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2741

    謏聞之陋

    成語拼音:
    xiǎo wén zhī lòu
    成語解釋:
    謏聞:小有名聲。僅有小小的名氣,學識很淺陋
    成語出處:
    《明史·王鏊傳》:“數年之后,士類濯磨,必以通經學古為高,脫去謏聞之陋。”
    2742

    先為之容

    成語拼音:
    xiān wéi zhī róng
    成語解釋:
    容:雕飾,形容。事先為人介紹宣傳
    成語出處:
    漢·鄒陽《于獄上書自明》:“蟠木根柢,輪囷離奇,而為萬乘器者,何則?以左右先為之容也。”
    2743

    弦外之響

    成語拼音:
    xián wài zhī xiǎng
    成語解釋:
    比喻言外之意。
    成語出處:
    王國維《人間詞話》四二:“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
    2744

    羞惡之心,人皆有之

    成語拼音:
    xiū wù zhī xīn,rén jiē yǒu zhī
    成語解釋:
    羞:羞愧;惡:恥。羞恥的心情,人人都會有的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告子上》:“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2745

    弦外之音

    成語拼音:
    xián wài zhī yīn
    成語解釋:
    原指音樂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話里間接透露,而不是明說出來的意思。
    成語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第三卷:“故言盡而意亦止,絕無弦外之音,味外之味。”
    2746

    弦外之意

    成語拼音:
    xián wài zhī yì
    成語解釋:
    弦:樂器上發音的絲線。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話里間接透露;而不是明說出來的意思。
    成語出處:
    《南史 范曄傳》:“其中體趣,言之不可盡。弦外之意,虛響之音,不知所從而來。”
    2747

    洗心革志

    成語拼音:
    xǐ xīn gé zhì
    成語解釋:
    革:改變。洗去邪惡的想法,改變舊有的心思和意向
    成語出處:
    《晉書·潘岳傳》:“皆延頸以視,傾耳以聽,希道慕企,洗心革志,想洙泗之風,歌來蘇之惠。”
    2748

    心向往之

    成語拼音:
    xīn xiàng wǎng zhī
    成語解釋:
    對某個人或事物心里很向往。向往:想望;之:古漢語代詞。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孔子世家》:“《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
    2749

    心鄉往之

    成語拼音:
    xīn xiāng wǎng zhī
    成語解釋:
    對某人或某些事物心里很仰慕。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
    2750

    心小志大

    成語拼音:
    xīn xiǎo zhì dà
    成語解釋:
    辦事小心,抱負遠大。
    成語出處:
    《淮南子·主術訓》:“凡人之論,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圓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鮮。”
    2751

    星星之火

    成語拼音:
    xīng xīng zhī huǒ
    成語解釋:
    一點點小火星。比喻開始時微小;但有遠大發展前途的新事物。多比喻新興的革命力量。
    成語出處:
    明 張居正《答云南巡撫何萊山論夷情》:“貪黷有司及四方無籍奸徒竄入其中者,激而構扇之,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2752

    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成語拼音:
    xīng xīng zhī huǒ,suì chéng liáo yuán
    成語解釋:
    一點點小火星可以燒掉大片原野。比喻開始時微小,但有遠大發展前途的新事物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答云南巡撫何萊山論夷情》:“究觀近年之事,皆起于不才武職、貪黷有司及四方無賴奸徒竄入其中激而構扇之,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2753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成語拼音:
    xīng xīng zhī huǒ,kě yǐ liáo yuán
    成語解釋:
    一點點小火星可以燒掉大片原野。比喻開始時微小,但有遠大發展前途的新事物
    成語出處:
    《尚書·盤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張鴻《續孽海花》第57回:“你不輕視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曉得怎么結局呢!”
    2754

    隙穴之窺

    成語拼音:
    xì xué zhī kuī
    成語解釋:
    比喻執著地努力,最后達到目的。
    成語出處:
    清·龔自珍《太倉王中堂奏疏書后》:“掞區區抱螻蟻之忠,逞隙穴之窺,于康熙五十六年、五十九年、六十年,奏請冊立皇太子,疏前后十余上。”
    2755

    宵小之徒

    成語拼音:
    xiāo xiǎo zhī tú
    成語解釋:
    宵小:盜賊。指盜匪壞人之流
    成語出處:
    清·黃六鴻《城廂·防守》:“外有曠僻無人之地,恐宵小從此出入。”
    2756

    雄心壯志

    成語拼音:
    xióng xīn zhuàng zhì
    成語解釋:
    偉大的理想;宏偉的志愿。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蘇才翁挽詩二首》:“柳岸撫柩送歸船,雄心壯志兩崢嶸,誰謂中年志不成。”
    2757

    先意承指

    成語拼音:
    xiān yì chéng zhǐ
    成語解釋:
    見“先意承志”。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臣節》:“先意承指者,佞諂之徒也。”
    2758

    先意承志

    成語拼音:
    xiān yì chéng zhì
    成語解釋:
    指孝子不等父母開口就能順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諂媚逢迎。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祭義》:“君子之所為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于道。”
    2759

    先意承旨

    成語拼音:
    xiān yì chéng zhǐ
    成語解釋:
    先意:超先想到;承旨:遵從意旨。原指不等父母開口就能迎合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上級意圖,極力奉承。
    成語出處:
    《韓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諾諾,先意承旨,觀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禮記·祭義》:“君子之所為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于道。”
    2760

    先意希旨

    成語拼音:
    xiān yì xī zhǐ
    成語解釋:
    同“先意承志”。
    成語出處:
    唐·陳鴻《長恨歌傳》:“蓋才智明慧,善巧便佞,先意希旨,有不可形容者。”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