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的成語 (1586個)
-
1341
銀鉤蠆尾
- 成語拼音:
- yín gōu chài wěi
- 成語解釋:
- 比喻書法的鉤、挑等筆畫遒勁有力,有如銀鉤和蝎尾。一說蠆尾指指蝎子的尾巴,能揵然上卷,寫“乙”、“丁”、“亭”等字之末趯,須駐鋒而后趯出,故遒勁有力。
- 成語出處:
- 南朝·齊·王僧虔《論書》:“(索靖)散騎常侍張芝姊之孫也,傳芝草而形異,甚矜其書,名其字勢曰‘銀鉤蠆尾’。”
-
1342
淹貫精微
- 成語拼音:
- yān guàn jīng wēi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1343
衣冠甚偉
- 成語拼音:
- yī guān shèn wěi
- 成語解釋:
- 偉:壯美。衣著打扮壯觀美好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張良傳》:“四人者從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須眉皓白,衣冠甚偉。”
-
1344
以古為鏡
- 成語拼音:
- yǐ gǔ wéi jìng
- 成語解釋:
- 見“以古為鑒”。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魏徵傳》:“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
1345
以古為鑒
- 成語拼音:
- yǐ gǔ wéi jiàn
- 成語解釋:
- 亦作“以古為鏡”。借歷史上的成敗得失作為鑒戒。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魏徵傳》:“以銅為鑒,可正衣寇;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按《舊唐書·魏徵傳》“鑒”作“鏡”。
-
1346
與鬼為鄰
- 成語拼音:
- yǔ guǐ wéi lín
- 成語解釋:
- 和鬼做鄰居。形容離死已不遠
- 成語出處:
- 宋·文瑩《湘山野錄》上卷:“寫一詩于廳壁,詩云:‘人生七十鬼為鄰,已覺風光屬別人。’”
-
1347
以攻為守
- 成語拼音:
- yǐ gōng wéi shǒu
- 成語解釋:
- 以:憑借;用。用主動進攻的戰略作為積極防御的措施。
- 成語出處:
- 宋 陳亮《酌古論 先主》:“且吾又聞之,用兵之道,有攻法,有守法,此用兵之常也;以攻為守,以守為攻,此兵之變也。”
-
1348
以規為瑱
- 成語拼音:
- yǐ guī wéi tiàn
- 成語解釋:
- 規:規勸;瑱:古人冠冕上垂在兩側以塞耳的玉。把規勸的話當作塞耳的瑱。比喻不聽別人的規勸。
- 成語出處:
- 《國語·楚語上》:“賴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盡乎!其又以規為瑱也。”
-
1349
與古為徒
- 成語拼音:
- yǔ gǔ wéi tú
- 成語解釋:
- 古:古人,古代;徒:同類人。同古人做朋友。借古諷今或推崇古人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人間世》:“內直者與天為徒,外曲者與人為徒;成而上比者,與古為徒。”
-
1350
偃革為軒
- 成語拼音:
- yǎn gé wéi xuān
- 成語解釋:
- 指停息武備,修治文教。
- 成語出處:
- 《史記·留侯世家》:“殷事已畢,偃革為軒,倒置兵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復用兵。”裴駰集解引如淳曰:“革者,革車也;軒者,赤黻乘軒也。偃武備而治禮樂也。”
-
1351
以黑為白
- 成語拼音:
- yǐ hēi wéi bái
- 成語解釋:
- 謂顛倒是非。
- 成語出處:
- 《呂氏春秋·應同》:“父雖親,以黑為白,子不能從。”
-
1352
因禍為福
- 成語拼音:
- yīn huò wéi fú
- 成語解釋:
- 變壞事為好事。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蘇秦列傳》:“智者舉事,因禍為福,轉敗為功。”
-
1353
以毀為罰
- 成語拼音:
- yǐ huǐ wéi fá
- 成語解釋:
- 根據人們的非毀給以懲罰。參見“以譽為賞”。
- 成語出處:
- 《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譽為賞,以毀為罰也,然則喜賞惡罰之人離公道而行私術矣。”尹知章注:“以毀譽為賞罰,則官自然失理。”
-
1354
鷹化為鳩,眾鳥猶惡其眼
- 成語拼音:
- yīng huà wéi jiū,zhòng niǎo yóu wù qí yǎn
- 成語解釋:
- 鳩:斑鳩;憎:憎恨。鷹變化為斑鳩,其他的斑鳩仍厭惡它的目光。比喻外表變化,兇惡的本性不改,仍遭厭惡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鷹化為鳩,至于識者猶憎其眼。”
-
1355
鷹化為鳩,猶憎其眼
- 成語拼音:
- yīng huà wéi jiū,yóu zēng qí yǎn
- 成語解釋:
- 鳩:斑鳩;憎:憎恨。鷹變化為斑鳩,其他的斑鳩仍厭惡它的目光。比喻外表變化,兇惡的本性不改,仍遭厭惡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鷹化為鳩,至于識者猶憎其眼。”
-
1356
楊虎圍匡
- 成語拼音:
- yáng hǔ wéi kuāng
- 成語解釋:
- 《史記·孔子世家》:“捍孔子呴將適陳,過匡……匡人聞之,以為魯之陽虎。陽虎嘗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狀類陽虎,拘焉五日。”楊,通“陽”。后因以“楊虎圍匡”指因貌似而產生誤會。
- 成語出處:
- 《史記·孔子世家》:“捍孔子呴將適陳,過匡……匡人聞之,以為魯之陽虎。陽虎嘗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狀類陽虎,拘焉五日。”
-
1357
姚黃魏品
- 成語拼音:
- yáo huáng wèi pǐn
- 成語解釋:
- 見“姚黃魏紫”。
- 成語出處:
- 宋·梅堯臣《次答公度》:“姚黃魏品若盡有,春色定應天下空。”
-
1358
逾淮為枳
- 成語拼音:
- yú huái wéi zhǐ
- 成語解釋:
- 逾:越過;枳:枸橘。指橘樹過了淮河就變成了枳樹。比喻事物的狀況隨環境而改變
- 成語出處:
- 《晏子春秋·雜下》:“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
1359
姚黃魏紫
- 成語拼音:
- yáo huáng wèi zǐ
- 成語解釋:
- 姚黃:千葉黃花牡丹,出于姚氏民家;魏紫:千葉肉紅牡丹,出于魏仁溥家。原指宋代洛陽兩種名貴的牡丹品種。后泛指名貴的花卉。
- 成語出處:
- 宋·歐陽修《綠竹堂獨飲》詩:“姚黃魏紫開次第,不覺成恨俱零凋。”
-
1360
飲灰洗胃
- 成語拼音:
- yǐn huī xǐ wèi
- 成語解釋:
- 灰:古代以草木灰作洗滌劑。比喻悔過自新。
- 成語出處:
- 《南史·荀伯玉傳》:“若許某自新,必吞刀刮腸,飲灰洗胃。”
* wei成語,wei的成語,帶wei的成語。