhì
    成語解釋:
    豎:童仆;兇豎:兇惡的小人。兇惡的小人得行其志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竇武傳》:“當是時,兇豎得志,士大夫皆喪其氣矣。”
    2718

    洗手奉職

    成語拼音:
    xǐ shǒu fèng zhí
    成語解釋:
    洗手:使手干凈,比喻廉潔;奉職:擔任職務。比喻忠于職守,廉潔奉公。
    成語出處:
    唐·韓愈《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監胡良公墓神道碑》:“建中四年,侍郎趙贊為度支使,薦公為監察御史,主饋給渭橋以東軍,洗手奉職,不以一錢假人。”
    2719

    銷神流志

    成語拼音:
    xiāo shén liú zhì
    成語解釋:
    消耗精神,喪失意志。
    成語出處:
    明·楊慎《冶容誨淫》:“女之艷媚,亦令人銷神流志。”
    2720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成語拼音:
    xiū shēn qí jiā zhì guó píng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提高自身修養,理好家政,治理好所在的地區,最后使全國安寧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大學》:“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