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2461

    枉尺直尋

    成語拼音:
    wǎng chǐ zhí xún
    成語解釋:
    枉:彎曲;直:伸直;尋:古量名,八尺。屈折的只有一尺,伸直的卻有一尋。比喻在小處委屈一些,以求得較大的好處。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尋,宜若可為也。”朱熹集注:“枉,屈也;直,伸也。八尺為尋,所屈者小,所伸者大也。”
    2462

    無恥之尤

    成語拼音:
    wú chǐ zhī yóu
    成語解釋:
    尤:特別突出的。無恥之中最無恥的。
    成語出處:
    清 王士禛《分甘余話》:“二子可謂失其本心,無恥之尤者也。”
    2463

    未定之天

    成語拼音:
    wèi dìng zhī tiān
    成語解釋:
    比喻事情還沒有著落或還沒有決定。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回:“莫若此時趁事在成敗未定之天,自己先留個地步。”
    2464

    萬代之業

    成語拼音:
    wàn dài zhī yè
    成語解釋:
    傳之萬世的不朽功業
    成語出處:
    唐·王勃《三國論》:“不能恢崇萬代之業,創建七百之基。”
    2465

    萬夫不當之勇

    成語拼音:
    wàn fū bù dāng zhī yǒng
    成語解釋:
    當:抵擋。一萬個人也抵擋不住。形容非常勇敢。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單刀會》第一折:“想關云長但上陣處,憑著他坐下馬、手中刀、鞍上將,有萬夫不當之勇。”
    2466

    望風承旨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chéng zhǐ
    成語解釋:
    見“望風希指”。
    成語出處:
    《晉書·石崇傳》:“駿戚屬尊重,權勢赫奕。內外有司,望風承旨。”
    2467

    聞風而至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ér zhì
    成語解釋:
    一聽到消息就來。形容行動迅速。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21回:“舅兄只顧要將細鳥帶回船去,剛才被他這陣亂叫,以致眾獸聞風而至,幾乎性命不保。”
    2468

    無縛雞之力

    成語拼音:
    wú fù jī zhī lì
    成語解釋:
    縛:捆,綁。雙手連捆綁雞的力氣都沒有。形容身體虛弱或力氣小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一折:“那韓信手無縛雞之力,只淮陰市上兩個少年要他在胯下鉆過去,他就鉆過去了。”
    2469

    望風希旨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xī zhǐ
    成語解釋:
    指說話行事迎合上面和意旨。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書·杜畿傳》:“近司隸校尉孔羨辟大將軍狂悖之弟,而有司嘿爾,望風希旨,甚于受屬。”
    2470

    望風希指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xī zhǐ
    成語解釋:
    指說話行事見機迎合他人意旨。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杜恕傳》:“近司隸校尉孔羨辟大將軍狂悖之弟,而有司默爾,望風希指,甚于受屬。”
    2471

    無方之民

    成語拼音:
    wú fāng zhī mín
    成語解釋:
    古謂不知禮法的人。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經解》:“是故隆禮由禮,謂之有方之士;不隆禮,不由禮,謂之無方之民。”
    2472

    梧鳳之鳴

    成語拼音:
    wú fèng zhī míng
    成語解釋:
    《詩·大雅·卷阿》:“鳳皇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毛傳:“梧桐盛也,鳳凰鳴也,臣竭其力,則地極其化;天下和洽,則鳳凰樂德。”后因以“梧鳳之鳴”比喻政教和協、天下太平。
    成語出處:
    《詩·大雅·卷阿》:“鳳皇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毛傳:“梧桐盛也,鳳凰鳴也,臣竭其力,則地極其化;天下和洽,則鳳凰樂德。”
    2473

    瓦釜之鳴

    成語拼音:
    wǎ fǔ zhī míng
    成語解釋:
    瓦釜:古代簡單的樂器,比喻庸才。庸才顯赫。比喻無德無才的人占據高位,威風一時
    成語出處:
    唐·柳宗元《代人進瓷器狀》:“且無瓦釜之鳴,是稱土铏之德。”
    2474

    無服之喪

    成語拼音:
    wú fú zhī sàng
    成語解釋:
    謂有悲惻之心而無服喪之舉。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孔子閑居》:“凡民有喪,匍匐救之,無服之喪也。”
    2475

    無服之殤

    成語拼音:
    wú fú zhī shāng
    成語解釋:
    古指未滿八歲而夭折。因未成年,無喪服之禮,故稱。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檀弓》:“以有虞氏之瓦棺葬無服之殤。”
    2476

    萬夫之勇

    成語拼音:
    wàn fū zhī yǒng
    成語解釋:
    萬人不能抵御的勇氣。形容極其勇健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一折:“想關云長但上陣處,憑著他坐下馬、手中刀、鞍上將,有萬夫不當之勇。”
    2477

    無關宏旨

    成語拼音:
    wú guān hóng zhǐ
    成語解釋:
    宏:大。和主要的意思無關。指意義不大或關系不大。
    成語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一》:“宋儒所爭,古文今文字句,亦無關宏旨,均故置弗議。”
    2478

    外感內滯

    成語拼音:
    wài gǎn nèi zhì
    成語解釋:
    滯:滯留。中醫術語,因風寒暑熱而得病叫外感,濕熱內伏稱內滯。比喻內外交攻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1回:“小姐的病是外感內滯。”
    2479

    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成語拼音:
    wú gēn zhī mù,wú yuán zhī shuǐ
    成語解釋:
    比喻沒有根據的事物。
    成語出處:
    語出《左傳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2480

    亡國之器

    成語拼音:
    wáng guó zhī qì
    成語解釋:
    指象箸、玉杯之類的器皿,古代作為驕奢亡國的象征。
    成語出處: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貴直》:“亡國之器陳于廷,所以為戒。”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