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2341

    圖財致命

    成語拼音:
    tú cái zhì mìng
    成語解釋:
    圖:謀取。為了劫奪財物,害人性命
    成語出處:
    元·曾瑞卿《留鞋記》第二折:“你如今將俺主人擺布死了,故意將這繡鞋揣在懷里,正是你圖財致命。”
    2342

    跅馳之士

    成語拼音:
    tuò chí zhī shì
    成語解釋:
    跅馳:放蕩。指行為放蕩不受約束的人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武帝紀》:“夫泛駕之馬,跅馳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2343

    推陳致新

    成語拼音:
    tuī chén zhì xīn
    成語解釋:
    ①排除陳舊的,生出新的來。指肌體內的新陳代謝。②泛指排除舊的,創出新的。
    成語出處:
    《東坡帖》:“吳子野勸食白粥,云能推陳致新,利膈養胃。”
    2344

    通財之誼

    成語拼音:
    tōng cái zhī yì
    成語解釋:
    誼:交情。在錢財上互通有無、互相支援的交情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3回:“你雖是個便家,況你我還有通財之誼;只是你在差次,那有許多銀子?”
    2345

    天奪之年

    成語拼音:
    tiān duó zhī nián
    成語解釋:
    上天褫奪其年壽。謂不能享其天年。
    成語出處:
    清·顧貞觀《栩園詞棄稿》序:“漸有應者,而天奪之年,未口,輒風流云散。”
    2346

    天奪之魄

    成語拼音:
    tiān duó zhī pò
    成語解釋:
    魄:魂魄。天奪去了他的魂魄。比喻人離死不遠。
    成語出處:
    《左傳·宣公十五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奪之魄矣。”《晉書·溫嶠傳》:“天奪其魄,死期將至。”
    2347

    推而廣之

    成語拼音:
    tuī ér guǎng zhī
    成語解釋:
    推展開來而且把它擴大。也指從一件事情推及其它。
    成語出處:
    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若其紀一事,詠一物,風云草木之興,魚蟲禽獸之流,推而廣之,不可勝載矣。”
    2348

    堂而皇之

    成語拼音:
    táng ér huáng zhī
    成語解釋:
    形容公然毫不隱諱地(多含貶義)。
    成語出處:
    魯迅《花邊文學 “莎士比亞”》:“末一句是客氣話,贊成施先生的其實并不少,要不然,能堂而皇之的在雜志上發表嗎?”
    2349

    太阿之柄

    成語拼音:
    tài ē zhī bǐng
    成語解釋:
    太阿:寶劍名;柄:器物的把兒。比喻權柄、權力
    成語出處:
    清·覺佛《女英雄》:“昏君無北伐之心,奸相操太阿之柄。”
    2350

    天府之國

    成語拼音:
    tiān fǔ zhī guó
    成語解釋:
    天府:天生的倉庫;國:地區。原指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地區。后專指四川。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
    2351

    田父之功

    成語拼音:
    tián fù zhī gōng
    成語解釋:
    指不預其事而輕易得到好處。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三》:“田父見之,無勞倦之苦,而擅其功……臣恐強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
    2352

    田父之獲

    成語拼音:
    tián fù zhī huò
    成語解釋:
    田父:農夫;獲:得到。指不費力氣而輕易得到的好處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田父見之,無勞倦之苦,而擅其功。”
    2353

    天府之土

    成語拼音:
    tiān fǔ zhī tǔ
    成語解釋:
    天府:天然的倉庫。指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地區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2354

    投膏止火

    成語拼音:
    tóu gāo zhǐ huǒ
    成語解釋:
    用油去澆滅火,火反而燒得更旺。比喻舉措失當,適得其反。
    成語出處:
    《新五代史·唐書·安重海》:“四方騷然,師旅并興,如投膏止火,適足速之。”
    2355

    蛻化變質

    成語拼音:
    tuì huà biàn zhì
    成語解釋:
    蛻化:蟲類脫皮變化。比喻人墮落變壞。
    成語出處:
    魏巍《東方》第六部第13章:“最后還說我是什么蛻化變質分子,被糖衣炮彈擊中的分子,把我一腳踢出門外。”
    2356

    韜晦之計

    成語拼音:
    tāo huì zhī jì
    成語解釋:
    韜:把才華隱藏起來;晦:不讓人知道自己的蹤跡。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
    成語出處:
    《舊唐書·宣宗記》:“歷太和會昌朝,愈事韜晦,群居游處,未嘗有言。”
    2357

    團結一致

    成語拼音:
    tuán jié yī zhì
    成語解釋:
    保持一致,行動起來像一個人,指站在一起并且互相支持
    成語出處:
    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時期的任務》:“因為只有如此,才能根據民族矛盾和國內矛盾在政治比重上的變化而改變國內兩個政權敵對的狀態,團結一致,共同赴敵。”
    2358

    韜跡隱智

    成語拼音:
    tāo jì yǐn zhì
    成語解釋:
    謂藏匿蹤跡,不露才智。
    成語出處:
    北齊·劉晝《新論·韜光》:“是以古之有德者,韜跡隱智,以密其外。”
    2359

    通家之好

    成語拼音:
    tōng jiā zhī hǎo
    成語解釋:
    指兩家交情深厚,象一家人一樣。
    成語出處:
    元·秦簡夫《東堂老》第四折:“有西鄰趙國器,是這揚州奴父親,與老夫三十載通家之好。”
    2360

    投機之會,間不容穟

    成語拼音:
    tóu jī zhī huì,jiān bù róng suì
    成語解釋:
    會:際會,遭遇;間:間隔;穟:通“穗”,燈花。指機會非常難得,不允許有絲毫放松
    成語出處:
    《新唐書·張公瑾傳》:“‘投機之會,間不容穟。’公瑾所以抵龜而決也。”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