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的成語 (1586個)
-
1381
以日為年
- 成語拼音:
- yǐ rì wéi nián
- 成語解釋:
- 過一日如同過一年的時間那樣漫長難熬。形容心情焦急。亦作“以日為歲”。
- 成語出處:
- 北周·庾信《謝趙王示新詩啟》:“下風傾首,以日為年。”
-
1382
以日為歲
- 成語拼音:
- yǐ rì wéi suì
- 成語解釋:
- 把一天變成了一年。形容焦急的心情
- 成語出處:
- 宋·張孝祥《迎嘉顯孚濟侯求雨文》:“望神之來,以日為歲,飚輿在望,亦既勞止。”
-
1383
與人為善
- 成語拼音:
- yǔ rén wéi shàn
- 成語解釋:
- 與:贊成;為:做;善:好;好事。原指贊成人學好。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
1384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 成語拼音:
- yī rì wéi shī,zhōng shēn wéi fù
- 成語解釋:
- 對教過自己一天的老師,要一輩子當做父親那樣尊重他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31回:“你這個潑怪,豈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父子無隔宿之仇!”
-
1385
欲人勿知,莫若勿為
- 成語拼音:
- yù rén wù zhī,mò ruò wù wéi
- 成語解釋:
- 想要別人不知道,不如自己不去做(多指壞事)。
- 成語出處:
- 《漢書 枚乘傳》:“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晉書 苻堅載記上》:“諺曰:‘欲人勿知,莫若勿為。’聲無細而弗聞,事未形而必彰者,其此之謂也。”
-
1386
養銳蓄威
- 成語拼音:
- yǎng ruì xù wēi
- 成語解釋:
- 見“養威蓄銳”。
- 成語出處:
- 《清史稿·洪承疇傳》:“我軍亦得養銳蓄威,居中制外。”
-
1387
有所不為
- 成語拼音:
- yǒu suǒ bù wéi
- 成語解釋:
- 為:做,干。有些事情不做,把它放棄掉
- 成語出處:
- 宋·陳亮《酌古論·先主》:“當理而后進,審勢而后動,有所不為,為無不成,是以英雄之主常無敵于天下。”
-
1388
有所不為,而后可以有為
- 成語拼音:
- yǒu suǒ bù wéi,ér hòu kě yǐ yǒu wéi
- 成語解釋:
- 為:做,干。有些事情不做,把它放棄掉,然后才能在另外的事情上有所作為。指要獲得成功,必須有所舍棄,有所選擇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下》:“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
1389
蠅隨驥尾
- 成語拼音:
- yíng suí jì wěi
- 成語解釋:
- 蒼蠅附隨在騏驥的尾巴上,便可騰飛千里。比喻依附于賢能或有名望者,必能得益。
- 成語出處:
- 語出《后漢書 隗囂傳》:“數蒙伯樂一顧之價,而蒼蠅之飛,不過數步,即托驥尾,得以絕群。”
-
1390
以守為攻
- 成語拼音:
- yǐ shǒu wéi gōng
- 成語解釋:
- 用防御作為擊破敵人的手段。
- 成語出處:
- 宋·秦觀《邊防策下》:“蓋充國以先零窮寇,急與之角,則中國必有饋挽轉輸之勞,故罷騎留屯而圖以期月,此則以守為攻者也。”
-
1391
以是為恨
- 成語拼音:
- yǐ shì wéi hèn
- 成語解釋:
- 恨:遺憾。把這件事當作遺憾
- 成語出處:
- 宋·王讜《唐語林·雅量》:“不得永奉陛下,以是為恨。”
-
1392
以慎為鍵
- 成語拼音:
- yǐ shèn wéi jiàn
- 成語解釋:
- 用謹慎作鎖。表示處事十分小心,不以言惹禍。
- 成語出處:
- 唐·劉禹錫《口兵戒》:“戒哉我口之啟,爾心之門。無為我兵,當為我藩。以慎為鍵,以忍為閽。可以多食,勿以多言。”
-
1393
憂盛危明
- 成語拼音:
- yōu shèng wēi míng
- 成語解釋:
- 猶言居安思危。
- 成語出處:
- 明·陳繼儒《讀書鏡》第二卷:“夫憂盛危明,辟邪鎮惡,此皆臣子一念忠義所發,誠不可已。”
-
1394
因樹為屋
- 成語拼音:
- yīn shù wéi wū
- 成語解釋:
- 依樹架屋。喻指隱居鄉野。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申屠蟠傳》:“乃絕跡于梁餳之間,因樹為屋,自同傭人。”
-
1395
以書為御
- 成語拼音:
- yǐ shū wéi yù
- 成語解釋:
- 按照書本上學來的知識去駕馭馬匹。比喻死守教條,難以成事。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趙策二》:“諺曰:‘以書為御者,不盡于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達于事之變。’”
-
1396
嚴師畏友
- 成語拼音:
- yán shī wèi yǒu
- 成語解釋:
- 畏友:令人敬畏的好友。嚴厲的師父,令人敬畏的好友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渭南文集》第27卷:“使人苦居嚴師畏友之間,不敢萌一毫不善意。”
-
1397
有首有尾
- 成語拼音:
- yǒu shǒu yǒu wěi
- 成語解釋:
- 首:頭。有開頭,有結尾。做事能堅持到底。指故事或文章結構完整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朱子全書·論語四·公冶長》:“做得一章有頭有尾,與今日學者有頭無尾底不同。”
-
1398
有所作為
- 成語拼音:
- yǒu suǒ zuò wéi
- 成語解釋:
- 可以做事情;并能取得較大的成績。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
1399
搖頭擺尾
- 成語拼音:
- yáo tóu bǎi wěi
- 成語解釋:
- ①搖動著腦袋;擺動著尾巴。形容悠然自得的樣子。②搖晃著腦袋;擺動著身體。形容輕狂得意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臨濟門下有個赤梢鯉魚,搖頭擺尾,向南方去。”
-
1400
依頭順尾
- 成語拼音:
- yī tóu shùn wěi
- 成語解釋:
- 謂對上下各方都聽從、依順。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五回:“前兒我們還議論到這里,再不能依頭順尾,必有兩場氣生。”
* wei成語,wei的成語,帶we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